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你所知道的陈薇还有另外一面 --]

中国企业员工互动论坛 -> 企业微视 -> 你所知道的陈薇还有另外一面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为生歌唱 2020-09-11 15:22

你所知道的陈薇还有另外一面

陈薇
女将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玩毒”29年,救人无数
抗击非典的杰出科学家
“埃博拉的终结者”
被认为是《战狼2》中doctor chen的原型
2020年9月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0QnO_mj  
>
'U*#7 1S  
  01 , s otZT  
  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54岁的陈薇带领专家组进驻武汉。 7 h0u7N  
  2天后(1月28日),由军事医学研究院与地方公司共同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RT-PCR荧光探针法)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审批,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q@~{ g[   
  4天后(1月30日),紧急展开的军事科学院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开始运行,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核酸检测时间比现有时间大大缩短,加快了确诊速度。 ^Sj;~  
4P=1)t?tX  
  快! ylb)SXBf  
  熟悉陈薇的人都知道这是她最大的特点。 wc~s:  
  走路快、说话语速快、工作节奏快,这是她20多年来科研生涯养成的习惯,因为她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 mP/#hwzB&q  
  这种快节奏甚至让周围的很多男性同事汗颜:“她的思维非常敏锐,能够同时处理好多事情,总是跟不上她的节奏。” $CJf 0[|  
  而成为女科学家,这是学生时代的陈薇从没想过的事情。 cui%r!D  
  1966年,陈薇出生于浙江省兰溪市。 陈薇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不但容貌秀丽,还是一名成绩优异且稳定的“学霸”。 7ku=roPoF  
x!vyjp  
  1988年,陈薇浙江大学化工系毕业,获得了浙大保送清华大学的唯一资格,顺利进入清华大学生物化工专业攻读硕士。 v=+3AW-|v  
  但这时的她,并没想做科学家。 {\NBNg(Vo  
  她长发飘飘,前卫而时尚。  I{ki))F  
  生性活泼的陈薇,虽是理科生,但是喜欢文学和舞蹈,常常光顾周末学生食堂舞会。她还是大学咖啡厅的第一批女服务员。 9W+DW_M  
$tI<M Z&Z  
  1990年,一次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取抗体的机会,让她了解了这里,她被这里的尖端课题和科研设备所吸引,产生了一种投身其中的强烈愿望。 J ] w3iYK  
  1991年,硕士毕业的陈薇作出了一个选择:参军,去军事医学科学院做科研。很多人并不理解她的选择,因为在此之前,她已经签约了南方一家著名的生物公司,如果按照之前的计划,她将过上高薪白领的生活 。 )siW c_Z4  
mdQe)>  
  但独立有主见的陈薇坚持了自己的决定。 xpCZlOld  
  1998年,32岁的陈薇从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毕业。同年,她成为了一位母亲,但只休了一个月产假,就回到了实验室。几年时间里,陈薇很少在夜里12点之前回家、回宿舍。 7[uN;B#V  
  渐渐地,陈薇开始领衔重大科研任务并崭露头角。 'r ^ .Ao5  
w{lj'3z I  
:-lq Yd5^  
  2003年春天,“非典”爆发,学校停课,娱乐场所停业,全国陷入一片恐慌。 DU)q]'[u  
  危急时刻,37岁的陈薇受命研制预防“非典”病毒的疫苗。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她天天泡在实验室。 m/jyc# L:u  
  照顾孩子的事情就交给了丈夫麻一铭。 %'=2Jy6h  
  两人相识于火车上,当时还是清华大学研究生的陈薇,受同学之邀去山东泰山旅游,途中邂逅了麻一铭。临下车时,麻一铭问陈薇要电话。性格开朗的陈薇说:“正好,我们宿舍刚装了一部电话。”然后便将号码给了麻一铭。 "KS" [i!3j  
  麻一铭如获至宝,牢记在心。 <#;5)!gr{  
  在麻一铭的追求下,1992年两人走到了一起。 婚后,麻一铭承担了大部分家务,为陈薇忙碌的科研工作解除了后顾之忧。他不肯让她做家务,认为是对她才能的“浪费”,觉得她做别的事情更有价值。 gm n b  
ev D=]iVD  

为生歌唱 2020-09-11 15:22
  02 MxI*ml8z?  
  2003年,陈薇所在的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确定了“非典”的元凶。 -5]lHw}  
  她带领课题组冒着生命危险,与“非典”病毒零距离接触,进行非典病毒的体外细胞试验,构建新的动物实验模型。 %.wR@9?  
  虽然团队拥有生物安全高等级实验室,但相对应的防护服根本不够用,陈薇团队坚持依靠现有的条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 Q9h=1G\K  
_T mKn!Jw  
<
>
0_-o]BY  
  根据常规,人在负压实验室一次最多工作5个小时就必须出去透透气。但是为了和疫情抢时间,她和同事们不顾实验室里负压缺氧的环境带来的剧烈头痛,进去一待就是八九个小时。为了多待一会儿,他们进实验室前,还尽量不吃饭不喝水,使用成人尿不湿,以减少出来的次数。 iR PE0  
  在实验最关键的时候,陈薇和组员们在实验室48小时没有合眼,终于得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结果:由于干扰素的保护,细胞在“非典”病毒的攻击下安然无恙。 W1Fhx`  
  在随后进行的大动物与临床实验中,因为每天都要与高浓度的“非典”病毒零距离接触,陈薇与团队被单独隔离。 y`5 ?  
  长达100多天的时间里,麻一铭和4岁半的儿子没办法见到陈薇。 JUj.:n2e  
(CH6Q]Wi_!  
  一天,有人告诉麻一铭,当天的《东方时空》节目可能会有陈薇的镜头,他就和儿子在家里盯着电视机等。陈薇一出来,儿子就扑上去亲吻电视屏,这一幕被细心的麻一铭拍了下来。 yiXb<g+B  
  陈薇跑遍了全国83个“非典”定点医院,在高危人群中指导用药、收集数据,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最短时间内验证了干扰素的有效性。 aIQC[ry  
^c9_F9N  
  2003年4月28日,她和团队研发的“重组人ω干扰素”,通过了国家食药监局的批准,获准进入临床。 6[RTL2&W  
  为满足急需,陈薇组织全室人员加班加点生产,在营区外连续奋战20多个昼夜,使“重组人ω干扰素喷雾剂”的日产量,由最初的几百支很快增加到2万支。 1JdMw$H  
~Ym*QSD  
  事后,她又亲自将2000多支喷鼻剂及时送到小汤山医院。据统计,全国共有1.4万名医护人员使用了“重组人ω干扰素喷雾剂”,同时采取了其他防护措施,无一例感染。 ]bmf}&  
  记者问她:“跟‘非典’病毒每天面对面怕不怕?” f%1\1_^g  
  陈薇脱口而出:“穿上这身军装就意味着这一切都是你该做的。” 7fzH(H  
  这一年,她获得了“2003年度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 M #0v# {o  
PX0N7L  
  2008年5月,汶川地震。 1:- M<=J?f  
  陈薇担任国家地震专家委员会灾害评估组副组长,组织编写《震后卫生防病30问答》和《卫生防疫与心理援助知识手册》,冒着余震率队入川,战“疫”长达两月。 J7oj@Or9  
  从灾区回家后,她又立马投身“军队奥运安保指挥小组”专家组,成功处置多起生物疑似事件。 hR:i!  
_A& [rBm|  
  与“毒”共舞 " W{rS4L  
  2004年,陈薇将目光转向了致死率最高的病毒“埃博拉”。 ^_ V0irv  
  2006年,陈薇团队“重组埃博拉疫苗项目”获得国家“863计划”支持。 F Pjc;zNA  
  2014年,西非大规模暴发埃博拉疫情并迅速向外蔓延。传播到了欧洲和美洲,引发全球恐慌。 (fr=[m$`  
  为了将疫情阻挡在国门之外,陈薇不顾艰险,率队赴非。2014年,世界首个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新基因疫苗研制成功。不久后,陈薇团队拿到了境外临床试验的准入证,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发疫苗境外临床试验的“零”突破。 -^t.eZ*|  
  2015年,陈薇团队走进了塞拉利昂,在当地开始了二期临床试验,为疫区人民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展现了中国有能力为世界人民的健康贡献智慧的大国形象。 d2US~.;>l  
^jdtp  
  有人问她:“埃博拉是什么?”“你做埃博拉疫苗有谁用?”当时的陈薇没有回答。 \ *BRFUAc  
  也有人说,如果没有2014年埃博拉疫情的暴发,你们做的事情岂不是白做了。 I(3~BOUn_  
  “如果疫苗没有应用,我觉得很庆幸,至少全世界人民都是安全的。这个事情对我们来说很常态,我的前辈、老一辈的科学家,很多人我不知道他们一辈子在做什么,但我知道,一旦国家或者军队需要我们拿出力量、展示我们的力量的时候,总是能看到军队的力量在,从SARS、禽流感、汶川、奥运安保到埃博拉都是。” |; mET  
&e3}Vop  

为生歌唱 2020-09-11 15:22
03 -iW>T5f  
  近30年的军旅岁月,在陈薇看来,下先手棋,打主动仗,始终是科研工作者应有的追求,更是军人应有的担当。 W np[8IEU  
  在生物安全防控的战场上,他们是一线中的一线。有同事跟她说,“陈薇,你少搞些‘魔鬼性’的课题研究”,可她的脑海里,炭疽、鼠疫、天花、埃博拉这些烈性微生物的影子挥之不去,一想到这些东西可能用于战争和恐怖袭击,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她对铸造“生物盾牌”就有一种使命感和紧迫感。 .wWf#bB  
qC& xuu|  
.#a7?LUH  
<
>
|a /cw"  
  2015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举行晋升少将军衔仪式,49岁的陈薇,成为当天晋升的唯一一名女军官。 %iYro8g!,  
  2016年,因“抗埃”贡献突出,陈薇荣获CCTV-10“201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同时入选的,还有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教授。 +!`$(  
  2019年11月,53岁的陈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gC)%*I 4  
@m:' L7+  
  由于在阻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等多场硬仗中作出重要贡献,陈薇也被视作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百米”赛跑中的“种子选手”。 ~R=p[h)  
  抵达武汉的第5天,在金银潭医院,陈薇见到了身患渐冻症、妻子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但仍坚守一线的张定宇院长。她对张院长说:“你的事迹让我非常感动。” Eg&Q,dH[  
  张院长回复她:“彼此彼此。” 4\ )WMP  
MIZ!+[At  
  目前,在缺乏疫苗和特效药的前提下,康复患者的血浆是临床特异性治疗最稀缺的资源。“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大病之后重在休养,过去很多康复者不愿意捐献自己的血浆。”陈薇说。 [xGL0Z%)t  
  1月31日,拿着国家科技部下发的《关于请协助采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血液样本的函》,22名康复患者表示愿意让专家检测血液标本是否符合献浆标准。其中有的人身体虚弱,连采血都很困难,这让陈薇非常感动。 ^ yF Wvfh4  
  “我是一个母亲、一个女儿、一个妻子,我希望我的家人健康,同样希望全天下的人都健康。” :x3DuQP  
  作为军人,只有两种状态, qT4`3nH:  
  一个是打仗,一个是准备打仗。 n[v`F  
  我们目前在疫区,就是要打仗的, @X h8kvc81  
  而准备打仗, ,O^kZ}b  
  就是此前我们在科研工作中的积累, -)bu&  
  也包括技术方面的储备。 %wu,c e]*  
  我们要把养兵千日的“兵”动员起来, ;F71f#iY  
  以最快的速度, 9WQ'"wy AQ  
  投入到这场特殊的战争之中。 ~j!|(a7  
  这,是陈薇的态度。 6 W$m,3Dg  
c^&:':Z%'  
  由陈薇和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创下多项第一,目前已经获得俄罗斯和巴基斯坦批准开展三期临床试验。 {S%;By&[  
  研发疫苗的短短半年时间,陈薇的头发由黑变白,许多人看了十分心疼。陈薇说:“我们承担了更多的困难,我们承担了更多的危险,人民会受到更少病魔的折磨,更多的过上健康生活。” KM^}d$x }s  

为生歌唱 2020-09-11 15:23
04
K #JO#  
<
8jLO-^X<<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举行,陈薇院士获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闻令即动,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 qe0ZM-C_  
  陈薇在当天的座谈会上表示,虽然国内疫情已经防控得非常好了,但国外每天还有数以万计的感染病例,抗疫还是任重道远。 '=(yh{W  
)D]LPCd[  
  8日下午,中国工程院召开学习钟南山、张伯礼、陈薇院士科学精神座谈会。陈薇之子麻恩浩在会上发言:“非常有幸作为家属,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我很激动,亦很自豪。记忆中和母亲相处的时间总是很少,但她从来不会对我提过高的要求,对我的每个选择也都充分支持。母亲曾对我说:‘你这辈子做好两件事就可以,第一件事是娶自己喜欢的女人,第二件事是做自己喜欢干的事业。’我非常感激她的这份‘放养’的政策。受到母亲的影响,我也选择了与母亲相似的专业,并且以全A的成绩和最优毕业生的身份毕业。” T0\[": A  
  麻恩浩表示,作为年轻人,应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他会和母亲一起“战斗”。 感谢陈薇院士 致敬巾帼英雄 #\z"k<{*  


查看完整版本: [-- 你所知道的陈薇还有另外一面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7.5 SP3 Code © 2003-09 PHPWind
Time 0.015895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