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韧性的成因 --]

中国企业员工互动论坛 -> 员工管理 ->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韧性的成因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登高的温石 2018-07-10 16:52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韧性的成因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吴理财、吴侗
  何谓地方政府创新韧性?一般而言,所谓地方政府创新韧性,是指地方政府创新经受内在或外在压力,仍然能够得以保存和延续。在时间上,地方政府创新韧性表现为地方政府创新的可持续性。韧性既指时间意义上的存续,也指空间意义上的稳定,是二者的集合。地方政府创新韧性,从本质上讲反映了地方政府创新应对压力或挑战的能力。如何来解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所具有的这种韧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IA\CBwiLj  
  意识形态的支持。在我国,意识形态体现了执政党的基本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和创新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条重要执政理念。改革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旗帜,还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改革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共产党关于改革、创新的理念,为地方政府创新提供了宏观层面的意识形态支持。 \"]vSx >  
  体制性的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治理结构日益形成自己的特色:一方面保持了高度统一的中央政治权威,另一方面通过财政分权、审批权下放、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等改革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地方行政分权,二者较好地结合在一起,既确保了中央权威的统一,又给地方政府赋予了必要的自主权力。这种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结构亦为地方政府创新提供了较大的体制性空间。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国家治理结构,从根本上而言是我国大国治理的现实要求。大国治理,既要求维持大国的统一稳定,又要考虑到各地的实际差异,地方政府能够因地制宜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政策。这种一统体制下国家规制的单一性与地方治理的现实复杂性之间的调适,为地方政府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创新”已经成为地方政府为解决集中化权力结构与地方治理复杂性的矛盾、单一性管理方式与日益差异化的公共诉求之间的矛盾而采取的一种应对策略。 QBg~b{h  
  社会力量的作用。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期待和诉求不但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高,也会倒逼地方政府进行创新,以增强其回应性。地方政府想要实现它在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加快地方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效用目标,就不能无所作为,必须对民间的制度创新需求作出积极回应,推进地方政府创新。执政党的群众路线也要求不断改进民众需求表达、协商和参与状况,为民众提供越来越多的需求表达、协商和参与的机会和渠道。民众的需求表达、协商、参与机制越完善,地方政府创新的韧性也越强。 nhfHY-l} 7  
  创新行为的效用。在我国,当前的地方政府创新主要是由地方主政官员和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发起或主导的。地方官员可以通过政府创新显著地表达和展示其施政绩效。同时,地方官员政绩“锦标赛”,也驱使地方政府开展创新竞赛。改革开放以来,在传统意识形态的规范能力和社会粘合能力下降的情况下,政府引导下的国民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公共服务的完善,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治理体系韧性的主要表现。地方政府创新只要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改进公共产品供给的绩效,不仅会巩固其创新韧性,而且有助于维护国家治理体系的韧性。从发展趋向来看,我国地方政府创新已从政治改革转向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这一转向也有利于地方政府创新韧性的维系和增强。 ~w&P]L\dB  


查看完整版本: [--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韧性的成因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7.5 SP3 Code © 2003-09 PHPWind
Time 0.014118 second(s),query:1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