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写作课--761】做好律诗的“承” --]

中国企业员工互动论坛 -> 员工夜校 -> 【写作课--761】做好律诗的“承”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dongzi 2022-06-28 07:46

【写作课--761】做好律诗的“承”

原创 汪培勇 U` hfvTi  
[attachment=492424] 1ef'7a7e8  
一、律诗“承”的作用: bDWeU}  
 U(~U!O}  
好的起句,是作者反复推敲、精心创作的,它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而诗向何处发展,承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V$fGjJ3  
sAYV)w3u"  
承句,作用就是承上启下。对于起句的物象而言,要更深入,更突出,更引人入胜,更能把作品引向一个小高潮,这就叫承句的扩展和扩张。承句扩展和扩张的目的就是为了转句入情做准备。所以,承句还有引领转句的功能。所以,诗之承接之法,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要紧接起句之立意,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在律诗中,承句一般应该对仗。常见的承句景语居多。 g4wZvra6%)  
VgMP^&/gZ  
二、“承”的几种方式: |1l&@#j!2  
%`+'v_iu  
(一)从写作内容分景承、意承、点题承 ej52AK7  
jo_ sAb  
1、景承: E:w:4[neh  
g~ !$i`_b  
起写景主要是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的作用,侧重于整体。承写景则主要是对起的承接,是顺着起句自然而然延伸,典型的就是杜甫的《登高》。我们看下面一首诗: vCb]%sd-U  
q}wj}t#  
《次北固山下》 c 0-w6  
A,BEKjR~J  
王湾 -72j:nk  
Yj|]Uff8O  
x2k*| =$  
BS7J#8cu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uD qYT$6  
bxwkTKr'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景承  s4$X  
/.$L"u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ua q<Cvg  
rl?7W];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s<&[\U  
TsHF tj9S  
EgNH8i  
`c(\i$1JY)  
这首诗写诗人作客江南,于岁末春初之季正舟旅兼程返还故乡。 8Z#21X>  
AIh*1>2Xn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完全是写景,描写的是在离开家乡的路上,一路上看到好山好水景色 。“阔”写出了涨潮时长江的气势,水面变得宽阔了。“风正一帆悬”。风正,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平顺地“悬”着。“悬”反映了风顺而和,行船平稳。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把孤舟扬帆,缓行江上的情景描写的非常出色,情景恢弘阔大。这两句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江面的景象,遣词传神,构图精美,意境开阔。其中“平”“阔”“正”“悬”都是诗眼。潮平两岸即阔,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才有这“风正一帆悬”,所以这一句用了因果的呼应,一是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舟图,二是承接首联,引发下联的巧妙过渡,这个就是景承。 _faJB@a_  
\zu }\{  
2、意承 =j~Q/-`EC0  
=Ndli>x}1  
就是承接开头抒情达意 +O+<Go@a  
V"#Jk!k9k  
《夜泊牛渚怀古》 Au5rR>W  
6peyh_  
李白 2\0Oji\6  
os$nL'sq  
O?ktWHUx  
=& -[TPW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OOB^gf}$'  
zZ=$O-&%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意承,空,副词的作用不可小觑 YH\j @ ^n  
jPk c3dG +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vZkXt!%)  
|nY~ZVTt/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U"X $aFc  
Np2ci~"<.  
)X5(#E  
EGS%C%>l/o  
次句紧承起句写诗人在牛渚“登舟望月”,寥廓空明的天宇,和苍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溶为一体,越显出境界的空阔渺远,而诗人置身于这种空阔渺远的境界时就容易幽思了,后分句就自然过渡到了“怀古”。诗人眼前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景(青天朗月)与当年谢尚牛渚乘月泛江遇见袁宏月下朗吟诗的场景是如此的吻合,就使诗人很自然就忆起了谢将军,因此,虽然“望”、“忆”之间有很大跳跃,但我们读来却感到非常自然合理。 = .`jjDJ  
J`oTes,  
那么为我们再看一个忆前边他用了一个空字,这个空是“徒然,白白地”的意思,诗人为什么要用这个空字?因为诗人想起了当年的谢将军,自然也会联想到自己,尽管自己也象当年的袁宏那样,富于文学才华,而象谢尚那样的人物却不可复遇了。 所以“空忆”的“空”字,暗逗下文,为下文的抒情打好了基础,做好铺垫。 v <Hb-~  
9y^/GwUQ  
又如 6E| S   
{QQl$ys/  
《杜少府之任蜀川》 #$'FSy#  
W x]d $_  
王勃 |! LnAh  
d ?hz LX  
4D"4zp7  
6)[< )?A.[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3MKH8k&~  
{TAw)!R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意承,流水对 \%5MAQS  
r]LCvsV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AhxGj+  
C1QV[bJK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mhzYz;}  
"&QH6B1U6H  
&q>zR6jne  
|LmSWy*7  
这也是一首送别诗。但与以往送别诗最大的区别,是一扫弥漫在别离时的凄婉悲切的气氛,代之以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基调明朗,情绪饱满。 p=gX !4,9<  
Hwu4:^OL|  
我们看颌联,诗人用了流水对,一变首联的严整宏壮为似水柔情。以前唐人一向视任职边远地区为畏途,杜少府之任蜀州,很可能有苦衷,心情是悒郁的。然而诗人既没有“掩泪”,又没有把盏,而是超脱又冷静地说劝说朋友不必悲伤,自己的心永远与朋友同在。 kuKa8c  
-BhTkoN)  
3、点题 s@!$='|  
<KQ(c`KW7  
  就是从诗脉发展上说,承具有点题作用。事实上点题和写意是分不开的。 U7H 9/<&o  
Qn=$8!Qqa  
《雨雪曲》 ndi+xaQtG  
#ia;- 3  
卢照邻 JNo8>aFOb  
9B/1*+ M  
Gv~p  
T PYDs+U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DZcra  
yA;W/I4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点题承 YV([2  
8_Z/o5s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g`?:=G:a*  
 `w<J25  
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g~m9  
g1|w?pI1  
3M<!?%v\A  
~V+l_ :  
二联紧扣诗题,写雨雪之大,“暗”字极状雪之大,形容雪像胡地的风沙一样茫茫一片;“明”,极状冰之坚,形容冰像月亮一样明亮,描绘了一幅满地冰雪,天寒地冻的深秋边塞景象,点出了题目。而胡沙和汉月不仅用来形容雪、冰,也是强烈对比,点出所咏对象,即诗中的战场及守关将士。 3?E}t*/  
dGkg aC+  
&Lt@} 7$8  
C2/}d? bki  
《从军行》 h6M;0_'  
\Tm}mAvK/o  
骆宾王 SY _='9U  
&s VadOBQ  
K2ewucn  
WzlC*iv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 BSzkW}3q9  
qO()w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WTV"L5*2  
lhPGE_\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C1fyV]  
v?j!&d>  
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8gEH+r  
LwdV3vb#  
5 Op_*N{V  
3!#/k+,C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这是正面描写战斗场景,“野日”,平野上的太阳。在阳光照耀下,战场上刀光剑影,让人眼花缭乱。“分”,纷也。到了夜晚,在星星的清光下,战斗依然在激烈进行。天上的星光映照着剑光,一个“合”字,写出了星光与剑光的胶合状态,也即写出了战斗的时间之长“剑文”,剑上的纹饰。星光“合”着“剑文”,说明剑一直在挥杀。此联从日战写到夜战,但却处处见物不见人。人们只看到戈影剑光,却听不到战士的呐喊,但战斗的激烈已经清晰如在目前。 EW(J5/mn  
12( wj6Q  
p FO^/P'  
]~jN^"o_B  
(二)从写作方法上,分为顺承、递进承、并列承、问答承、逆承 )bD nbO$s_  
r@$ w*%  
1、顺承 8cdsToF(e.  
(:sZ b?*  
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是在 “起’’基础上的发展,颔联(或颔联颈联)的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U Cb02h  
m#H_*L0  
《钱塘湖春行》 T V:<T R  
j _ ;fWBD:  
白居易 z<n-Gzwk  
tXq)nfGe{  
wE Qi0!  
FPv" N'/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l(:kfR~AC  
d2jr8U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G%IR@@LK  
GYK\LHCPd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顺承 JN[0L:  
.v])S}K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_\zQ"y|G  
PT_KXk  
颔联顺承起句的地点,写莺、燕,看到眼前“莺”争着飞向树上;顺便接下来就问谁家的“燕”在衔泥筑巢?这些都是诗人游程中的地方“孤山寺北,贾亭西”之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接下来就是燕,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里形成一片生机勃勃之势。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 ` W5-.Tv  
h;M3yTM-  
这两句先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颈联又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的方法: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常见的春色的景物,独具匠心。这样的思路前后是连贯的,脉络是清晰的。 oU+F3b}5p  
eegx'VSX4  
2、递进式承接 OO-k|\{ |  
GozPvR^/  
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在两个句子中,后句的意思在前句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推进,意思进了一层,两句间是递进关系 g22gIj]  
=m tY  
《从军行》 ' [p)N,  
2wlKBSON  
王维 K&_Uk548  
k<Sl1v K  
xJhU<q~ ?  
`;%ZN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j*>q>u  
{j SmoA  
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jyD#  
Ix8$njp[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O4|2|sA  
~`cwG` 'N  
尽系名王颈,归来献天子。 &Lj@9\Dh  
' Q7Y-V  
承联的递进承接,是说前后两个分句的关系。上面这首诗,后分句“争渡金河水”在前分句的“笳悲马嘶乱”基础上由浅到深,这个承句就是递进承接式。 8Y{s;U0n  
kiUk4&1  
3、并列承接 0Y?H0  
T>d.#  
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也就是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各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表述诠释中心。 1FERmf? ?d  
o0I9M?lP  
《早朝》 I:=dG[\h2  
sYn[uPefj  
王维 Vxdp|  
q=5l4|1  
PHr a+NY#A  
AEg(m<t  
皎洁明星高,苍茫远天曙。 SvuTc!$?  
63&^BW  
槐雾暗不开,城鸦鸣稍去。 HlB]38  
MXZ>"G  
始闻高阁声,莫辨更衣处。 uA~slS Z  
B3 zk(RNZ  
银烛已成行,金门俨驺驭。 RFfIF]~3  
r`M6!}oa  
@WOM#Kc  
vq'k|_Qi=  
这首诗颌联是并列承接,“槐雾暗不开,城鸦鸣稍去”两句没有直接的联系,同在一个画面,但是没有依属关系,从不同方面突出“早”。它最大的优点就是条理清楚,内容具体,结构完整。 =/9^, 6Q(  
q]c5MlJXF  
《商山早行》 p*qPcuAA  
SW 8x]B  
温庭筠 P3o @gkXP  
{"}V&X160o  
Sycw %k  
m $dV<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m y8AWO'  
kfrY1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elO<a]hX  
W>-B [5O&[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4na8  
x]4Kkpqm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Gi?_ujZR  
!@L=;1,   
p,!$/Q+l  
{{{#?~3$7  
三四两句,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均写的是月夜下茅店的场景,是并列的,只是作者采用了不同的意象来表现而已。 R[Fn0fnLx  
9lzQ\}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就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月已偏西,黎明即至,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人迹板桥霜”写已在行程了。这一联,把早晨旅客早行的心理和行动,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旅客的感情,都蕴含在诗里。 q{' ~+Nq  
i*[n{=*l@  
4、问答承 IOl+t,0x&  
l* }FXL  
就是采用设问的句式。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另一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dt,3"J  
M]rO;^;6?  
《贫女》 \~DM   
gPX a>C  
秦韬玉 2U$"=:Cf  
k&6I f0i  
2}WDw>V  
\;9W.d1iU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u=NG6 G  
UT]?;o"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4 Ux,9&  
"IjI'c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AHbZQulC  
r@}bDkx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xyeA  2Y  
4g` jd  
=JO^XwUOo  
Paf%rv2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与首联“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相承,起的第一句以“未识绮罗香”衬“贫”字。第二句以“伤”字点题立意,贫女自伤,以“伤”贯通全篇线脉。 |%7cdMC  
`: |@Zln  
颔联上句是自矜身分,下句是鄙弃时俗,紧接起描述伤感,揭露和批判鄙薄的流俗。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流水对。 -1%OlKC  
Lxe^v/LsT  
5、逆承 !!,0'c  
OSDy'@   
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e8%.#@J  
/bVZ::A&_  
《葛西驿》 YZwaD b  
J7$_VP  
王安石 /@oLe[Mz$  
n=sXSxl  
1TN}GsAj  
a \5FAkI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E_{JB~`  
#5ax^p2*~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p~jlx~1-]  
&X>7n~@0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5f7zk  
a:Q[gF8>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Z|m`7xeCy  
5Jk<xWKj  
这首诗颔联“归梦不知山水长”承接首联第二句,颈联承接首联第一句,“缺月昏昏漏未央”,打破了颔联在颈联前应承接首联第一句、颈联在后应承接第二句的习惯性思维模式,故称此种方式为逆承。 p .K*UP  
*VeW?mY,P  
<=um1P3X  
V%i i3  
无论律诗或绝句,承在诗中是四大台柱之一,作为一个要素存在,其地位决不可低估。 " M H6fF  
Qyh/ed/  
在诗中,如果将起承转合划分为两个小组,承理所当然地应归到诗的前半部分,和起联手,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部分,为转合提供一个坚固稳定的平台,好让转合在起承的基础上演绎出撼人心魄的诗情。 yW7'?  
l|`^*%W@u6  
三、写好颔联注意的事项 7=}F{U  
2.I^Xf2  
1、 它是承接首联的句子,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 &9[P-w;7u  
nD6G  
2、要紧承首联,稳健承接,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自然地按照起的意境来继续深入地描写。 RYR-K^;R  
y-aRXF=W  
3、“承”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无论哪种方法,都要依据起的构思布局,充分考虑景和情等要素的内在联系,做到气不中断,意不偏离。 W<b-r^9?s  
{3\R|tZh,`  
4、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变化,简单说,起侧重于总,承需要在分上或细节上下功夫。 wxQ>ifi9Z  
/BA{O&Ro^  
5、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不能只顾了描写而忘记了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或抒发的感情。 al^!,ykc  
+OaUP*\Dd  
6、承要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哪一句该承接哪一句或哪几个字,都有严格的章法,须一丝不苟。 /pH(WHT+/H  
+ %*&.@z_  
7、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赴之。写景抒情,是缓是急,根据具体的诗作,尤其是本首诗的 “起”而定。 Qs 2.ef?  
<, @%*G1-  
8、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 # J\rv'  
*|:Q%xr-  
起和承是相同意境或话题下的两个步骤或环节。不能割裂开来。承是起的佐辅,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扩展、提升或深入,并以之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因此,承,绝不能脱离起的话题而另起一个话题。两者同时为颈联做铺垫。 #KpY6M-H  
eny/ fm  
Ve 3 ;  
n(ir[w#,]"  
(本讲义参考了网上的很多资料,在此一并感谢!)

dongzi 2022-06-28 07:47
承句,作用就是承上启下。对于起句的物象而言,要更深入,更突出,更引人入胜,更能把作品引向一个小高潮,这就叫承句的扩展和扩张。


查看完整版本: [-- 【写作课--761】做好律诗的“承”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7.5 SP3 Code © 2003-09 PHPWind
Time 0.017628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