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默克尔“逆转式”表态的三大原因 --]

中国企业员工互动论坛 -> 观点思路 -> 默克尔“逆转式”表态的三大原因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登高的温石 2018-06-06 15:04

默克尔“逆转式”表态的三大原因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马骏驰 GXx'"SK9  
  2018年5月24日,连任四届德国总理的默克尔正式访问中国,这是她第十一次访华。虽然默克尔可以被称为是访问中国的常客,但是从她这次与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的会谈中,可以发现,默克尔就某些问题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其中最明显的便是关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以下简称“16+1合作”)的论述。 )jI4]6  
  默克尔在记者会上公开表示,“16+1合作”是一个有益的合作平台,有利于促进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东欧国家与中国优势互补,开展合作是对欧盟内部建设有益的补充,并不是在分化欧盟。此表态与近几年德国和欧盟对“16+1合作”的态度完全不同,可以说是180度大转弯。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Lo'G fHE  
  欧盟目前尚无有效手段处理新成员国赶超的问题是原因之一。在2004年和2007年两次东扩前后,欧盟内部一直对东扩带来的影响问题争论不休。对此,欧盟尝试采取一种“左右逢源”的解决方案,即刻意弱化对新成员国政治方面的改革和监督,转而强调行业部门的整合和基础设施的联通,来加强新老成员国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减少西欧对新成员国“拖后腿”的疑虑,另一方面能够让新成员国更快实现经济的发展。 ~&0lWa  
  然而,这一种措施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新成员国虽然得到一定发展,但是远未实现经济上的赶超。而且由于欧盟将更多的重点放到了产业和基础设施方面,各国的政治和社会领域并未采取与之相应的改革方案,这导致经济发展与政治和社会发展不同步,可以说这些年新成员国只取得了相对有限的成果。而在此期间,新成员国的政客却借助欧盟为个人的政治生涯提供了快捷的通道,借助各类疑欧的话语模式为自己赢得了大量选票,例如匈牙利的欧尔班和波兰的卡钦斯基。 x6T$HN/2  
  欧盟西巴尔干政策的效果不佳是原因之二。近几年,欧盟对西巴尔干那些非欧盟成员国的政策层出不穷:除了传统的稳定与联系国协定、候选国身份之外,德国在2015年力推以经济合作为主的“柏林进程”,欧盟在今年2月发布了最新的对西巴尔干政策。今年的欧盟—西巴尔干峰会也在本月17日于保加利亚举行。然而,目前来看,这些政策的实施并不如想象中乐观。 %xx;C{g;a  
  民族主义的盛行依旧是最大的障碍。西巴尔干国家在难民、毒品以及走私人员和武器等领域,对欧盟成员国的安全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再加上这些国家的经济萎靡不振,因此,各国政客均开始利用民族主义和疑欧论的话语模式来尝试化解和转移民众不满的情绪。这一局势不仅加深了西巴尔干国家之间原本就有的民族矛盾,给该地区带来了潜在的不稳定性,也加深了这些国家的民众与欧盟的隔阂。 vRmzjd~  
  其他大国势力的存在是原因之三。俄罗斯、土耳其等大国势力正是利用了欧盟当前在新成员国和西巴尔干那些非欧盟成员国中政策的被动局势,加强了自己在欧盟内部及外部边境的影响力,间接减弱了欧盟的力量。当前,俄罗斯在这些国家的行动与欧盟在该地区的优先关切完全相反,俄罗斯旨在阻止这些国家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以及加入北约组织。另外,利用俄罗斯在西巴尔干的媒体和东正教团体的活动,俄罗斯试图构建认知层面的软性影响力。土耳其则侧重于加深贸易和投资联系。同样是在西巴尔干这一欧盟外部边境地区,土耳其利用伊斯兰教的宗教团体、资助开办大学等方式来加强软性的关系。这种软性和硬性的关系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欧盟对于新成员国和西巴尔干这一欧盟边境地区的影响力。 /;TD n>lq  
  总之,默克尔的这一“逆转式”表态,实质上是建立在深刻认识和分析欧盟当前在新成员国和西巴尔干地区局势的基础之上。未来默克尔是否会落实她的这一表态,中国如何抓住时机来进一步加强中东欧国家的合作,让我们拭目以待。 %LdBO1D0  


查看完整版本: [-- 默克尔“逆转式”表态的三大原因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7.5 SP3 Code © 2003-09 PHPWind
Time 0.014822 second(s),query:1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