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今日发帖排行
    主题 : 晶体管诞生70年,回首中国集成电路来时路
    wxpzp离线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4571
    精华: 53
    发帖: 98146
    财富: 1445629 鼎币
    威望: 175 点
    贡献值: 191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2170 点
    在线时间: 15830(时)
    注册时间: 2008-06-27
    最后登录: 2023-06-27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5  
    0

    晶体管诞生70年,回首中国集成电路来时路

    本报记者 张盖伦 E b[;nk?  
    PljPhAce  
      “时间:1947年12月16日 HZRFE[ 9nb  
    L?N&kzA  
      日记号:38139-7” aj;x:UqpJ  
    MSS[-}  
      70年前,当物理学家沃尔特·布拉顿像往常一样写下他的实验日记,他不曾预料,一个时代即将开启。 ?YL J Xq  
    B.5+!z&7  
      这场实验的主角是一个比火柴棍短且粗的半导体放大器,后来,它被命名为点接触式晶体管。 SED52$zA  
    Wn@oG@}~  
      点接触式晶体管成了人类打开晶体管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大门推开后,一场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 5WHz_'c  
    >2{Y5__+e  
      70年后,晶体管已经变得几乎无处不在。人类以其为砖瓦,搭建出一个个虚拟世界。我们至今仍未找到晶体管的替代品,以其为基础的集成电路,还将被人类长期依赖。 q@bye4Ry%W  
    'fU#v`i  
      晶体管的问世,人类微电子革命的先声 p-.kBF  
    O^8ZnN_+  
      晶体管诞生之前,人们已经有了电子管,或者叫真空管。 ;O`f+rG~  
    Gkuqe3  
      电子管具有信号放大作用,但是毛病一箩筐——寿命低、体积大、可靠性差。 e7;7TrB.  
    lu"0\}7X  
      所以,人们希望找到一种器件替代电子管。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下属的贝尔实验室成了寻找路上的开路先锋。 I#(lxlp"Ho  
    Hvk~BP' m  
      贝尔实验室创建于1925年。成立伊始,它就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业实验室。3600名工作人员中,有2000名是技术人员。 /ZV2f3;t  
    yHw @Z  
      1945年7月,二战临近结束,为了适应战后研究方向的调整,贝尔实验室进行了各个研究部门的改组。 m)p|NdTZc8  
    D}y W:Pi'  
      这次改组中,物理部门成立了3个研究小组,其中之一就是固体物理研究组。该组又分为半导体和冶金两个小组,麻省理工大学博士肖克莱兼任半导体小组组长。他将小组的研究计划,定为研制“半导体放大器”。 ZDmL?mC  
    y7F |v8bq  
      半导体是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像硅和锗,就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 MQwxQ{  
    (2H GV+Dg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说,要理解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可以想象一个大坝的水闸。 S2'ai  
    zBy} >Jx  
      当大坝闸门合上,无水流出,水力发电机就无法发电;当闸门打开,水流涌出,水力发电机就可以输出电流。“闸门的开合直接影响到了水力发电机的运转,这就是用一个弱信号,去控制了一个强信号。”而晶体管的基本原理,就是“放大”,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 vlkw Wm  
    $8eiifj  
      贝尔实验室对晶体管的构思由来已久。晶体管的诞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从诺贝尔奖的归属来看,荣誉最终给了3个人——肖克莱、布拉顿和巴丁。 ,@f"WrQ  
    &wK:R,~x6  
      1947年12月16日,摆在布拉顿和巴丁面前的,是一个多次改进后的、构筑在锗晶体之上的器件。锗晶体表面,用一根弹簧压着一个两边包裹着金箔的三角形塑料楔子。这两边的金箔,就是信号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UP[iw$~  
    r 1r@TG\  
      就是它,在那天的实验中,成功放大了30%的输出功率和15倍的输出电压。 cgrSd99.  
    hE(R[hc  
      用现代标准来衡量,这点触式晶体管的原型实在太过质朴笨拙,但无可否认,它就是人类微电子革命的先声。 g}<jn'@{  
    i0{\c}r:4b  
      在它之后,又有双极型、单极型晶体管和硅晶体管相继问世。 "ZGP,=?y2  
    ,EEAxmf  
      “从移动计算到智能计算,当今时代的种种变化,都离不开电子信息系统。而晶体管,是其中最为基础的器件。”魏少军说,晶体管之于信息革命,如同铁器之于农业革命,如同蒸汽机之于工业革命,“它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59)w+AW  
    &f. |MNz;  
      起步不晚的中国,还是落后了 n o<$=(11i  
    NRtH?&7  
      晶体管应该被拿来做更多的事情,不过前提是,它要足够小。 r=n{3o+  
    gd0)s1{9  
      如何找到一种高效的晶体管、导线和其他器件的连接方法?1958年左右,美国两位30岁出头的年轻人,各自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就是我们今天已经熟知的集成电路。 9$HKP9G  
    h<%$?h+}  
      如果说,晶体管的诞生,是蝴蝶扇动了翅膀,那么,远隔大洋的中国,也敏锐地嗅到了风暴来袭的信号。 4u}Cki,vOK  
    =_-u;w1D  
      中国的起步并不晚。上世纪50年代中期,正值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半导体这门新兴科学技术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6年,在没有技术资料和完整设备的条件下,我国成功研制出了首批半导体器件——锗合金晶体管。1965年,我国又拥有了集成电路。 @h|qL-:!vG  
    L/:l>Ko>7  
      “说起我国第一代半导体人,那真是非常了不起。”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感慨,“他们带着知识归国,自己研制设备,自己制备材料,自己培养了第一批学生,完全白手起家。” }X{rE|@  
    %J-0%-/_S:  
      头20年,我国集成电路和国际上的差距并不大;但在第二个20年,道路开始曲折。 3F|p8zPS  
    >M2~p& Si  
      差的不在技术,而是产业。一个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刚刚从计划经济时代走出,还不知道如何组织大规模商品生产。此时,还想更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更是难上加难。 !} h) |  
    >S:(BJMo  
      产业发展不起来,技术研发也步履维艰,陷入恶性循环。叶甜春记得,1986年自己刚入集成电路这一行时,整个行业都处在痛苦的转型期。大家还在学习高质量低成本地批量制造产品,在混沌中摸索。 \bdKLcKI,  
    *`+zf7-f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集成电路产业开始起飞。“这是国家发展阶段的差异,也没什么好埋怨的。”叶甜春坦言。 EX_j|/&tZ  
    cQt&%SVT]E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08年。 ~NK $rHwi%  
    7!AyLw  
      那一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启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等专项都指向了集成电路。5年后,技术储备到了一定程度,加大产业投入,也就被提上议事日程。 j<(E %KN3  
    {`SMxDevc}  
      2014年,国务院发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设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效果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为什么能这么快?因为技术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能支撑产业体系的快速发展了。”叶甜春总结,“这是一套组合拳,堪称完美。” : b`N(]  
    &q<k0_5Q  
      到了能打大战役的时候了 6m?<"y8]  
    ly` A,dh  
      2017年1月,晶体管诞生之国美国,在一份报告中将矛头对准了中国。 {V>F69IU  
    _" 9 q(1  
      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称,中国的芯片业已经对美国的相关企业和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建议美国总统下令对中国的芯片产业进行更加严密的审查。 Ps@']]4>W  
    c0Ih$z  
      为什么?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在世界占比非常小,算是“小透明”,就算有一些跨国并购,但交易额也完全不够看,何至于引起这么高的警觉? $}su 'EIo  
    0L/chP  
      “因为资本的背后,是我们自己真正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在做支撑。”叶甜春说,“他们认为,一旦发展起来,就不可阻挡。我们有核心竞争力了,人家就害怕。” {FFdMdxy-  
    bSw^a{~)  
      实际上,我国集成电路一直都在国际上的打压和遏制中求生存。产业还在起步阶段,就有“巴黎统筹协会”对我国所需的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封锁禁运。当上世纪80年代后期“巴黎统筹协会”解体之后,又有“瓦圣那协定组织”继续对我国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进行封锁限制,它们只允许放行比经济发达国家滞后两代的集成电路技术和设备。 ;EJ!I+�  
    L /ibnGhq]  
      “西方国家有点神经过敏。”魏少军的看法略有不同,“中国打赢集成电路这场仗没那么容易。”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需要全球化的产业环境,需要巨额投入,也需要大量人才。这都无法一蹴而就。 Y_[7q<L  
    `r SOt *<  
      从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来看,2016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433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这一增长速度算得上“高歌猛进”。不过,魏少军提醒,这4000多亿元的销售额,还包括了在华外商的贡献。“其实我们自身的能力还相当有限。”他判断,我国自己生产的集成电路,大约可以满足国内需求的1/4。 yq ;[1O_9C  
    1=J& ^O{W  
      从技术上来看,我国最新的集成电路技术,跟国际上最新技术还差了一代到两代。不过,叶甜春认为,纠结于这个最新技术的代际差异,是一种误区,并没有太大意义。 e7GYz7  
    ?:$ q~[LY  
      比如,如今依然在大量生产的55纳米、40纳米和28纳米芯片,进入市场已近10年,但它们并未因为更小尺寸芯片的出现就退出历史舞台。 Kb+SssF  
    vgy.fP"@  
      “集成电路尺寸缩小速度确实很快,但并不是下一代对上一代的完全替代。每一代技术都有大约10年的生命周期。”叶甜春表示,我国55、40、28纳米三代成套工艺已研发成功并实现量产,而更先进的22、14纳米先导技术在研发上也取得突破,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所谓赶超,也无需要求在各个领域全面超越,只要我国的集成电路能够支撑我国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即可。” KR$Fd  
    phH@{mI  
      可以肯定的是,这场晶体管开启的信息革命,将更深、更广地重塑人类社会。“未来,芯片的重要性只增不减。”魏少军强调。 sA?8i:]O:  
    m)L50ot:/  
      而回首来路,叶甜春常说“传承”。一代一代半导体人的砥砺前行,才有中国今天的局面。 ."ZG0Zg  
    k'O.1  
      今天是个怎样的局面?他抬起头,望向远方,带着笑意。“可以打大战役了。我们有了‘战’的能力,虽然能力有限,但和从前相比,大不一样了。天时地利人和,没有理由超不过别人,这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QtnNc!,n  
    [voZ=+/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4日电)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206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