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人类不可接近之极”建起昆仑站 --]

中国企业员工互动论坛 -> 实话实说 -> “人类不可接近之极”建起昆仑站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zy6983 2009-04-11 13:12

“人类不可接近之极”建起昆仑站

[attachment=36719] B>,e HXW  
vrnvv?HPrR  
来源:解放日报 YV O$`W^N  
      在零下40摄氏度到零下20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在“人类不可接近之极平地起高楼”建考察站,普通人很难想像。昨天下午,凯旋的第25次南极考察队队员代表,和沪上众多媒体记者分享了科考过程中的艰辛和自豪。 mptFd  
  “蚂蚁搬家”运物资 ;M:AcQZ|_  
  此次科考的首要任务,是在“冰穹A”地区建立我国第一个内陆考察站“昆仑站”。 UVo`jb|> o  
  冰穹A地区为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是地球上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同时也蕴藏着极其宝贵的科学资源。除了中国科考队员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两次登顶以外,还没有任何国家科学家从地面到达过。 aSzI5J]/=  
  考察队的内陆冰盖队队长、昆仑站首任站长李院生说,由于天气等原因,建站所需的材料运输遇到极大困难。原本准备的12辆车,一辆掉进海里,3辆先后抛锚,其间还要经过危险的软雪带和陡峭的雪丘带,建材搬运比计划多耽误了12天。原来载物的雪橇也不得不分拆,分批来回搬送,“蚂蚁搬家”般把物资运送到“冰穹A”。 运输物资共19天,有年轻的机械师边跋涉边掉眼泪,也有人差点掉进冰海。 `q^#u  
  然而,凭着“要在‘人类不可接近之极’建站”的信念和充分的前期准备,昆仑站还是在2009年1月27日如期建成。现在它可以满足20—25名队员度夏科考工作需要,10个房间包含餐厅厨房,功能齐全,预计5年后能满足越冬科考的需求。 L:$4o  
  南极气候越来越难以琢磨 Bm$|XS3cD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也是科考队员关心的。副领队秦为稼开玩笑说,南极的气候正变得和上海一样“湿嗒嗒”。以往每年的11月—12月,南极都是以晴天为主,偶尔有一两天大风雪;而去年冬天的南极,总是半阴半晴天,间或淅淅沥沥来一阵小雪。到今年1、2月间,他们又发现,普里兹湾内的海冰比往年少了。由于冰少,海浪明显大起来。曾经有40米/秒的大风连续刮20多小时,“雪龙号”差点被吹上岸。另一方面,去年在中山站又测得了该站8年以来的最低温度零下47摄氏度。总而言之,南极气候正变得越来越难以琢磨。 l4bytI{63  
  除了“望天”,“问地”也是科考的主要内容之一。内陆科考队在中山站—昆仑站沿线的冰层断面上,布设了多个地震监测仪和磁力计,以掌握南极大陆的地磁、重力、地壳运动等规律,填补地球科学理论的空白。 ig,.>'+l  
  “雪龙”破冰立大功 o*cu-j3  
  每次极地科考都离不开“雪龙号”。这次,这位“功臣”在前往南极途中,遭遇了空前严重和复杂的冰情:横亘在“雪龙号”面前的是三条总宽超过15公里、冰厚超过“雪龙号”破冰能力、海冰样貌完全不同的乱冰带。原计划2天完成的破冰航行最后竟持续了21天,主机负荷过载逾千次,燃油告急。 cq1 5@a mX  
  面对重重压力,船长王建忠带领船员,摸索出一套全新的破冰航行方法———“旋转式前进法”,既确保了船舶动力系统安全,又能实现破冰作业功率最大化。 qX\*l m/l  
  经此一“役”,“雪龙号”将好好修整一番,不久将进船厂接受“手术”和“美容”,今年10月再出发赶往南极。 3U[O :  
U"PcNQy  


查看完整版本: [-- “人类不可接近之极”建起昆仑站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7.5 SP3 Code © 2003-09 PHPWind
Time 0.013945 second(s),query:1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