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创新工作室】梅海龙创新工作室:聚众、集智、出成果 --]

中国企业员工互动论坛 -> 【创新】创新成果 -> 【创新工作室】梅海龙创新工作室:聚众、集智、出成果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为生歌唱 2020-07-23 22:23

【创新工作室】梅海龙创新工作室:聚众、集智、出成果

【创新工作室】
梅海龙创新工作室:聚众、集智、出成果(图3幅)
◎王丽丽

在美丽的江汉平原上,坐落着一家拥有先进技术装备的火力发电厂——建立于1989年的国电汉川发电有限公司,湖北省第一家装机容量超过百万的火力发电厂。汉川电厂的先进装备不是花费大量资金引进的,而是得益于梅海龙创新工作室的技改项目。
2015年,梅海龙创新工作室成立之初,带头人梅海龙即开始带领工作室成员对发电厂系统、设备、部件等进行大胆技术革新,不断为发电厂的装备注入新鲜血液,使发电厂始终拥有一颗年轻的“心脏”。这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近日,笔者对梅海龙创新工作室进行了深入采访。

领头人梅海龙的来历

1991年,梅海龙从武汉电力学校毕业分配至汉川电厂工作,从进厂之日起,他就立志要好好表现,“干一行爱一行”。梅海龙从熟悉现场设备做起,一有空就拿着系统图浏览、背诵,天天到现场寻找对应的设备,研究设备原理、现场走向等。久而久之,他俨然变成了“活地图”,大大小小的汽机设备被他摸得门儿清,设备流程张口既来。他还经常研究设备电子屏上的参数变化,判断现场设备运行情况,很快就已成长为汽机专业的技术骨干。厂领导非常器重他,给他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让他去巴基斯坦进行电厂运行援助,去黄石西塞山电厂担任新建机组运行顾问,去湖北电科院全面负责电厂调试工作……经过这些锻炼,他的视野更加开阔,技术水平更加高超。
2011年,梅海龙回到汉川电厂担任汽机专工,一心扑到汽机专业的现场工作中,也从此踏上了他的创新之路。他提出凝泵变频全自动控制策略优化建议,并带队进行攻关,一举解决了由于手动控制凝泵变频的引起地诸多问题,也使汉川电厂成为湖北省首家掌握凝泵变频全自动控制的火电厂,每年节约用电成本300万元,还获得了2015年中国国电集团优秀合理化建议奖。

聚众创新有力量

工作室成立之初,梅海龙创新工作室吸纳了8名生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是一支充满活力、创新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但是,“万事开头难”,由于工作室成员来自各个部门,大家不了解梅海龙的实力,觉得技术水平差不多,所以梅海龙的号召力并不强。但是,不久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大家对他的看法。
自汉川电厂建厂以来,汽机抽汽电动门一直采用原设计方案手动全开全关,这种投运方式不仅浪费人力、存在安全隐患,而且难以精准控制加热器的温升。创新工作室成立后,厂里将汽机抽汽电动门的技改任务交给他们。攻关过程中,梅海龙提议,将汽机抽汽电动门改为DCS(分散控制系统)控制“中停”式电动门。但是当时,DCS控制“中停”式电动门的应用并不普遍,许多成员只在书本上见过类似系统,连厂领导都对这一想法提出质疑。梅海龙没有放弃,他说,技改,一次就要改到最好,否则反反复复会升级会损耗更多人力物力。为了说服大家,梅海龙继续搜集整理资料,准备了更详实的理论分析和技改方案。在强大的理论支撑面前,工作室成员信心备增,齐心协力,终于顺利完成这项技改。因为成效显著、技术水平领先,这一技术很快在公司全面推广。从此大家对梅海龙刮目相看。
在后来的攻关过程中,随着大家对梅海龙的了解,越来越认可甚至佩服他的技术能力了。2016年,兄弟电厂新建的一台660MW(兆瓦)机组在试运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凝汽器真空出现周期性陡降,但一直找不到原因。汉川电厂接到求助电话后,将这个问题交给了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员在现场检查了一上午,毫无头绪。这时,梅海龙给出了自己的分析:补水除盐水箱浮盖有问题。他认为,凝汽器补水时,空气从补水除盐水箱进入凝汽器,导致凝汽器真空下降,而凝汽器水位正常后,补水调整门关闭,凝汽器真空又恢复正常,所以才会出现周期性异常。听完梅海龙的分析,大家连连摇头,觉得补水除盐水箱水位高达7米多,这么高的水位,空气是不可能进入凝汽器。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梅海龙让电建人员开启补水除盐水箱,钻入顶部人孔检查,结果发现水箱装设的液位变送器安装不到位,变送器的浮盖只有一半盖在水面上,凝汽器补水时,可目视很多小漩涡从水面一直延伸至水底,空气果真是通过那些小漩涡进入了凝汽器。处理水箱的浮盖后,凝汽器很快恢复了正常。“跟着梅海龙的思路走,没错的。”这次攻关让工作室成员更加心服口服。

集智创新增能量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就是明天,我相信伸手就能够到天……”这句歌词是工作室成员经常哼唱的,也代表了这个团队的精气神。长期以来,在梅海龙的带动和影响下,工作室成员一个个信心满满,甚至有点“牛气”。他们发现问题后,总能够多角度去考虑;有了想法,哪怕再标新立异,也有胆量去探索一番。
2015年,工作室成员张成凯提出,自然循环炉有启动加热系统,从而节省机组启动时间达到降低能耗的效果。能否给电厂的4台强制循环炉也增设启动加热系统?这个想法看似太过新奇,但梅海龙非常赞同。项目研究初期,部分兄弟单位的技术人员慕名而来,看到立项数据后不由连连摇头,认为国内强制循环炉还没有启动加热的先例,凭几个电厂的普通员工,怎么可能研究出这样的系统?面对质疑,梅海龙和工作室成员都很平静,他们继续查资料、搜集数据、昼夜跑现场对设备进行分析研究。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强制循环炉启动加热系统攻关成功并推广应用,“一种机炉炉水加热系统及其方法”项目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全国电力职工科技成果二等奖。这一项目的成功,点燃了汉川电厂更多技术人员的创新热情,他们纷纷要求加入梅海龙团队。
梅海龙非常注重工作室成员的技能提升,他说,创新攻关可以积累经验,各项技术比武对个人技术能力有促进作用,两者都不可轻视。因此,他经常鼓励工作室成员参加厂里和集团公司的技术比武、竞赛等活动,使他们的技术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梅海龙的悉心培养下,工作室成员取得长足进步,青年职工杜炳强在2016年中国国电集团公司300MW机组集控运行技能竞赛中荣获个人三等奖,并被授予“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运行工虞兵、黄俊在20181000MW机组集控运行竞赛国家能源集团选拔赛中荣获团体第一名,并代表集团公司参加了全国百万机组集控运行竞赛。
目前,工作室成员已由原来的8人壮大到28人,大家一起潜心研究,致力攻克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先后开展了10余项技改项目:2016年,通过改造逆止门,彻底解决了百万机组除氧器加热振动问题,大大缩短循环水泵启动时间,每年节省电耗近14万元;2017年,改变凝汽器胶球运行方式,提升机组真空近1KPa,将氢冷器旁路手动门改造为带逻辑保护电动门,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2018年,工作室成员自主设计了6号机组给水密封水增压系统,项目投运后有效降低了凝泵的用电率,以30万元改造成本获取了160万元的年收益……
2019年,梅海龙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湖北省示范性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同年入选“首届全国班组创新工作室”。“我们要将发电厂打造成世界一流水平的示范火力发电企业!”这是他们的宏伟目标。
1:梅海龙(右四)与部分创新工作室成员在一起 [attachment=458767]
2:梅海龙(左二)给徒弟讲解图纸
3:梅海龙(中)给工作室成员作现场指导

为生歌唱 2020-07-23 22:23
[attachment=458768]

为生歌唱 2020-07-23 22:23
[attachment=458769]


查看完整版本: [-- 【创新工作室】梅海龙创新工作室:聚众、集智、出成果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7.5 SP3 Code © 2003-09 PHPWind
Time 0.016168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