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一名青年职工的“变形记” --]

中国企业员工互动论坛 -> 团组织活动 -> 一名青年职工的“变形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登高的温石 2020-01-10 07:45

一名青年职工的“变形记”

阅读提示 )Ve -)rZ  
一名大学毕业生,来到大山里的企业。环境的艰苦和心理的失落让他从报到的第一天起,就想着逃离。是领导和工友们的温暖,让他想留下来看一看,这里究竟有什么魔力,让这群人在此坚守? W|@7I@@$"  
“握紧撬棍,听我的号子”“一二,嗨唦”…… G!]%xFwYa  
在太行山深处的太焦铁路换轨施工现场,一个皮肤黝黑、身材敦实的年轻人一边喊着号子,一边查看着现场情况。他就是中国铁路郑州局月山工务段孔庄维修工区的班长郭东旭。 ,RmXZnWY  
谁能想到,这名工区的骨干,曾一度想要逃离孔庄。 h>ZNPP8N  
“5年前,从我来报到的第一天,就开始想着离开” Oi#4|*b{W  
今年28岁的郭东旭,家在河北衡水。2014年7月从大学毕业后,成为月山工务段孔庄维修工区的一员。 ]vj.s/F~  
月山工务段孔庄维修工区位于太行山深处,四面环山、远离城镇、不通公路,是这个段最为艰苦的工区之一。 758`lfz=_  
初出校门,望着四周的大山,早已习惯城市繁华景象的郭东旭没有想到自己会到大山里工作。“来到这我都蒙了。这儿什么都没有,除了铁路就是铁路,除了山还是山,每天除了工友见不到其他人。”郭东旭说,“太闷了,闷得心里发慌。”不仅如此,不同的饮食习惯,也让他难以适应。 nW)-bAV<  
除了生活不适应,工作也不如意。由于初到铁路工作,业务不熟,经验欠缺,孔庄繁重的工作让郭东旭筋疲力尽。而长期的异地工作和生活,原本感情很好的女朋友也出现了不少隔阂和矛盾,来孔庄没多久就分手了。身心疲惫的他不堪重压,仿佛坠入了谷底。 =^liong0  
好长时间郭东旭工作不安心,没有积极性,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工作时常走神,活没咋干,出的事可不少,成了工班长批评的常客。 lMkDLobos  
“那一段时间,我痛苦极了,无数次在电话里跟父母抱怨,想要辞职回家。”郭东旭如是说。 .CJQ]ECl7p  
“我想了解大山里的这群人和他们守护的东西” Xae0xs  
让郭东旭做出改变的是来自工友们的温暖。 d)@Hx8  
2014年10月的一天,郭东旭接到了家里电话:父亲不慎摔倒致后脑损伤,需要手术治疗。当时正值班里组织大家集中修理设备,工作十分繁忙,郭东旭火急火燎地跑到工长办公室,告假回家给父亲看病。他打定主意:如果不准假我就辞职! EY3x o-H  
让郭东旭没有想到的是,他刚把大致情况说完,工长就准了他的假,并问他需不需要钱,他默默地点了点头。“你先回家,钱的事我们想办法。”工长拍了拍他肩膀。 'I$-h<W  
回家路上,郭东旭陆续收到了工区伙计们手机上的转账,加起来足足有6万元。 8: #\g  
“当时我工资才2000多元,6万元对我来说真的是巨款,我才来3个月,和大家并不熟,甚至有的人都没说过话。但我看着手机上的数字,泪在眼里打转,别提有多感动了。”现在想来,郭东旭还是难抑激动的心情。 pe^hOzVv  
这件事,改变了他对这个“山沟沟”的看法。父亲病愈后,郭东旭再次回到了孔庄,他开始去认真了解大山中的这群人和他们所守护的东西。 (EW<Ggi  
平日里无论是生活条件再苦,活再累,这些人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嘴里开着玩笑。但一到了工作中,他们就变得严肃起来,会为一毫米或一个零件较真半天。 5>9KW7^L  

登高的温石 2020-01-10 07:53
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郭东旭思考着。 $d b]b   
EY~b,MIL4  
这一切,工长都看在了眼里。工长陈泽带着郭东旭来到了工区的圣地——“孔庄精神”展览室,这个曾经被郭东旭认为“形式主义”的地方。 4%!#=JCl  
(<M^C>pldf  
在工长的口中,这些如今躺在橱窗中的老工具、材料不再那么冰冷,它们每一件都有着背后的故事,当年太焦铁路初建成时,孔庄养路人正是带着这些“老伙计”,顶风冒雪、披荆斩棘,铸成了“艰苦不怕吃苦,安全即是奉献”的孔庄精神,保住了孔庄铁路安全畅通50多年。 ?yAp&Ad  
+65OR'd  
看到墙上悬挂的一个个奖状和奖牌后,他默默不语,这是一代代孔庄人用多少汗水和泪水换来的啊。 )1CYs4lp  
)"( ojh  
“当年孔庄养路人白手起家,没床就用轨枕拼个床,没水就自己下山挑,现在条件改善了这么多,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身为新一代的孔庄养路人,我要捍卫这些荣誉。”郭东旭心里打定主意,要把这精神传下去,把安全畅通守下去。 8aDSRfv*  
hz:^3F`>/&  
“渐渐地,我也成了‘老孔庄’” $'Pn(eZHGv  
0!4;."S  
有了信念,平日里精气神也高了。工区的职工也纷纷伸出双手,帮他一把。老职工们得空就给郭东旭讲他们刚来孔庄时的故事和趣事,教他下地种菜,晚上在工区的院子里打会儿篮球。他说,慢慢适应了,其实也没那么苦了。渐渐地,他成了这些“老孔庄”中的一员。 kg,t[Jl  
S8=Am7D] 1  
适应环境只是第一步,想要真正保住孔庄的安全畅通,业务能力才是硬本事。为了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他白天跟着师傅们到现场干活,观察作业操作要点,边学边练;晚上窝在房间学习《安规》《修规》,夯实安全、业务知识。一有不懂的东西,他就跑去问工长,工长见着也高兴,没事就会挤出时间给他讲解安全知识和作业标准,指导他现场实作,传授一些“小窍门”。不多久,郭东旭的技术水平就得到了显著提升。 $ghAC  
V[9#+l~#  
2016年,月山工务段的教练工区在全段广征青年才俊报名,经过层层选拔,他成了教练工区的一员。在这个被称为段“黄埔军校”“工班长摇篮”的地方,他受到了更为专业的培训,学到了更加丰富的业务知识,班组管理能力大大提升。 * SAYli+@  
bx!uHL=  
如果把作业现场比作战场的话,业务是武艺。凭借着不断进步的“武艺”,郭东旭在这里如鱼得水,越干越顺。出色的业务能力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受到了工区师傅们的交口称赞。2018年2月,郭东旭担任孔庄维修工区班长,同年被评为段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4Vv~  
u_kcuN\Sq  
“从前我看不到未来,整个人被黑暗笼罩着。现在,随着自己的认识改变、技能提升、职务提高,不仅收入增加了,在岗位上也获得了职业成就感,被人认可的感觉真的很棒!我越来越坚信,只要努力,我未来的路一片光明。”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荣誉感,让那个想要逃离的年轻人把这儿当成了自己的家来守护。

登高的温石 2020-01-10 07:53
“蜕变”中的交融 T6/d[SH>  
mT]+wi&  
张朋智 :+ASZE.  
U2Uf69R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单位也不可没有一种精神。“变形记”的主人公,孔庄工区普通青年职工郭东旭,短短几年内完成了一次“蜕变”,从一块生铁淬炼成钢。他不只是变“形”,提高了技能素质,迈上了职业发展新台阶,更重要的是,他的“心”变了,实现了思想的、技能的提升,个体成长与企业精神传承实现了很好的交融。 7CKpt.Sz6  
cZ8lRVaWW  
一滴水里见太阳。青年职工郭东旭的“变形记”,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案例。在这个小小的工区,在这位青年职工身上,我们欣慰地看到,作为企业传家宝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没有在纷繁变换的时代大潮中淡化、弱化,依然熠熠闪光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一个最基层单位竟也培育出“艰苦不怕吃苦,安全即是奉献”的企业精神并延续至今依然生机勃勃,着实不简单!薪火相传,尤为可贵的是,企业精神在青年一代身上得到传承,对这一点更应点赞! |\HYq`!g%7  
~Te9Lq|  
现在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青年逐步走上社会,进入企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还能不能和他们产生精神共鸣、为他们所认同,优秀企业精神还能不能一代代有力传承下去?这不仅事关青年自身成长成才,更是事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大问题,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郭东旭“变形记”有力回应了这些疑虑。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新时代只要我们牢牢坚守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不动摇,倍加珍视企业精神,并努力使其在更多青年身上发扬光大,一定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郭东旭! WUC-* (  
:ik$@5wp  
(作者单位: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查看完整版本: [-- 一名青年职工的“变形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7.5 SP3 Code © 2003-09 PHPWind
Time 0.014910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