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17岁少年的挫折,难住科学“大牛” --]

中国企业员工互动论坛 -> 实话实说 -> 17岁少年的挫折,难住科学“大牛”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zj66 2021-04-05 11:27

17岁少年的挫折,难住科学“大牛”

    来源:解放日报 a4qpnr]0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办到第三年,科研“大牛”们与青少年的交流互动,是初始即有的精彩保留环节之一。 _(kwD^x6O{  
  今年,论坛将其扩展到更大的平台,汇聚数位顶尖科学家,全中国选拔出的55名科学少年、青年学者,以及多位国内中学校长,以T为名:Teens(青少年),Talents(天赋),Timeless(永恒的)。 xW;[}t-QS  
  昨夜,本次论坛覆盖年龄最广的世界顶尖科学家T大会如火如荼进行,问答环节中,一名17岁少年中学生差点“问倒”81岁图灵奖得主。 GTIfrqT  
  “我面临的困难,您遇到过吗?” iF_r'+j  
  “因为疫情的原因,我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受到了影响,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挫折,”T大会上,来自北京十二中的女生小吴通过视频连线,向图灵奖得主,美国教授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提问:“类似这样的困难,您遇到过吗?您是怎样克服的?” P;o>~Y>x  
  屏幕中,一头银发的霍普克罗夫特先生停顿了一秒,显然这是个挺意外的问题。“其实我比较幸运,求学的时候,并没有遇到过很大的挫折,”他实话实说,接着话锋一转给出自己的建议,“我记得之前因为疫情的影响,确实有些学者无法进行计划好的国际交流,但是相关机构想了很多办法,包括让青年学者先在该机构海外分部工作,继续研究。”他想告诉眼前这位年轻人的是,不要感到沮丧,因为周围会有很多力量来帮助真正热爱科学的人。 +FKP5L}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的小李是揣着问题来的,他提问的对象是阿尔巴尼医学奖得主谢晓亮教授。“现在,学科融合的研究方法似乎越来越重要,您如何看待它的发展?” 2?7hUaHX  
  “确实,现在科学新知识新发现的很多机会出现在学科交叉的地方,”谢晓亮说,“但你也要为此做好准备,在已经成熟掌握的理论框架之外学习新东西,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_M4v1Hr48  
  “我在上海隔离了14天,但这非常值得” Ac(irPrD  
  “参会前我在上海隔离了14天,但能与年轻人面对面,这非常值得。”迈克尔·莱维特说。讲述着自己的心路历程,他向在座的青年、少年们寄语:要充满激情、坚持不懈、相信自我、富有创意,可以去做冒险的事情,可以犯错误,而在这之上,必须首先做个善良的人。 f<U m2YGW  
  为了这次交流,这位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第一次尝试亲手做了中英文双语版本的演讲展示素材,参会的每一位科学家,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来到这里。 |iJZC  
  “2008年,我带着孩子回中国看北京奥运会,”谢晓亮是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第一位中国教授,在美定居多年,奥运会看完,感触良多。“当时,我们为祖国获得最多金牌喝彩,同时也感到,获得科学技术的金牌,中国科学家任重道远。”他说。 }/}`onRZ  
  带着这份执念,2018年,他回到中国在北京大学全职工作。“今年新冠疫情发生时,我在海外出差,但我选择立刻回国,因为我知道对抗病毒,基因测序一定会大派用场,我们的团队可以出一份力。”就这样,两个星期时间,病毒序列在他的参与下完成基因测序,速度令全球学界叹为观止。 eHyuO)(xH1  
  如今,谢晓亮主导的单细胞基因测序研究,也参与到新冠病毒肺炎预防治疗的进程中。“作为一个科学家,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它赋予我挑战、责任和使命,也带来欣慰、满足和憧憬。期待在座的青年、少年,和更多未来的科技力量,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努力向前,不忘振兴中华的重任,在未来的变局中,打好基础。” oYm{I ~"  


查看完整版本: [-- 17岁少年的挫折,难住科学“大牛”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7.5 SP3 Code © 2003-09 PHPWind
Time 0.015414 second(s),query:1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