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大病初愈食物志 --]

中国企业员工互动论坛 -> 生活浪花 -> 大病初愈食物志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dongzi 2023-01-06 10:38

大病初愈食物志

来源:河北工人报   w G!u+  
[attachment=498215] Oh!(@  
■在浇开水的西红柿罐头 }DIF%}UK\  
[attachment=498216] =_d%=m  
■鸡米花、上校鸡块、炸薯条 ]H[8Z|i""  
[attachment=498217] / 9hR  
■方便面 k onoI&kV|  
    随着时间推移,“安陵容嗓”逐渐退场,“阳康”们纷纷复工返岗,生活逐渐回归正轨。但是,病毒对人们的影响似乎还未完全消退,味觉、嗅觉灵敏度的下降就是其中之一,这无疑大大减少了炫饭的快乐。还有人干脆以毒攻毒,试图用鲱鱼罐头、芥末配柠檬等“杀伤性武器”唤醒味觉。 Vz:_mKA  
oyeG$ mpg  
    其实,随着痊愈后身体的逐步恢复,大多数人可以自行转到正常状态,不必过于担忧,更不需要用刺激性物质增加口腔和肠胃的负担。在为吃饭不香感到纠结的时候,不妨试试用童年记忆中的美食安慰心灵,帮助感觉系统早日回到正轨。 YD_]!HK}  
AFm1t2,+;  
    你能回想起小时候生病之后最想吃的是什么吗?恐怕大多是一些得来不易的美食吧?尽管现在看来,这些食物已经褪去了曾经的光环,不再有那么强的诱惑力,但它们依然是时光中不可磨灭的记忆密码。 Y 62r  
uHM@h{r  
    70年代 >L>+2z  
D3]BTkMMS;  
    温馨和辛酸 HD-Erop  
([k7hUP  
    交织的家常饭 3LK%1+)4  
N6/T#UVns  
    20世纪70年代,我国仍在实行计划经济制度,处于生活用品凭票供应的“票证时期”,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粮油、肉蛋、副食、日用品、纺织品都要凭票购买。和吃饭息息相关的粮票因其重要性,一度被称为“第二货币”,城镇居民因为升学、调动工作等迁户口时,必须同步转移“粮食关系”,不然就没有粮票可用。直到1993年,粮票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8jnz}aBd  
!1 :@8q  
    在那个时代度过童年的人的记忆中,生病后得到的美食犒赏基本来自家里特意开的“小灶”,放了荷包蛋的白面条就是其中之一,撒一点葱花、加几滴芝麻香油,汤都能喝得干干净净。这或许沿袭自当时部队里的“病号饭”。城镇里,鸡蛋凭票供应,数量有限;乡村中,鸡蛋要留着换购食盐等生活必需品,被称为“鸡屁股银行”,鸡蛋的珍贵可以想见。面粉也有精白面粉和标准面粉的区别,价格低的标准粉做的面条颜色发黑,下锅煮的时候水都会变色。现在看来,标准面粉未曾流失的营养成分当然更多,但在过去,常吃粗粮的人们对白面更为期待。 w]!0<  
R}{GwbF_\  
    也有人会回忆起一些“反季节”食物的特殊滋味,北方人津津乐道的是家庭自制的西红柿“土罐头”,介绍它做法的文章甚至还被选入过中学课本。在夏季西红柿大批量上市的时候,把新鲜西红柿洗净切成块,装进玻璃输液瓶,高温蒸煮、密封后,一直保存到冬天,让餐桌上不再是日复一日的大白菜和土豆,偶尔也能出现一点鲜艳的颜色。但如果没有密封好,瓶子里的西红柿发了霉,就只能倒掉了。做西红柿罐头的人力成本,远远高于西红柿自身的成本。生病后嘴馋的孩子,经常盼着家长能打开一瓶,连甩带拍将里面的糊状西红柿倒出来,煮一碗酸香可口的西红柿热汤面,或是直接撒一点珍贵的白糖,喝得连汤儿都不剩,重新勾起食欲。 0i@:KYP  
> <Z'D  
    80年代 %xlpB75N4N  
v Xcy#  
    一年未必一次的“下馆子” 7_)|I? =0d  
ZF{~ih*^u  
    今天,随处可见的餐馆、外卖软件提供的便利,加上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使得在家做饭、吃饭反而不那么常见,甚至还成了健康生活的代名词。但在几十年前,受物质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在餐馆用餐距离百姓的日常生活很遥远,除了婚丧嫁娶、宴请宾客等大事,或是出差、探亲途中用简单的主食解决充饥问题,人们平时很少有下馆子的可能。节假日即使去饭店就餐,也往往是全家参加,借此改善生活,因此饭店里很少有小盘分量的菜。曾在香港任教的马来西亚籍唐史学者赖瑞和在著作《杜甫的五城》中写到,20世纪80年代末,他在内地游览,来到某家老字号饭店时,“发现左右隔座都是一家大小来吃饭的,像我那样一人的倒是未见”。 K0fv( !r{  
;VzMU ;j  
    80年代,社会转型刚刚开始,“餐饮连锁”的概念遥不可及,南北菜系的地域性仍然鲜明,不发达的物流使得热带水果在北方人的认知里仅停留在纸面上,内陆城市买到的“海鲜”基本只有冻带鱼和干虾米,这些当然都提高了用餐成本。在饭店消费时甚至仍要交相应斤两的粮票,不然就难以顺利购买主副食品。 +Ui_ O  
|nxdB&1n  
    北方城市,每逢冬天,家家都要购买几百斤大白菜,堆满楼道和院子里的缝隙,成为几个月里餐桌上的主打,刘震云小说《一地鸡毛》里生动地形容:“买上几十棵便宜菜,不够伺候他的,天天得摆、晾、翻,天天夜里还要收到一起码着。等到舍得吃,白菜已经开始发干、萎缩,一个个变成了小棍棍。”80年代后期,“菜篮子”工程的实施,逐渐改变了餐桌单调的局面。进入90年代后,餐饮业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在饭店吃饭才渐渐成为流行,还一度形成了“南菜北做,北菜南火”的局面。 5 2Hqu>  
v\A.Tyy  
    对那时候的孩子来说,平时乏善可陈的饭菜和馆子菜有着不小的差距,如果偶尔能在餐馆里吃一次饭,都是相当宝贵的回忆。虽然家长只能负担起干炸丸子、鱼香肉丝等家常菜,但那时的饭店炒菜和家中的清淡饭菜形成鲜明对比,烈火烹油,滋味浓厚,极大地安抚了当时缺少油水的肠胃。用开水将菜盘子里剩的油汁冲成汤,还能再下一碗米饭。 R@`rT*lJ  
=_-C%<4  
    当年没有足够的顾客,饭店的收益怎么保证呢?春晚小品中耳熟能详的“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尽管讽刺的是货不真价不实的行为,但所描述的价格虚高情况,在八九十年代并不罕见。究其原因,对那时较为上档次的饭店来说,普通人并不是主要的消费群体,能够一掷数百元吃高 档菜肴的,要么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财富,要么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这种公款吃喝一度成为社会顽疾,所幸现在已有所遏制。正如春晚相声《巧立名目》里讽刺的:“领导,冒号!为了促进全人类的大团结,为了保卫世界和平,我们急需吃一顿烤鸭。” :pZ}*?\  
`gguip-C  
    80年代末 C{m&}g`  
Cvn$] bt/s  
    到新世纪初 2p< Aj!  
?2`$3[ET-  
    排队两个小时的洋快餐 aiux^V  
[.cq{6-  
    对生活在城市的“00后”来说,肯德基、麦当劳只是众多连锁快餐中平平无奇的两家“老字号”,但在二三十年前,吃一次它们却并不容易,甚至因为店铺对入驻城市要求较高,也成为一线城市关于美食的独有回忆。 O%JSViPw  
t4K56H.L?  
    1987年,中国大陆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业,门前动辄排起几百人的长队,1988年就冲上了全球门店营业额的冠军。1992年,肯德基的多年老对手麦当劳在北京王府井落户,当日客流量超过万人。曾几何时,即使是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洋快餐也是高大上的代名词。工薪家庭的孩子只能在过生日、考出好成绩、生病后需要恢复胃口等特殊时候,才能向家长提出吃一顿肯德基或麦当劳的要求。在每周唯一一天的休息日里,全家大小精心打扮一番,早早出门,乘公交、换地铁,甚至打个“面的”来到店外,高兴地排起长队。经过一番颠簸后,终于坐在窗明几净的餐厅内,享受着在国营餐馆不多见的微笑服务,吃着炸鸡,全家人内心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C0m\SNR  
=ApY9`  
    早期的国内肯德基门店只提供鸡块、面包、沙拉、土豆泥和饮料等简单餐食,家长往往只吃点生菜沙拉,将香喷喷的肉类和饮料都留给孩子。小孩意犹未尽地吃完后,次日上学时还要向同学们炫耀一番炸鸡的香脆、土豆泥的醇厚、可乐的冰爽,没吃过的同学羡慕得直咽口水。有人还将完好的包装盒带回家里,充当一段时间陈设。 \ TL82H@D  
k0ItG?Cv  
    洋快餐难得吃一回,和它的价格有直接关系。1989年,《人民日报》专题报道了“肯德基吃什么”,列出了“少则七八元,多则二十元”的价格。现在看来当然不贵,但在30多年前,普通人的月工资只有几十元到100元左右,吃一顿肯德基,意味着要好好盘算下家里后半个月的支出。不过,在肯德基、麦当劳用餐,却和传统饭店有着不同的感受,最大的区别就是“人人平等”,不管身份地位如何,都吃着同样的炸鸡薯条,不存在“你点山珍海味,我吃萝卜开会”的不平衡感。因此,寻常百姓更愿意成为它的拥趸。 'mV:@].le  
m,6h ee  
    另外,90年代正是“进口货”颇受青睐的时期,任何商品沾了“外”字的光,仿佛自动抬高了身价,就连吃法和中国面条毫无区别的“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在20世纪90年代的各大城市风靡一时,价格是兰州拉面的好几倍。当年的小食客长大后,许多人来到大洋彼岸的加州重拾记忆,才发现根本找不到牛肉面大王。 fl uGf  
tOg=zXm   
    30多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渐转好和居民收入的提升,两大“快餐巨头”逐渐从普通人很少问津的昂贵场所,转变为随处可见的平价快餐店,并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乃至许多县城。尽管味道也没有发生太多变化,但时下店中最多见到的是外卖小哥,很少再有顾客将吃它作为一件难得的盛事和开眼界的机会。 v\0^mp  
gGfq6{9g  
    90年代 =/Juh7[C  
uqZ3Hyb  
    门庭冷落的工业速食 ^gg!Me  
E(Gr0#8  
    也曾风光过 eyB_l.U7  
9g@ NcJ]  
    除了下馆子,许多成年人的回忆里,童年生病时的“特权”,还包括让家长购买和平时吃的不一样的工业化生产食品。特别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容易购买的工业速食也是高消费的象征。在那个年代相对精致的包装、特殊的口感和食品添加剂带来的浓郁味道,都能带来独特的安慰体验。 -Ktwo_ V*  
0m=(W^c  
    现在被视为不够健康的方便面,曾是许多孩子生病才吃的。多年后回想起来,方便面的神奇之处,可能在于它闻起来比吃起来更香。20世纪90年代初,以“嘟嘟”作响的水壶开头的电视广告,让许多人都记住了“香喷喷,好吃看得见”的“康师傅”。它的价格比其他普通方便面要贵两元钱左右。虽然实物没有广告里那么丰盛,但纸碗和塑料叉子的便利已经很让人惊喜,在这之前,市面上常见的袋装方便面只能自己用搪瓷茶缸泡。王安忆的小说《上种红菱下种藕》里,90年代的江南小镇上,几家做生意的朋友聚会打牌,因为懒得去餐厅吃饭,买了不少熟食,新生事物方便碗面附带的叉子发挥了重要作用。 uiMIz?+  
=5s$qb?#  
    相比于其他方便面的一包料粉,康师傅面饼上居然放着三包调料,也让人觉得贵肯定有贵的道理。不仅面条劲道,脱水蔬菜包里的牛肉粒嚼着也很香,肉酱包更是有诱人的油香味,有人甚至在吃完一碗面后,特意将肉酱包留下来,下顿吃米饭时候,用开水冲成汤泡饭吃。曾几何时,孩子们还会为煮着好吃还是泡着好吃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最后一般是煮面派胜出,因为可以加鸡蛋、火腿肠等配菜。 0dt"ZSm  
>oY^Gx  
    能补充水分、糖分、维生素的水果罐头,其重要性和普及程度已经无需多言,直到今天,黄桃罐头仍然被视为“东北人抵御疫情的神秘力量”。20世纪90年代,进口速溶饮品“果珍”也被视为具有类似的补益作用,在当时价格不菲。“果珍”的广告图片许多人记忆犹新,一滴橙色的液体溅起一圈涟漪,定格在液滴弹起的刹那。在当时的广告宣传中,这款产品曾被美国NASA用于载人航天计划之中,是宇航员的专属饮品。 -c={+z "  
^k72{ 3N(  
    有干吃奶粉、麦乳精爱好的小孩们,可能都试着舔过细腻的果珍粉,但口感特别酸,不像麦乳精颗粒能嚼出巧克力味。大人用附赠的塑料勺小心地舀一勺橙色粉末到杯中,加水一冲,就是一杯颜色和味道与橙汁类似的酸甜饮料,在还没有鲜榨果汁的年代,这的确显得与众不同,喝起来也比普通的橘子味汽水要可口。其实,果珍虽然打着“水果饮料”的旗号,也确实曾列入过美国宇航员的食谱,但它不含任何天然水果成分,全是“科技和狠活”,主要配料包括糖、维生素C、食用香料、色素等。 'JZ_  
c@OP5L>{  
    比果珍出现稍晚的巧克力味速溶饮料“高乐高”,在电视剧《家有儿女》里出现过。红盖子黄罐的外包装是它的典型特点,“用热牛奶冲泡”的广告画面更是在90后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它还曾赠送过名字拉风的“搅拌高”和“转转高”,实际上是电动搅拌棒和旋转吸管杯,令孩子们很感兴趣。当然,按20世纪末的人均收入来看,一小罐卖20多元也不算便宜。 A ,<@m2  
Rx S884  
    记忆中形形色色的美食背后,折射的不只是时代的缩影,还有亲人尽其所能的关爱。物质不丰富的年代早已离我们远去,只有记忆中的星星点点,显示出在日常生活的变迁中,一个个家庭曾经怎样一路走来。 *m&&1W_  
4iBxPo(0  
    ■据《国家人文历史》 !~J WYY  

dongzi 2023-01-06 10:40
记忆中形形色色的美食背后,折射的不只是时代的缩影,还有亲人尽其所能的关爱。物质不丰富的年代早已离我们远去,只有记忆中的星星点点,显示出在日常生活的变迁中,一个个家庭曾经怎样一路走来。

草地兔 2023-01-06 11:07
清汤挂面病号餐


查看完整版本: [-- 大病初愈食物志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7.5 SP3 Code © 2003-09 PHPWind
Time 0.016538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