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中企互动】事评——今日诗词 --]

中国企业员工互动论坛 -> 企业事评 -> 【中企互动】事评——今日诗词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   1   2   3   4   5  >>  Pages: ( 21 total )

为生歌唱 2014-10-24 08:41

【中企互动】事评——今日诗词

    为了深入打造学习型团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的号召。从今日起,事评版块推出【事评——今日诗词】,写事评也需要引用一些佳句,而那些远离我们的绝妙诗词,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慢慢拾回,用知识武装头脑,用智慧续写人生。从今天开始每天一篇经典诗词+赏析。希望大家每天早上打开电脑第一时间能够抽出几分钟进行浏览和交流。 SO]x^+ [  
JNuo+Pq  
    首先推出第一部分:《唐诗三百首》。 f ,K1a9.  
k[A=:H1"  
    这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0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R:0Fv9bwS  
"EWU:9\0  
         事评栏目组 vb{& T<  
         2014.10.24 PPPRO.y  

为生歌唱 2014-10-24 08:42
行宫 f^:9gRt  
:*1|ERGoay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f%z(vI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g3e\'B'  
注解 @D[;$YEk  
  ⑴寥落:寂寞冷落。 3ZC to[Y  
  ⑵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 _GI [SzD  
译文 VqVP5nT'=  
  早已空虚冷寞的古行宫, h9>~?1$lz  
  零落宫花依然开行艳红。 $T1 D ?X  
  有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 ;vQ7[Pv.j  
  闲坐谈论当年的唐玄宗。 eZI&d;i  
赏析 }P-9\*hlm  
  元稹的这首《行宫》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可与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参互并观。这里的古行宫即洛阳行宫上阳宫,白头宫女即“上阳白发人”。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这些宫女天宝(742-756)末年被“潜配”到上阳宫,在这冷宫里一闭四十多年,成了白发宫人。这首短小精悍的五绝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隽永的诗味,倾诉了宫女无穷的哀怨之情,寄托了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此诗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此时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此情此景,十分凄绝。这首诗平实,但很有概括力,也很含蓄,并给人以想象的天地,历史沧桑之感尽在不言之中。 ,Y &Q,  
  诗人塑造意境,艺术上主要运用了两种表现手法。一是以少总多。我国古典诗歌讲究精炼,写景、言情、叙事都要以少总多。这首诗正具有举一而反三,字少而意多的特点。四句诗,首句指明地点,是一座空虚冷落的古行宫;次句暗示环境和时间,宫中红花盛开,正当春天季节;三句交代人物,几个白头宫女,与末句联系起来推想,可知是玄宗天宝末年进宫而幸存下来的老宫人;末句描写动作,宫女们正闲坐回忆、谈论天宝遗事。二十个字,地点、时间、人物、动作,全都表现出来了,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的画面。这个画面触发读者联翩的浮想:宫女们年轻时都是月貌花容,娇姿艳质,这些美丽的宫女被禁闭在这冷落的古行宫之中,成日价寂寞无聊,看着宫花,花开花落,年复一年,青春消逝,红颜憔悴,白发频添,如此被摧残,往事不堪重省。然而,她们被禁闭冷宫,与世隔绝,别无话题,却只能回顾天宝时代玄宗遗事,此景此情,令人凄绝。“寥落”、“寂寞”、“闲坐”,既描绘当时的情景,也反映诗人的倾向。凄凉的身世,哀怨的情怀,盛衰的感慨,二十个字描绘出那样生动的画面,表现出那样深刻的意思,所以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二说这首诗“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以为这首诗是王建所作,并说“语意绝妙,合(王)建七言《宫词》百首,不易此二十字也”。 JQQD~J1)E  
  另一个表现手法是以乐景写哀。我国古典诗歌,其所写景物,有时从对立面的角度反衬心理,利用忧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气氛之间的矛盾,以乐景写哀情,却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这首诗也运用了这一手法。诗所要表现的是凄凉哀怨的心境,但却着意描绘红艳的宫花。红花一般是表现热闹场面,烘托欢乐情绪的,但在这里却起了很重要的反衬作用: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加强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与凄寂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红花,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这都是利用好景致与恶心情的矛盾,来突出中心思想,即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谓“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也可以说是以乐写哀。不过白居易的写法直接揭示了乐景写哀情的矛盾,而元稹《行宫》则是以乐景作比较含蓄的反衬,显得更有余味。 2EQ:mjxk  
  2X]2;W)S;  
g#9KG  

登高的温石 2014-10-24 09:13
月下独酌赏析 +3]@0VM26;  
作者:李白 |+cyb<(V J  
李白诗句 < ynm A  
“花间一壶酒”是李白诗句中的一句。 /D 2v 1  
原诗: YOP=gvZq  
月下独酌 i. `S0  
李白 + 5sT GNG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8l+\Qyj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XZ Z Ml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I.[@#-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n)M0e  
《月下独酌》是以感情跌宕起伏和率性纯真而著称的,通观全诗其感情波澜可以明显分为几层起伏,第一句起首是扬,"花间一壶酒",而第二句紧接着抑,"独酌无相亲"。但是接下来的两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扫这种无相亲的冷落,孤单。在诗歌的第一部分的结尾所出现的这种局面,是一种经过起伏、努力后获得的由冷清到热闹的场面。这第一起情感的起伏可以看作是序幕的拉开,是"月下"场景的布置与"人物"(包括虚拟的月亮和身影)的出场。虽然出现了一点困扰,但还是比较圆满地顺着诗人自己设想的轨迹进行的。 <3Co/.VQd  
诗歌的第二部分也是四句,诗人同样又经历了一次由悲凉到喜悦的情感的轮回。从感叹月亮与身影这两个招呼来的酒伴的不尽人意,到全然不顾、自得其乐的忘我境界。诗歌的第二波起伏是情节的正式展开,是"独酌"的实施,在这一阶段,诗人靠着自己虽然热烈但却是孤独的心境,在执着地追求一种如果不可能完美,因为在孤独寂寞的境遇下,只有"不解饮"的月亮和"徒随身"影子,已经不可能完美,但至少也是理想的境界,尽管"暂伴月将影"一句的"暂伴"多多少少透露了作者心中那一丝无可奈何的惋惜,但是"行乐须及春"却说明了诗人已经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从而实现了这一次不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因素的自我满足的"独酌"。 Uu }ai."iB  
诗歌的第三波起伏是独酌的高潮与升华,在这一阶段,诗人已完全被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个"月下独酌"的境界所陶醉,零乱的舞步,徘徊的月光,似醉似醒,物我一体,诗人在尽欢之后,马上就要在花间月下的美酒之乡沉沉睡去了,但就在他的神志清醒的最后一刻,他没有忘记再次与那两位与他一起成就"独酌"的月亮与身影做出长久的约定。"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种不离不散的执着情怀,我们只有对李白的身世和追求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才有可能真正体会。 ~WR6rc  
这首诗歌第二个成功之处是全诗的率性纯真,毫无做作。对此,沈德潜是这样评价的:"脱口而出,纯乎天籁。此种诗,人不易学"(《唐诗别裁》)。的确,李白成名之后,多少文人墨客都想步其后尘,不过到头来却总是半途而废。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只能对李白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境界发出由衷的赞叹了。

登高的温石 2014-10-24 09:1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SobK<6  
Fg5>CppH  
诗句出自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cén shēn)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七言古风,是边塞诗的典范之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全诗是: {B\ar+9>  
)q&uvfQ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q~+K' Z  
j= ]WAjT  
作者:岑参 年代:唐 ~?[%uGI0h  
Hd2Sou4-j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iEH?J%i1r  
SZK~<@q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Q IN]iD  
0qw,R4YK  
            散(sàn)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qīn)薄。 19 bP0y  
,t*#o&+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f o4j^,`  
VAsaJ`vcb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9i@W@M  
m)=  -sD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CD}A%~  
WP2|0ib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 )红旗冻不翻。 l)a]V]oQ  
$MB56]W8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t9Pu:B6  
?J%$;"q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i/-Xpj]Zf  
赏析: 0)yvyQ5  
nd'zO#"m?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Vyu0OiGcR  
M:Xswwq  
第一层:写大雪纷飞的奇丽景象。 iN<&  
pRPz1J$58  
西北早雪,来势突然,一时风雪漫天。“卷”与“折”字写出了北风之迅疾猛烈,有了这样猛烈的风,漫天飘落的雪才能“飞”。八月飞雪,已觉惊奇,而笔锋一转这“忽如一夜春风来”,更让人惊奇,而接着用“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写雪景,更是叫人惊喜而拍案叫绝。以春花喻冬雪,新颖别致,是为千古名句。这个比喻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像,创造了一个瑰丽的、富有诗意的、春意融融的境界,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盎然的壮观景象,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温暖与希望。新奇的比喻充分展示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 g[q1P:I@W  
D!TS/J1S;u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gSL$silc  
第二层:用反衬写法写雪天的奇寒。 EAj2uV  
^qS[2Dy  
风雪肆虐,“散入珠帘湿罗幕”,在帐内的主帅穿皮衣盖锦被尚且不能御寒,而在帐外守卫的官兵之寒就更不待言了。“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更进一步突出奇寒叫人难以忍受。这一方面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之艰苦,另一方面反映了戍边战士抗严寒斗风雪的豪迈气概。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T$0//7$')  
,]y)Dy  
第三层:用夸张笔法总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图景。 [fxAj]  
T AwA)Zg  
诗人放眼雪原,一幅壮阔的立体的雪原图呈现在眼前:冰雪覆盖在茫茫大沙漠上,冰凌纵横交错;漫天浓重的阴云低垂。“百丈”“万里”是夸张写法,突出了奇寒,也暗喻行路难之意,在如此寒天送别,自有一番难言之情——我愁云才愁,为下文送别做铺垫。 7W5FHZd'  
T&w3IKb|}  
以上为第一部分:描写漫天大雪中边塞酷寒的奇丽景象。 4F)z-<-b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l#z|/x  
az?B'|VX  
第一层:写军中设宴饯别。 QVb @/  
6EGh8H f  
各种乐器助兴,气氛热烈,友情洋溢。这些乐器充满异域情调,更添征人的悲壮情怀。帐内宴饮的热闹场面,热烈气氛,更衬出帐外之苦寒,如此大风都吹不动红旗,世界好像被封冻了。帐外之寒又反过来衬出帐内送别情景之热。 zw7=:<z=  
J0C,K U(  
作者把宴饮一幕放在偌大的冰天雪地来写,体现出他当时浓重的离情。一方面友人在如此寒冷的恶劣天气归京而担忧;另一方面为归客去后自己留边的孤寂而伤怀。 8`U5/!6fu  
$*9h\W-)`Q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t?QR27cs$  
第二层:写轮台东门送别。 ,Hch->?Og  
最后四句从下面写送别之情,头两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与天气;后两句写惜别之情深挚动人:依依不舍,终归一别,人去路空,怅惘难禁。雪满天山路,离情亦满天山路。 jF_K*:gQ  
作者紧扣当时当地的节气风物去描写送别场景,且将离愁别绪含蓄于叙事写景之中,委婉传达,情景交融,令人回味。

xinyanjunlan 2014-10-24 17:07
渐入佳境,活动好,支持、响应!

柳雪松 2014-10-25 20:57
好!每天学习诗词!

屈联西 2014-10-25 20:59
  将进酒 P%ev8] 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UpN:F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l" @:_*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N$6Rg1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6} K|eUak/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WG1Uv PK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cCw?%qq,L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YaFQy0t%/5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FA^~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y4C _G?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zK7`5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Y9'Bdm/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H9x xId?3u  
  注释 I,_wt+O&j  
  ⑴将进酒:属汉乐府旧题。将(qiāng):请。将进酒选自《李太白全集》。这首 L/"u,~[  
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内)元丹丘家里做客。 8N'`kd~6[  
  ⑵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q/6d^&  
  ⑶高堂:指的是父母。青丝:黑发。此句意为年迈的父母明镜中看到了自己的白发而悲伤。 h E/gul?|_  
  ⑷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OhS(  
  ⑸会须:应当。会,须,皆有应当的意思。 B&0-~o3WP  
  ⑹岑夫子:指岑(cén)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L 7scv%i  
  ⑺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GA4fFE=  
  ⑻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gX{V>T(<  
  ⑼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A%"mySW  
  ⑽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zhuàn)玉:美好的食物。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馔,吃喝。玉,像玉一般美好。 38>8{Ma  
  ⑾不复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愿醒”。(现高中教材之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诗歌散文欣赏中是----但愿长醉不愿醒) CD +,&id  
  ⑿陈王:指陈思王曹植。平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恣(zì):放纵,无拘无束。谑(xuè):玩笑。 I8Y[d$z  
  ⒀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2(\~z@g  
  ⒁径须:干脆,只管。沽(gū):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CGbW] D$@  
  ⒂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 vAy`8Q  
  ⒃尔:你。销:同“消”。 :cnH@:  
  译文 <ij;^ygYD  
  你没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INyreoMp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sG%Q?&-  
  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 q-KN{y/  
  年轻时候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P2_JS]>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 lo,?mj%M  
  莫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Q6`oo/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 DQ?'f@I& *  
  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0vY'A)]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2w$o;zz1  
  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ngb Dn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b* no.eB  
  快喝吧!别停下杯子。 d?$ FAy'o5  
  我为你们高歌一曲, _Su? VxU  
  请你们都来侧耳倾听: XTG* 56IzL  
  钟鸣馔食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zb OEF  
  只希望长驻醉乡不再清醒。 qq]ZkT}   
  自古以来圣贤这两种酒是寂寞的, JY(_}AAu  
  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Njvr7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乐平关你可知道, &DYHkG  
  斗酒万钱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 4l@*x^F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 G[) Ll=  
  你只管端出酒来让我喝。 Ep|W>  
  五花千里马,千金狐皮裘, f[6;)ZA  
  快叫那侍儿拿去换美酒, 5 UpN/\He  
  我和你们共同消解这万古愁! 7i`@`0   
  赏析 )|~pocXt<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P/'-{#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j,K]T J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u%Bk"noCa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并不就此消沉。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非常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应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 jQFAlO(E':  
  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神来之笔。 +?),BRCce  
  “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以为“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诗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这里不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说富贵“不足贵”,乃出于愤慨。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诗人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所以说古人“寂寞”,也表现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愿长醉不醒了。这里,诗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了。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古来酒徒历历,而偏举“陈王”,这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是谢安之类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中,“陈王”与酒联系较多。这样写便有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再者,“陈王”曹植于丕、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亦激起诗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纸不平之气。此诗开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实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于此。 G +o)s  
  刚露一点深衷,又回到说酒了,而且看起来酒兴更高。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宾作主的任诞情态。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几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不办。 <Qe30_<K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鑱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u.ffZ]\7l  

纤手香凝 2014-10-25 21:19
  《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唐诗鉴赏 |bk.gh  
8`EzvEm  
  秋夜寄邱员外 $VvL  
U!r2`2LY  
  韦应物 < S:SIaf0  
' JsP9>)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EJ+#  
> )YaWcI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gbKXb  
E?l_ *[G  
   xL3-(K6e  
ycg5S rg  
ow,I|A  
h2# G  
  [注释] \{ r%.G  
#eD@s En  
  ①邱员外:指丘丹,当时隐居临平山,与韦应物常有唱和。  )`!i"  
Ob$| IH 8.  
  ②属(zhǔ):适逢。 ftw\oGrS  
hF"yxucj$  
  ③幽人:隐居之人,指丘丹。 D4g $x'  
dE=4tqv-r  
  译文] ]R~K-cN`  
_w/w~;7  
  怀念您啊,在这悲凉的秋夜;我独自散步访咏叹凉爽的秋天。空山寂静能听到松子落地声,我想您也在思友而难以成眠。 v}XMFC !  
nsQx\Tnhx  
  [赏析] ~5<-&Dyp7  
I,OEor6%R(  
  《秋夜寄邱员外》是一首怀人诗。诗人先写自己因怀念友人丘丹,在秋夜里咏诗寄情,彻夜不眠。再设想丘丹也因秋兴而未能成眠,以实带虚,写出了彼此心意交融,感情默契。整首诗的境界清幽空灵,韵味隽永。 h[b;_>7  
L=nyloz,0  
  如果就构思和写法而言,这首诗还另有其值得拈出之处。它是一首怀人诗。前半部分写诗人自己,即怀念友人之人;后半部分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诗人所怀念之人。首句“怀君属秋夜”,点明季节是秋天,时间是夜晚,而这“秋夜”之景与“怀君”之情,正是彼此衬映的。次句“散步咏凉天”,承接自然,全不着力,而紧扣上句。“散步”是与“怀君”相照应的:“凉天”是与“秋夜”相绾合的。这两句都是写实,写出了作者因怀人而在凉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接下来,作者不顺情抒写,就景描述,而把诗思飞驰到了远方,在三、四两句中,想象所怀念之人在此时、彼地的状况。而这三、四两句又是紧扣一、二两句的。第三句“山空松子落”,遥承“秋夜”、“凉天”,是从眼前的凉秋之夜,推想临平山中今夜的秋色。第四句“幽人应未眠”,则遥承“怀君”、“散步”,是从自己正在怀念远人、徘徊不寐,推想对方应也未眠。这两句出于想象,既是从前两句生发,而又是前两句诗情的深化。从整首诗看,作者运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使眼前景与意中景同时并列,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两地相连,进而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 LE%3.. !  

纤手香凝 2014-10-25 21:20
  感情 rH"&  
-. ~Dhk  
  白居易 S 'S|k7Lp  
Lt $LXE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今朝一惆怅,反复看未已;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况经梅雨来,色黯花草死。 P!q! +g  
|j($2.  
  【鉴赏】 }SIUsh'  
E96FwA5  
  这是一首感念昔日情人的抒情诗。诗人与夫人杨氏结婚以前,曾与这位邻女产生过爱情,邻女赠履,实有信物的性质。她绣手锦心,针线活做得极好,可谓心灵手巧,而且在婚姻问题上大胆主动。然而很不幸,这位美丽的少女终于未能和白氏结为伉俪,或许是由于她家境贫寒所致吧。在唐代那个门第等级甚为森严的社会里,门户不当,不知导致了多少有情人不能结为眷属。白氏后来和贵族小组杨氏结婚,婚后生活并不幸福。这首诗通过对昔日情人的感念,批判了那个扼杀人性的封建婚姻制度和思想观念。诗的开头写在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天气潮湿,诗人把一些服装器物拿到中庭晾晒,却忽然发现昔日情人赠送的信物,由此回忆起“东邻女”对自己真挚而纯朴的爱情,想起了她赠履时的绵绵情话。由晒服玩而见故乡履,并想起赠履之“东邻婵娟子”,转接极其自然。“东邻婵娟子”一句,借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的话。宋玉赋中曾写有东邻美女主动登墙窥探宋玉,后来就以“东邻女”作为主动求婚的少女的代称。用典恰当,言语显得极其精炼。 4loG$l+a1  
H(GWC[tv  
  面对昔日情人赠与的爱情信物,不由想起当年嘱咐自己的赠言。多情的少女希望两人能象系鞋的带子那样形影不离,如同双履那样同行同止。这两句话借用陶渊明《闲情赋》“愿在丝而为履,咐素足以周旋”之意,而措辞更为雅正。 4 ,"%  
Lgw!S~0  
  然而,官场的失意使他被贬到千里之外的江州,从此过上了漂泊流荡的生活,但是他从未忘记过那个给予他爱情的邻女,他把那双鞋随身带在身边,时时探视。“今朝一惆怅,反复看未已”两句,反映出诗人愈是在苦闷无聊的时节,愈把这爱情的信物当作自己感情的寄托所在。“反复”、“ 未已”是深情的表现。正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采用反衬倒叠之笔,因为情投意合的人并未成双,所以是“人只”,可见信物空有其名,一对有情人之遭遇,何曾似履之永合。这两句上承邻女赠履时的誓言,质问之中,实含有无限辛酸,因此下文说“可嗟复可惜”,感叹往事如过眼烟云,只剩下锦表绣里之履。况这信物经梅雨天气的侵蚀,已经色泽消褪,图饰黯淡了。 fA{[H:*}G  
d%FD =wm  
  此诗因景生情,因情而回忆往事,因事而愈加情浓,较好地将叙事与抒情融合起来。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从诗人娓娓的叙述中,两个不能成为眷属的有情人形象深深地印刻在读者心中。 Pb 4%" 9`  

纤手香凝 2014-10-26 06:28
  将进酒 $Zf hQ5bat  
:_E=&4&g  
  〖唐〗李白 =:OS"qD3l  
s 4uZ;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V +j58Wuf  
s{\USD6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lArYlR }  
eT* )r~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k5rcQ*/  
^EY^.?Mg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lpu  
@(Q 'J`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K]6/Wt  
.21[3.bp/q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8J~  
w64/$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YTP6m9hA+  
&o@IMbJ8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Z@^R7_W  
F)rU* i7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Nr 5h%<` I  
3 .,O7 k7y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X/Umfci  
l'TM^B)`c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d!_.f}v  
qXC>D Gy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g*t(%;_m  
  注解 iv@ey-,<  
OtK=UtVI  
  ⑴将进酒:属汉乐府旧题。将(qiāng):愿,请。 >(nb8T|  
S-@ E  
  《将进酒》选自《李太白全集》。 ], Xva`"  
7J?`gl&C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内)元丹丘家里做客。 $KDH"J  
e lj] e  
  ⑵君不见:你没有看见吗?是乐府体诗中提唱的常用语。君:你,此为泛指。 hn]><kaA  
DMO8~5  
  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r X["=  
$]O;D~  
  ⑶高堂:在高堂上。另译为父母。 }&|S8:   
QfqosoP\D  
  朝:早晨。青丝:黑发。此句意为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 -;rr! cQ?  
hS(}<B{x!  
  ⑷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prqo1e@  
;.*n77Y  
  ⑸须:应当。尽欢:纵情欢乐。千金:大量钱财。还复来:还会再来。且为乐:姑且作乐。会须:应当。 o ;nw;]oR  
<Sw>5M!j  
  ⑹岑夫子:指岑(cén)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DLMM1 A  
rZ}y'A   
  ⑺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r=l  
rm}OV L  
  ⑻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Wc] L43u  
lxsBXXZg  
  ⑼倾耳听:一作“侧耳听”。倾耳:表示注意去听。 Wl!|+-  
;#c=0*.  
  ⑽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OX|nYTp  
L O)&|9xw  
  馔(zhuàn)玉:美好的食物[4]。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馔,食物。玉,像玉一般美好。 x%<oeM3U  
8bl&-F `  
  ⑾不愿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复醒”。(现高中教材之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诗歌散文欣赏中是----但愿长醉不愿醒) 0V:7pSC{P  
F/1B>2$`  
  ⑿陈王:指陈思王曹植。 J~dk4D\  
zg)-RCG  
  平乐:平乐观,宫殿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 7ip$#pzo  
Qy!*U%tG'  
  恣(zì):放纵,无拘无束。 yc ize2>q  
^B)iBf Z  
  谑(xuè):玩笑 。 .8[U k^q  
/q.iUwSK>  
  ⒀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E=PmOw7b  
liu%K9-r  
  ⒁径须:干脆,只管,尽管。 !=sM `(=~  
YXe L7W  
  沽(gū):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VdtH  
ue?e}hF  
  ⒂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千金裘:价值千金的皮衣。将出:拿去。 ]r 6S|;:  
+v$,/~$tI  
  ⒃尔:你们,指岑夫子和丹丘夫。 DK-V3}`q}  
e}V3dC^pU  
  销:同“消”。万古愁:无穷无尽的愁闷。 dw6U}  
aE]/w1a  
  ⒄圣贤:一般指圣人贤士,又另指古时的酒名。 1$1s 0yg  

纤手香凝 2014-10-26 06:28
翻译 + Xc s<+b  
你难道看不见? VG,O+I'^z  
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Dz$OZP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掉头返回。 c& &^D o  
你难道看不见? sw:o3cC]  
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 3RSiu}  
早晨的满头青丝,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雪白一片。 PWU8 9YXp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 Rn] `_[)*~  
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D:$~4ks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 o u%Xnk~  
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Q[5j5vry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5) 1^  
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R 1CoS6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L?[NXLn+  
快喝吧!不要停下来。 f9R~RRz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  ]I pLF#  
  《将进酒》 Y`secUg  
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Sxn#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7bC1!x*qw  
只希望长驻醉乡而不愿清醒。 ?<_yW#x6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 K chp%   
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ykQ]r6a<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你可知道, wOfx7D  
斗酒万千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 6xDYEvHS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 oRJ!J-Z]  
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s<IZ2z]}R  
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 soSdlV{  
都让令儿拿去换美酒来吧。 /iz{NulOz*  
让我们共同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Mac:;W`  
D/& 8[Z/Cn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iR_j h=2{  
《将进酒》是一首乐府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时李白在政治上失意之后,离开长安,漫游梁宋,在嵩山与友人元丹丘和岑勋相会。此时,诗人在政治上受到打击和排挤,找不到出路,心中充满悲愤和苦恼,常借酒浇愁,发泄心中的积郁,表现对现实的不满。两句中前句表现了对自己才能的高度自信,并非大言不惭,而是积极进取精神的自然流露,是为壮志;后句显示为了实现抱负,广结有识之士,为朋友慷慨解囊,轻财仗义,挥金如土,是为豪情。在豪迈旷达气概下,透露“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的悲慨。气势雄浑,感情奔放,语言平易自然,显出深厚的功力,为后世传诵之千古名句。 x:Mh&dq?  
-o\o{?t,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xbZx&`(  
这两句诗表现了李白怀才不遇、仕途蹭蹬的愤慨情绪。世之所重也,李白之所轻,诗人在这里对圣贤表示了大不恭。他说,自古以来的圣贤,都已变得默默无闻,非常寂寞,他们生受尊荣,死受冷落,只有善于饮酒的写诗人,死后才能留下盛名。诗人的愤懑情绪升华到如此程度,说明了他的叛逆精神和反抗情绪十分强烈,这是封建社会对人才压抑的结果。情发于衷,满纸不平,一语千钧,气度豪纵。

纤手香凝 2014-10-26 06:29
创作背景: -> $]`h"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诗人李白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本文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8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eRF'  
赏析 gd#j{yI/Xf  
《将进酒》题目的意思为“劝酒歌”,是汉乐府短箫饶歌旧题,多数写的是饮酒高歌之事,李白在此借古题“填之以申己意”。这首诗旧说是李白遭到诽谤离开长安后写的,时间大概是天宝十一年(752年)。后经今人考证,应该是开元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所作。当时李白正和友人岑勋在嵩山颍阳隐居的好友元丹丘家做客,三人经常登山宴饮。借助酒兴和诗意,李白以奔放的激情表现了自己蔑视世俗,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昂气概和对“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坚定信念。 dp&8:jy  
本诗以颇有气势的排比句开始。上句写大河的来势不可阻挡,去势不可回转。一来一回,有强烈的反复咏叹的味道。下句悲叹人生短促,但诗人在写法上别出心裁,用一句“高堂明镜悲白发”勾勒出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从而感叹时光易逝。另外,诗人将从年少到年老的人生过程比喻成“朝”“暮”之间的事,以此感叹人生的短暂。上句从空间的角度进行夸张,而下句则从时间的角度进行夸张。纵观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又有反衬。具体而言,以河水一去不复返比喻人生匆匆易逝,此为比意;以黄河的永恒奔腾衬托人生命的脆弱,此为反衬。从写作笔法上看,这个开篇虽悲壮,却具有震慑心魄的艺术力量。 " '# 18&N  
但下面两句却一转悲凉的情调,变得欢快起来:从“人生得意”到“杯莫停”,诗人的情绪渐渐高昂起来,诗情逐渐变得豪放洒脱。诗人认为应该尽情欢乐,生命才没有遗憾。而行乐必须有酒。该句的“金樽”、“对月”虽没有直接写酒,却将饮酒诗意化。虽然没有写如何痛饮,但“莫使金樽空对月”中的双重否定词,却使诗意更浓。从“人生得意须尽欢”一句,读者可以看出,诗人似乎主张及时行乐,但这并不代表诗人主张沉沦,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两句诗透出了诗人乐观、自信的品格。接下来,诗人描写了一场盛大的宴席。大家都整头地“烹羊宰牛”,非要喝个“三百杯”才罢休。而下面“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的一组短句,让人如闻诗人劝酒高声的同时,也使诗歌的节奏起了变化,生动别致。 osBwX.G'l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描写了酒逢知己之时,诗人要对友人高歌的情形。之后的八句就是诗人的歌中内容。在诗人看来,“钟鼓馔玉何足贵”,他还想“但愿长醉不复醒”。到此,诗人开始酒后吐真言,情绪也从豪放转到激愤。下面两句好像诗人在进行自我安慰,其实是通过说古人“寂寞”来说自身的“寂寞”。所以,他宁愿长醉不醒。接下来,诗人将“陈王”曹植作为“留其名”的“饮者”代表。虽然曹植的例子看似和政治无关,但其实包含着诗人内心因政治上受挫而产生的沉重忧愤。 \w;d4r8x  
刚刚袒露完心情,诗人又开始说酒,并且越来越狂妄,不仅要慷慨地散尽“千金”,甚至还要用“五花马”、“千金裘”来换美酒,且“呼儿”的语气十分之大。这里,诗人“不可一世”的情态,不仅表现出了他的“醉意”,也让读者看到了他真率的个性及与友人深厚的友情。之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在意犹未尽的诗情中又凸现诗人情感的奔流激荡。 ;F)j,Ywi)H  
本诗堪称千古佳作,起伏跌宕,非大手笔无法成就。

纤手香凝 2014-10-26 06:29
赏析二 }8joltf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MM+x}g.?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2N)siH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g/:lS4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并不就此消沉。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非常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应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 ef !@|2  
  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神来之笔。 {>x6SVF  
  “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以为“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诗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这里不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说富贵“不足贵”,乃出于愤慨。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诗人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所以说古人“寂寞”,也表现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愿长醉不醒了。这里,诗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了。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古来酒徒历历,而偏举“陈王”,这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是谢安之类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中,“陈王”与酒联系较多。这样写便有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再者,“陈王”曹植于丕、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亦激起诗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纸不平之气。此诗开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实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于此。 he/WqCZg  
  刚露一点深衷,又回到说酒了,而且看起来酒兴更高。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宾作主的任诞情态。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几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不办。 !xqy6%p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鑱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纤手香凝 2014-10-26 06:30
《望庐山瀑布》 Z4&,KrV  
【唐】李白 u ZzO$e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H K]-Q TEn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F!N D  
[注释] NU]+ {7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QWpKO7X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npsclvJ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dbZ;`s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S'gDCwq  
    疑:怀疑。 0.MD_s0)>  
    银河:晴夜所见环绕天空呈白色的云状光带,由大量恒星构成。 >g { w,  
    九天:天空,极言其高。古人以为天有九重,最高一层称九天。 b8QQS#q)V  
7? 1[sP M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dM "  
这两句是诗人的“神来之笔”,夸张而又自然,浪漫而又逼真——一道飞流从高空中直泻而下,我怀疑是天上的银河跌落到人间。前句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的景象写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陡峭,又显出水流之迅疾。后句想象奇特,惊人魂魄,“疑是”二字蕴藉深沉,明知不是,但写来更觉生动、逼真,新奇而又真实。诗句气势豪壮,雄奇瑰丽,给人以美的感受,是广为传诵的千古名句。 n8FmIoZ&`  
L6>;"]:f`  
[译文] "7G>  
    太阳照射香炉峰升起淡淡的紫烟, Q sXy(w#F  
 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悬挂在山的前面。 4@qHS0$  
 飞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 *VP-fyJp  
 令人怀疑那是银行倾落于九天。 [Dzd39aKr  
t\\oG H  
2、阳光照在香炉峰上,腾起一片紫色的雾烟,远远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挂在前面的壁川。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观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银河来自于九重之天。

纤手香凝 2014-10-26 06:30
[写作背景] %ZKP d8  
    天宝十五年,唐玄宗采纳了新任宰相房礯等人的建议,传下“制置”的诏旨,将四个儿子分置四方,对叛军造成分进合围的态势。不料太子李亨却在此诏命之前已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自行接了帝位登基,改年号为至德元年,尊奉玄宗为太上皇。玄宗得知虽心中不乐,但一来年岁已高,二来考虑到自己在位上引发了叛乱,心中内疚,面对既成的事实也就没有追究。然而永王李縕,正当盛年,身强力壮,雄心勃勃,对太子李亨擅自称帝,心存不满,便没有奉旨入蜀,反而移师江夏,继续扩充军队,召募人才,以便与肃宗李亨分庭抗礼。李白也因此不幸受骗,入其幕府,而后被捕下狱,终被流放夜郎。这是后话。且说李白此时因其妻思弟心切,欲上豫章看望弟弟,遂离开宣城,到距豫章很近的庐山隐居。庐山乃天下名山,景色秀丽无双,李白观察日九,爱之深切,写下不少诗篇赞美庐山美景。《望庐山瀑布》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QJS6i'k  
>ocDh~@aP  
[赏析] zp4aiMn1F  
    李白生平游历好多名山大川,他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一)等诗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头。这首诗可能就是他接近晚年的作品。《望庐山瀑布》共有两首,第一首是五言古体,这里选读的是第二首,为七言绝句。 q =,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烟,一般呈灰白色,这儿的烟怎么会是紫色的呢?因为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这样的风景多么美妙啊!香炉冒烟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 ,$H[DX  
    接着向下望到香炉峰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望庐山瀑布》第一首中有“挂流三百丈”的诗句,也是用“挂”来形容香炉峰瀑布的。 ;?q>F3 n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诗人在运用这个比喻时,不取“像”“似”之类的字,而用一个“疑”字,故意说它若真若假,却更强调了两者相似的逼真程度。 .eNeq C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有比喻,有夸张,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李白这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

为生歌唱 2014-10-27 09:38
登鹳雀楼——王之涣 |.ZYY(}  
cs-wqxTX[$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W27 h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s/\5-U7q  
|H .  
注释 8LPvb#9=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c[E "  
  2.白日:太阳。 6_&uYA<8pE  
  3.依:依傍。 VB}4#-dG?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y E; n. L  
  5.穷:尽,使达到极点。 f4mQDRlD  
  6.千里目:眼界宽阔。 -;1nv:7Z3  
  7.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l KdY!j"  
译文 yPn!1=-(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B$\,l.h E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Xr|['\'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u&E$(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j<ij]rsI  
赏析 T4c]VWtD  
  这首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KUE}^/%z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G:mMk/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0#/NZO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U!TSAg21P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E!s?amM4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R(1N]>  

为生歌唱 2014-10-28 08:27
     新嫁娘词——王建 Vm"{m/K0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mt x+C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I{8sLzA03S  
赏析 17C"@1n-  
  中唐人以白描叙日常生活,往往曲尽人情。朱庆余《闺意上张水部》写洞房花烛夜后的新嫁娘,令人过目不忘;王建《新嫁娘词》内容如朱之续,艺术上亦不相让。古时常言新媳妇难当,在于夫婿之上还有公婆。夫婿称心还不行,还得婆婆顺眼,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古代女子过门第三天(俗称“过三朝”),照例要下厨做菜,这习俗到清代还保持着,《儒林外史》二十七回:“南京的风俗,但凡新媳妇进门,三天就要到厨下去收拾一样菜,发个利市”。画眉入时固然重要,拿味合口则更为紧要。所以新媳妇总会有几分忐忑不安的。 o-}q|tD$<  
  “三日入厨下”直赋其事,同时也交待出新婚的特定程序。“洗手”本是操作中无关紧要的环节,写出来就有表现新妇慎重小心的功效——看来她是颇为内行,却分明有几分踌躇。原因很简单:“未谙姑(婆婆)食性”。考虑到姑食性的问题,颇见出新妇的精细。同样一道羹汤,兴许有说咸,有说淡。这里不仅有个客观好坏标准,还有个主观好恶标准。“知己不知彼”,是不能稳操胜券的。她需要参谋,还要考虑谁来参谋。夫婿么,十个男儿九粗心,他在回答母亲食性问题上,也许远不如对“画眉深浅”的问题来得那么叫人放心。而女儿才是最体贴娘亲的,女儿的习惯往往来自母亲的习惯,食性亦然。所以新嫁娘找准“小姑”。味”这东西,说不清而辨得出,不消问而只须请“尝”。小姑小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总未成年,还很稚气。她也许心想尝汤而末敢僭先的,所以新嫂子要“遣”而尝之。姑嫂之间,嫂是尊长。对夫婿要低声问,对小姑则可“遣”矣。情事各别,均应服从于规定情景。这两句切合人物的身份和特定的生活情境,写得细腻传神。 o8ERU($/  
  诗人写到“尝”字为止,以下的事情,就要由读者去补充了。这样反觉余味无穷,体裁的限制转化为表达的优长。由于诗人善于描写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心理,寥寥几笔便勾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慧黠的新嫁娘的形象,生活气息非常浓厚。

为生歌唱 2014-10-29 08:24
       相思——王维 W,D$=Bg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lq2!f6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vY5X2?tr,  
注释 `Lr I^9Z  
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_!K@( dl  
2、采撷:采摘。 32S5Ai@Cd"  
译文 &*\-4)Tf  
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 'CfM'f3uu  
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p JWZ:3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 Py! F  
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 Z /*X)mBuB  
赏析 N t-8[J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l7D1i~  
  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nd5(lY&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HX`>" ?{  
  “南国”(南方)即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7;2ZG~O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象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 vNn$dc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dBeZx1Dy  
aG x[?}=  

xjzjl 2014-10-29 08:33

为生歌唱 2014-10-31 09:24
    鹿柴——王维 +^tw@b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U6 :z M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u[?8D7Y  
zSM;N^X8?  
注解 (Tbw@BFk  
1、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5:6]ZFW  
2、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译文 =0gfGwD{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 - )brq3L  
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o9 g0fC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 |-! yKB  
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Im0#_ \  
赏析 *j/[5J0'M  
这是写景。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GDGE }  

登高的温石 2014-10-31 09:43
+~]:oj  
李清照——《一剪梅》 ")?NCun>  
红藕香残玉簟秋, A"W }l)+X  
"JBTsQDj!  
s"g"wh',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0s+pcqOd^  
Zyx92z9Y  
云中谁寄锦书来? _WeN\F~^  
cPL]WI0(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qL1 d-nH  
dX vp-oi  
花自飘零水自流。 kIlK"=  
du0]LiHV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Tu%0="ye  
:4'Fq;%C  
此情无计可消除, D/7hVwMw:  
JAA{5@ST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Ei & Z  
&8^ch,+pD  
赏析: KfkE'_ F  
      秋风起时,轻泛兰舟,悠悠碧水带走片片飘落的花瓣,去却带不走反复缠绵的寂寞伤离之情。 m=.}}DcSs  
      看是疏淡心事语句,其中却不知暗暗寄托了多少相思之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衷肠难解,欲语还休,其滋味沁入人心。

登高的温石 2014-10-31 09:44
李清照篇——《如梦令》 L^Q q[>  
昨夜雨疏风骤, rh%-va9  
PR i3=3oF  
浓睡不消残酒, H6Qb]H. C  
]Y%U5\$  
试问卷帘人, ujMics(  
xw5LPz;B  
却道海棠依旧。 M!nwcxB!  
leMcY6  
知否, -g`3;1EV^  
MV.$Ay  
知否, }?vVJm'  
0*-nVC1  
应是绿肥红瘦。 RxZ#`$F  
))z1T 8  
48  |u{  
n;+e(ob;;  
【注释】 XnCrxj  
Js( " H  
  绿肥:指枝叶茂盛。红瘦:谓花朵稀少。 ;?`l1:C5)  
?5yj</W  
【评解】 gY=Ry=w9  
SFdSA4D"  
这首小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词中着意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极尽传神之妙。 nL[ zXl  
W<"{d  
【集评】 us,1:@a)a  
{#Vck\&  
黄蓼园《寥园词选》:“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y!;PBsU%Sx  
胡云翼《宋词选》:李清照在北宋颠覆之前的词颇多饮酒、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种极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这首词在写作上以寥寥数语的对话,曲折地表达出主人公惜花的心情,写得那么传神。“绿肥红瘦”,用语简炼,又很形象化。 `4N{x.N  
《唐宋词百首详解》:这首词用寥寥数语,委婉地表达了女主人惜花的心情,委婉、活泼、平易、精炼,极尽传神之妙。

登高的温石 2014-10-31 09:45
李清照——[蝶恋花] x22:@Ot6  
AT6:&5_`  
永夜恹恹欢意少, Jfkdiyy"  
n$S`NNO{]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gxo! F}  
pPX~pPIj2  
为报今年春色好, QoVRZ$!p  
yavoGk  
花光月影宜相照。 5?()o}VjAO  
3-T}8VsiP  
随意杯盘虽草草, 9*lkx#  
5_}e?T&s  
     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Ui"<0[,  
%j*i=  
醉莫插花花莫笑, )f6:{ma  
l*+5WrOS  
可怜春似人将老。 _P]!J~$5  
ZJ7<!?6  
xQetAYP`  
|8s)kQ4$  
                  赏析: .{@aQ wN  
sivd@7r\Fa  
                  国破家亡,孤雁南栖,此等沉痛,之情纵是花光月影春色 mGK-&|gq  
5v uB87`  
                  怡人也是排解不了。日日梦回故都,醒来时南方的月色满窗, qXQ/M]  
k;?Oi? ]  
                  只是梦而已!醉后泪眼看花,花尚有人怜惜,而人的悲却无人能 \f AL:mJ  
Z_F}Y2-w9  
                  解,空将青春美景断送于长夜,故人、家园之梦中。

登高的温石 2014-10-31 09:46
李清照——《点绛唇》 +- B`Fya  
nvdo|5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A,2dK}\>  
{#c* *' 4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UI,i2<&  
*Ugtg9j  
见有人来,袜剗金钗溜。 22<T.c  
u?>]C6$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v\UwL-4[  
vj23j[!|  
|4F 3Gu  
kK]^q| vb6  
                  赏析: {D(_"  
d5x>kO'[l  
'xC83}!k  
:gNTQZR  
                  最是一回眸间,有无尽娇羞、无尽可人之态。倚门偷觑,眼波 {Va "o~io  
$YyN-C  
                  流动,心理微妙却要借梅子的清香去掩饰,女儿家的心思比这青青 3/w) mY-o  
> WsRCBA  
                  梅子还要耐人寻味。一个动作,少女情态已是纤毫毕现。

登高的温石 2014-10-31 09:47
李清照——《渔家傲》 %qM3IVPK)q  
sZ,mRT  
雪里已知春信至, +foyPj!%  
P K]$D[a0  
寒梅点缀琼枝腻。 _(q|W3  
N1LZXXY{  
香脸半开娇旖旎, C9 8 Ks  
G\?q{  
       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ZN:~etd  
ET&Q}UOE  
造化可能偏有意, ^:0e pj7  
<u"h'e/oW_  
故教明月玲珑地。 U1>VKP;5Nn  
e(^\0=u<  
共赏金樽沉绿蚁, '~1uJ0H  
Q6?}/p  
       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e3[m  
_TRO2p0  
         米酒初熟时,上有渣浮如蚁。 c==` r C  
6L~tUe.G  
                        赏析: |Q'l&Gt6  
@Ik@1  
                      溶溶月色皑皑雪,疏影横斜,傲然绽放,一片冰清玉洁的背景 4}~zVT0'~  
}/%(7Ff{  
                  之中,梅花的一缕芳魂更衬得孤傲卓绝。人在梅影下痛饮,有暗香 ^}-(8~_en  
-}Jf4k#G  
                  浮动,酒石酸醉人耶?梅醉人耶? 6tE<`"P!  
=/k*w#j  
                  此花不与群花比,是爱极之语。而人的才气品格却可与此花斗 O!b >  
COx<X\  
                  艳,譬若易安。

登高的温石 2014-10-31 09:51
李清照——《声声慢》 0$n0f u  
B@,L83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 &DMKZMj<Q*  
DO!?]"  
                凄凄惨惨戚戚。 31n5n  
S=^a''bg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S)@95pb  
M. Fu>Xi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P8JN m"C  
0@9.h{s@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uM8YY[b  
*S).@j\{W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BVx: JiA  
%C]K`=vI-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Q pqbp 8  
[8k7-}[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rKDMIECrm  
2Et7o/\<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k-LB %\p  
Tm8c:S^uq)  
!!=%ty  
):. +u=  
                   赏析: S.9ki<   
qp-/S^%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点点滴滴,叠字精妙 #-9;Hn4x  
,3k"J4|d  
                   到无法可想,唯有吟哦而已。 8 0>qqz  
e ,_b  
                    以奇横字浅俗语,写尽万种情思。   glk_ *x  
W*q[f!@  

为生歌唱 2014-11-03 08:57
竹里馆——王维 {]\Q UXH  
=TDK$Ek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Bf Lh%XC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qY24Y   
I9ga8mG4-'  
注释 XD5z+/F<"0  
  ①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十三。这是《辋川集》20首中的第17首。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lE+v@Kb:  
  ⑴幽篁(huá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幽深的竹林。 6#+&_ #9  
  ⑵啸(xiào):长声呼啸。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V%^F  
  ⑶深林:指“幽篁”。 4#?Ox vH  
  ⑷相照:与“独坐”对应。译文 !b"#`O%`  
  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E%M~:JuKd?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赏析 3_Su5~^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JLsy|}>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Oq$3QGsV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为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vj I>TIy  
   可以想见,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Vwp fkD`  
   先看前两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篁,竹林也;啸,撮口作声也。诗人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但琴声似乎不足以宣泄郁抑之情,所以长啸一声。这里借用了一个典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载:“阮步兵啸,闻数百步。”阮步兵即阮籍,他是汉魏时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和嵇康等人对当时的封建礼教不满,对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不满,时常集于竹林咏怀言志。阮籍在竹林长啸,声闻数百步,也由此传为美谈。日本汉诗学者前野直彬、石川忠久精细地指出:这首诗的前两句,暗用了魏晋之际诗人阮籍闻“苏门之啸”的故事和阮籍《咏怀诗》中的“起坐弹鸣琴”句意。并指出:诗人王维独坐幽篁里悠然弹琴,自得其乐,也很像陶潜。只不过陶潜弹的是无弦琴,而王维弹的则是有弦琴。王维居竹林之中,效阮籍长啸,以阮籍自比,表现自己对权奸的不满。竹之品格,叶如箭指,质如坚石,干可断而不可改其直,身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诗人独坐幽竹之中,是表示自己具有翠竹一样的气节的。 [@OXvdTV  
   再看后两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进一步渲染那种孤寂的情绪和气氛的。明月相照,不仅点明坐得久,坐到明月东上,更主要的是想表明惟有天上明月是知己。明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它独自放射光辉于青天碧海之中,也像诗人一样。所以王维引以为知心的“朋友”。这样写,对描写自然景物也有好处。深林幽篁使人有暗绿色的联想,有寂寞沉郁的感觉,画面是暗淡的,现在忽然“明月来相照”,使幽暗的竹林,洒上一层银白的色彩,这种变化似乎增添了一股生气,一层诗意,孤寂之感一扫而光,竹林、明月、诗人都融化到静穆和谐的夜色之中了。   这短短的只有二十个字的诗,有景有情(幽静之景、幽独之情)、有声有色(琴啸之声、林月之色)、有静有动(独坐弹啸)、有实有虚(前两句实写其景,后两句虚写其情),对立统一,相映成趣。读这首诗,就仿佛是欣赏一幅立体而富于变化的人物风景画,这诗情画意,实为作者之高手妙作。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hefpqpi  
#\G{2\R  

为生歌唱 2014-11-04 08:26
山中送别——王维 =GpO }t">  
a;eV&~  
山中相送罢, Kc=&jCn  
日暮掩柴扉。 ~y+QL{P4~  
春草明年绿, %C%~f {4  
王孙归不归? T`{W$ 4XS  
uj$b/I>.'  
注释 ,TTt<&c  
  ⑴掩:关闭。  ⑵柴扉:柴门。  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译文 r >:7)p!|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8|A*N< h  
  明年春草再绿的时候,  您能不能回来呢?  思想感情:怀念友人、盼望友人快快回来的思想感情。 O2E6F^.pYw  
鉴赏 8CxC`*L(  
  这首《山中送别》,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I U/HYBJH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1(`>9t02/?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U:eahK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d1H]f<M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v\#69J5.>)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 3 tMFJ ;*`  

xinyanjunlan 2014-11-04 08:47
诗品!

为生歌唱 2014-11-05 08:19
问刘十九——白居易 " 1YARGu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V.kU FTCvf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u>j:8lhtV  
x68$?CD  
注解 sm-RpZ&|  
1、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Y 9 *r L  
2、醅:没有过滤的酒。译文 d-g&TSGd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 2H8,&lY.p  
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xX`P-h>V`c  
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 (eI'%1kS<  
能否共饮一杯否?老兄!赏析 N3Ub|$}q  
意在描写雪天邀友小饮御寒,促膝夜话。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遂成妙章。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细细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mh>)N"  

为生歌唱 2014-11-06 08:15
哥舒歌——西鄙人 ZYoWz(  
 q&0Jl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A>1L@N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ZS}P  
注解 le%_[/_I|  
1、窥:窃伺。 PuAcsYQhN  
2、临洮:今甘肃泯县,秦筑长城西起于此。译文 \+mc   
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高高; H d6g0  
哥舒翰勇猛守边夜带宝刀。 QfJ?'*  
吐蕃族至今牧马只能远望; a!}.l< )  
他们再不敢南来越过临洮。赏析 m]J Z@  
这是西域边境人民歌颂哥舒翰战功的。诗以北斗起兴,喻哥舒翰的功高;以胡人“至今”“不敢”南下牧马,喻哥舒翰功劳的影响深远。全诗内容平淡素雅,音节铿锵和顺,既有民歌的自然流畅,又不失五言诗的典雅逸秀。所以,沈德潜说:“与《敕勒歌》同是天籁,不可以工拙求之。”然而,即使以工拙求之之,难道就失其俊美感人吗? t%<nS=u  

为生歌唱 2014-11-07 08:16
静夜思——李白 \3(d$_:b  
s4bLL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T_O\L[]p*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注解 MV5'&" ,oB  
1、举:抬。 QT/ TZ:  
译文 ++-\^'&1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 0n+Wv @/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U@dztX@u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 r# 5))q-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3Xaw  
赏析 ,{A-<=6t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I~EQuQ>=  

为生歌唱 2014-11-10 08:20
怨情——李白 #L.fGTb  
%zQME6WELz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t \:@-tQ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9gyHQ~  
Fxy-_%a  
注释 g5/%}8[- 2  
1、深坐句:写失望时的表情。 |*"uj  
    颦蛾眉:皱眉。译文 u1O?`  
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 E~]8>U?V  
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Humy DD6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 ^EE 3E'  
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Y[9x\6 _E  
赏析 7Xm7{`jH  
这是写弃妇怨情的。若说它有所寄托,亦无不可。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闺人幽怨的情态。着重于“怨”字落笔。“怨”而坐待,“怨”而皱眉,“怨”而落泪,“怨”而生恨,层层深化主题。至于怨谁?恨谁?作者铺下了无限的空地,解诗人可以自解。 .asHFT7]9  

为生歌唱 2014-11-11 08:25
登乐游原——李商隐 ?J,hv'L]  
&yv%"BPV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XIjol(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yPa9Ug(V  
注解 Ia$&SS)K  
1、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g4 _DEBh  
2、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rl"  
译文 703=.xj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 i /R8Gb  
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O`U&0lKi'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 f m. -*`ax  
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M0DdrL/ L  
赏析 &mDKpYrB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首二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适”。后二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和满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句,素来人们多解为“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今人周汝昌认为:“只是”二句,“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这种看法,虽有新意,却不合诗人的身世,也不合诗人当时的情绪。 \[oU7r}?/V  

为生歌唱 2014-11-12 08:03
听筝——李端 H[ocIw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di}YHMTx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aa`Y0Ws],  
注释 q[1:h  
1、金粟柱: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Q^4j  
译文 !r$?66q/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 Z{7lyEzBg  
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AK;%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 g2.%x \d  
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6T0E'kv S  
赏析 7$'%*|C.  
“听筝”应是听奏筝有感。但从题意看似乎应作“鸣筝”来得有味,来得生动。描摹了一位弹筝美女,为博取青睐而故出差错的情态。透视心理状态,洞察入微,描写细腻婉曲,十分传神。 $w`QQ^\  

为生歌唱 2014-11-13 08:35
渡汉江—李频 R:kNAtK  
注解 Y15KaoK?  
1、岭外:大庾岭之外,就是广东。 E6|!G  
译文 > tX n9'S  
久在岭南居住,家乡音讯全无; Fy5xIRyI\F  
经历一个寒冬,又到立春时候。 ?I&ha-."  
距离家乡越近,心中越发不安; KB!.N[!v  
遇人不敢相问,唯恐消息不祥。 $/5<f<%u&)  
赏析 +ia  F$  
  这是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写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环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为生歌唱 2014-11-14 10:28
八阵图——杜甫 m{Jo'*%8f  
y^_ 'g2H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nbS{Q]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H[?~u+  
注解 ja *k\w{U'  
1、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tJo,^fdfv  
2、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zd AqGQfc  
3、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W5 T?Sl  
4、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2f ]CnD0$  
译文 tmiRv.Mhn<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 "I?sz)pxG  
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1XQJ#J1/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 ]8KAat~J  
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x nWCio>M  
赏析 @gc lks/M  
这是一首咏怀。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oomB/"Z  

为生歌唱 2014-11-17 08:32
HB yk 1  
宿建德江——孟浩然 K[Bq,nPo  
@54, I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X~t]qT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XH&Fn+  
注解 [?VYxX@  
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 ;xaOv e;9  
2、移舟:靠岸。 FLdO  
3、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ve86 POY  
译文 L8n1p5 gx3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 FDM& rQ  
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7q?u`3l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 j J6Yz  
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vUl5%r2O4  
赏析 J8I_tF6  
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4//%Ll/  
g9(zJ  

为生歌唱 2014-11-18 08:37
春晓——孟浩然 MJ'|$ b}  
G4->7n N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m;DY v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l^4[;%*f#l  
注释 k.? aq  
1、春晓:春天的旱晨。 wOQ-sp0q0  
译文 z)"7qqA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dO.?S89L  
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cY?< W/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 Qx CZ<|  
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CL%?K<um  
赏析 /'?Fz*b  
这是一首惜春,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悠远深沉,韵味无穷。可以说是五言绝句中的一粒蓝宝石,传之千古,光彩照人。 6+"P$Ed#i  

为生歌唱 2014-11-19 08:38
春怨——金昌绪 G%~=hEK0  
.kh%66: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B$qmXA)ze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iad u  
注释 .E:[ \H"  
1、辽西:东北辽宁省等地。 bHE'R!*  
译文 z52T"uW  
快赶走树上的黄莺, $+P9@Q$  
别让它在枝头长啼; \7z&iGe!  
啼声会惊破我好梦…… Zy^mSI4i  
害我梦不到那辽西。 *A}QBZ  
赏析 2Cn^<(F^4I  
这是春闺望夫。正面似写儿女情,实则却写征妇怨。诗意连绵,环环相扣。首句写“打起黄莺”,次句写“打起”的原因是“莫教啼”,三句写“莫教啼”的目的是不使其“惊妾梦”,四句又写“妾梦”是到辽西会见丈夫的。如此连绵反复,句句相承,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读来余音满口,韵味无穷。

为生歌唱 2014-11-20 08:18
'SF+P)Kmz  
江雪——柳宗元 |eL&hwqzG  
FSv')`}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a6=mE?JTB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Vr/UbgucJ  
注解 JPL8fX-w  
1、踪:脚迹。 lQQXV5NV  
2、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X.<_TBos|  
译文 b2c% 0C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 Ry*NR P;  
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GkTM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 OD<0,r0f,  
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tdg.vYMDPC  
赏析 W Da;wt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I7b(fc-r  
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ZeMY:x  
)}L*8 LV  

为生歌唱 2014-11-24 08:13
终南望余雪——祖咏 7?j$Lwt  
;hR!j!3}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e'aKI]>a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0>wm@qCQ  
注释 WL-+;h@VQ  
1、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  fm\ H  
2、林表:林梢。 VpSk.WY/ e  
3、霁色:雨后的阳光。 }CZ,WJz=  
译文 UN_f2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 Gx fw!aF~  
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TN3, \qgV  
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 c.jq?Q k  
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 8}h ^Frh  
赏析 ?^P#P0  
据《唐纪事》卷二十记载,这是作者在长安的应试诗。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俏丽。 Yf Udpa0  

为生歌唱 2014-11-25 08:06
宫词·故国三千里——张祜 hk4f)z  
3=~"<f l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ep<A d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vai.",b=n6  
赏析 7 t` <`BY^  
  一般以绝句体裁写的篇幅短小的宫怨,总是只揭开生活画图的一角,让读者从一个片断场景看到宫人悲惨的一生;同时往往写得委婉含蓄,一些内容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去玩味。这首诗却与众不同。它展示的是一幅生活全图,而且是直叙其事,直写其情。  x-+[gNc 6  
  诗总共只有二十个字。作者在前半首里,以举重若轻、驭繁如简的笔力,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在短短十个字中。首句“故国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次句“深宫二十年”,是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把诗中女主角的千愁万恨一下子集中地显示了出来,而且是加一倍、进一层地表达了她的愁恨。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来已经够悲惨了,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岁月已有二十年之长,这就使读者感到其命运更加悲惨,其身世更可同情。与这两句诗相似的有柳宗元《别舍弟宗一》诗中“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一联,也是以距离的遥远、时间的久长来表明去国投荒的分外可悲。这都是以加一倍、进一层的写法来增加诗句的重量和深度。  vFY/o,b \  
  后半首诗转入写怨情,以一声悲歌、双泪齐落的事实,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诗中人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这后两句诗也以强烈取胜,不以含蓄见长。过去一些诗论家有诗贵含蓄、忌直贵曲的说法,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应当说,一首诗或曲或直,或含蓄或强烈,要服从它的内容。这首诗的前半首已经把诗中人的处境之悲惨写到了极点,为逼出怨情蓄足了力量,因而在下半首中就势必让诗中人的怨情喷薄而出、一泻为快了。这样才能使整首诗显得强烈有力,更能收到打动读者的艺术效果。这里,特别值得拈出的一点是:有些宫怨诗把宫人产生怨情的原因写成是由于见不到皇帝或失宠于皇帝,那是不可取的;这首诗反其道而行之,它所写的怨情是在“君前”、在诗中人的歌舞受到皇帝赏识的时候迸发出来的。这个怨情,联系前两句看,决不是由于不得进见或失宠,而是对被夺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抗议,正是刘皂在一首《长门怨》中所说,“不是思君是恨君”。  pW O-YZ#+  
  这首诗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四句诗中,前三句都是没有谓语的名词句。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指出,诗句中“实字多,则意简而句健”,而他所举的“皆用实字”的例句,就是名词句。这首诗之所以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力,与运用这种特殊的诗句结构有关。另一特点是: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目字。而数字在诗歌中往往有其特殊作用,它能把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表达得更清晰,更准确,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诗句特别精炼有力。这首诗的这两个艺术形式上的特点,与它的内容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与张祜同时的诗人杜牧非常欣赏这首诗,在一首酬张祜的诗中有“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句。这说明,张祜的这首诗道出了宫人的辛酸,讲出了宫人要讲的话,当时传入宫中,曾为宫人广泛歌唱。 =Xzqp,  

为生歌唱 2014-11-26 08:06
寻隐者不遇—贾岛 |o~<Ti6]  
"T5?<c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ns/~5xa: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V[,/Hw~d%  
注释 WpC@ nz?  
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3P Twpq1  
译文 0K7]<\)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pVn 6>\xa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f]"][!e!,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USu/Y29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FZL>  
赏析 8h9t8?  
这是一首问答,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a*&P>Lwe7&  

为生歌唱 2014-11-27 08:08
送崔九——裴迪 d+~c$(M)  
VBR@f<2L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5#P?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Ts;Hy6Q  
注解 < 'op  
1、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 ;&e5.K+.Z  
译文 VuFM jY  
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 LfyycC2E  
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gwQL9 UYx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 lJoMJS;S]}  
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J^@TgqL^  
赏析 |DfYH~@(  
这是一首劝勉,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语言虽浅白,含意却颇为深远。 ,^O**k9F  

为生歌唱 2014-11-28 08:11
送灵澈—刘长卿 is{I5IR\/  
Gh0H) q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xRja(d6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3O%[k<S\VO  
注释 liFNJd`|o+  
1、杳杳:深远貌。 : Ey  
2、荷:负。 Nt67Ye3;  
译文 = sedkrM  
在苍翠的竹林寺院中, 4nkH0dJQ  
远远传来深沉的晚钟。 k='sI^lF  
他身背斗笠披着晚霞, {. SN  
独自归向青山最深重。 e%x$Cb:znn  
赏析 0 sVCTJ@  
这首小诗,是写诗人送名诗僧灵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诗的意境清晰,画面秀美,人物动人。诗人即景生情,构思精湛。先写寺院传来暮钟声声,勾起人的思绪,再写灵澈归去,诗人目送。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真挚情谊。诗一反送别感伤之态,而富于清淡雅气,成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之一。 zm2&\8J  

为生歌唱 2014-12-01 12:01
听弹琴—刘长卿 ] =b?^'  
:Y y+%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al= Dy60|z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bj(U?$  
注释 eJE?H]  
  ⑴泠(líng)泠:清凉、凄清的样子。此处指清越的琴声。  ⑵松风: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琴曲中《风入松》的调名。 2f`u?T  
译文 gm8L 5c V  
  七弦琴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静静地听着风吹入松林的凄清的声音。  即使我是那么喜爱这古老的曲调,但现在的人们大多已经不再弹唱了。 s['F?GWg  
赏析 JO5~Vj_"  
  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为“听弹琴”。从诗中“静听”二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幽清肃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用意甚妙。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变革的背景。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毕竟成了“古调”,已经没有几个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谓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是很对的。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他的集中有《幽琴》(《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诗曰:“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其中四句就是这首听琴绝句。“所贵知音难”也正是诗的题旨之所在。“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咏听琴,只不过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 ]eb9Fq:N7  

为生歌唱 2014-12-04 08:23
玉台体——权德舆 N<Rb<p%  
/4 RKA!W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n5 @H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s \#kqw\x  
注解 Z i$a6  
1、子:长脚蜘蛛,也作喜子。 *Au4q<   
2、铅华:指粉。 ;M8N%  
3、莫是:莫不是。 ]jG%<j9A  
译文 W5$jIQ}Bw  
昨晚我裙带忽然松弛解开, Z4} Yw{=f  
早晨又看见子双双飞来。 Y[$[0  
要赶紧描眉擦粉梳妆打扮, RmO-".$yt  
莫非是我的丈夫快要回来。 1>b kVA  
赏析 W>dS@;E  
这是一首描写妇女盼望丈夫回还的。开头以“裙带解”、“子飞”即征兆喜事的习俗进入题意,三句以梳妆打扮,点出内心的喜悦,结句和盘托出主题。感情真挚,朴素含蓄,语俗而不伤雅,情乐又不淫靡。 4a>z]&s  

为生歌唱 2014-12-05 08:38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  }(  
z|}Anc[\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eL^,-3JA(]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EU ThH.  
注解 =w".B[r  
1、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Ht[kO  
2、楚山:古时吴、楚两地相接,镇江一带也称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 8l>/ZZ.NXi  
译文 L GK0V!W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g Gg8O? Z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Z!-k(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rb)Y;WQt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J\_tigd   
赏析 (o{QSk\  
这是一首送别。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VyCBJK  

为生歌唱 2014-12-08 08:26
闺怨——王昌龄 $]\N/}1v  
]5x N^7_!j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KmEm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7\JRHw  
注解 p}R)qz-=5U  
1、凝妆:盛妆。 }pPxN@X  
2、悔教:悔使。 H h$D:ZO  
译文 | g> K$m^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 [@#P3g\:>W  
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K'kk n,h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 :b^tu 8E  
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I^nD^t>Y  
赏析 R2x(8k"LPU  
这是闺怨、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NJs )2  


查看完整版本: [-- 【中企互动】事评——今日诗词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7.5 SP3 Code © 2003-09 PHPWind
Time 0.026740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