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2017年第12期有一说一组稿】“老油条”员工总是独享“特权”,病根何在? --]

中国企业员工互动论坛 -> 【探索】有一说一 -> 【2017年第12期有一说一组稿】“老油条”员工总是独享“特权”,病根何在?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连利英 2017-11-06 15:46

【2017年第12期有一说一组稿】“老油条”员工总是独享“特权”,病根何在?

        由头:山西一家企业员工景云反映,他的一位同事每个星期总要以各种理由少上一天班,但是他们科长每次只要一扣他工资,分管领导就要找科长谈话,总要以各种说不通的理由让把扣掉的工资补齐。最后,这个“老油条”对于科长分配的工作,直接表态:“什么活都别让我干。”而且真的连基本的每天擦桌子、拖地这些能力所能及的事都不干了。科长只能将他的工作分给其他老实科员。同事们不敢举报,也不想得罪人。久而久之,有的人被无端增加的工作量压垮了,自己的分内工作质量保证不了,反倒成了批评处罚的对象,可为了生活不得不“忍辱负重”坚持;有的人不愿在这种不和谐的环境里工作,托人找关系要求换个部门;有的人干脆也找了个“靠山”,加入到了“老油条”的行列。
    不可否认,我们身边总是存在一些“老油条”员工,他们经常迟到早退,领导分配的工作,总要想办法推到别人头上,活不多干、工资不少拿,但在严重影响工作氛围的同时,这些“老油条”依然能独享“特权”,我行我素。对于这种“老油条”员工,员工们怨声载道,管理人员也挠头。大家认为,“老油条”员工的病根有三,一是领导作风问题,上梁不正下梁歪;二是制度不健全、不科学,让“老油条”有空可钻;三是“老油条”自身素质有问题,需要强化教育引导。您认为“老油条”员工病根何在?请各抒己见。
        注意:1、直接跟帖,字数200字左右。
                    2、11月22日截稿。

为生歌唱 2017-11-06 16:02
如果一个部门存在“老油条”员工,很明显就是这个单位的领导工作作风存在问题,要知道每个企业都有很详细、很严格的规章制度,不可能针对某人制定相应的制度,那么执行中出现问题,就是领导的主观意识导致的,因为有领导给说情,给免责,所以才会让“老油条”越来越有恃无恐。为何领导会对“老油条”网开一面,可以查查是不是沾亲带故,是不是曾经收礼受贿。“老油条”员工的养成,与自身的素质自然有些关联,但最主要的就是领导的作风有问题,这个问题不除,只会让矛盾越来越激化,最后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敬业心 2017-11-06 16:10
都是过火惹得祸

羊君 2017-11-06 17:23
    企业里“老油条”员工的存在,正说明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句名言。“老油条”员工他们仗着自己资历较深或年龄较大便敢与普通管理者叫板,他们认为只要和大领导关系好,就可以为所欲为,对一般员工是爱理不理,他们中可能有曾经为公司创造过价值,没有得到自己希望的回报,从而纵容自己得过且过;他们或者是有“背景”的,工作不思进取,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谁也管不了自己;再有就是“破罐子破摔”的主了,反正也这样了,大不了找领导闹,让领导最后不了了之。
    要说“老油条”员工他们的骄横倦怠不仅让管理者头疼,也让别的员工反感。造成这种情况既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有领导关乎面子的问题,认为事情闹大了影响不好,能让他不往上闹就行,只有对自己的“位置”不影响,稀里糊涂最好。
    如何有效的治理“老油条”员工,强化管理是当务之急,再对症下药,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的同时,斩断“靠山”这个不利于管理的链条,从而杜绝“老油条”员工生存的土壤。


爱好作为 2017-11-06 20:25
                                                     根治“老油条”还需下猛药
  “老油条”不是与生俱来的,其病根在管理不严,措施不力。一方面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比如:有单位和部门的领导本身就存在问题,在下属面前说话办事自然就硬不起来。
        最近听一位班长吐槽:说班里有些员工不听话,安排他们工作时,不是磨洋工,就是直接拒绝不干。无奈之下,班里大小事情样样都要班长操心,或是要班长到现,这样班里的工作才能干起来。于是,班长说他也不想干了。因为这样的工作方式不仅感到体力消耗太大,而且其身心也极度疲惫。
           然,据知情人了解,这位班长不仅在经济上有自私自利思想,而且在说话方式方法、班组管理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缺陷。用句简单话说,就是情商不高,所以才沦落到如此地步。基于这种管理模式下,才催生出班里许多不干实事的“老油条”。
        另一方面是,管理者本身就存在软弱无能现象。比如,对难说话的刺头能让就让,不敢动真碰硬。买柿子专捡软的捏,最终也滋生出“老油条”。笔者认为,根治“老油条”还需下猛药。首先管理者要身正不怕影子斜。具体来说,管理者无论在经济利益分配上,还是工作安排中,都力求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要留有把柄让别人说闲话。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奖勤罚懒的考核措施。  要知道,我们每天上班就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不好好干事,不为企业付出,企业又拿什么来回报你呢?如果任由大锅饭和平均主义肆意蔓延,那么就是对那些脚踏实地干工作的人不公。因此,我们的管理者在考量员工工作时,就是要那些乐于奉献,勤于工作的人名利双收,有盼头、有干头。
       所以说,企业既要有奖勤罚懒的考核措施,也要有执行到位的力度。规则是对事不对人,谁若是触犯了规则,那么谁就在规则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我想,唯有这样,“老油条”病症才能得以根除。



蒋昌明 2017-11-07 13:31
    我国有句老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 然而纵观现实似乎还有另一种现象,那就是“上梁不硬下梁歪”。比如这位“老油条”少上班,科长扣他工资,分管领导就要“干预”。 由于“上梁”们的不正与不硬,使得“下梁”们在歪道上越走越远,成为“老油条”, 有的还总是独享“特权”。
    笔者认为,一个人的正不正,“内因”是主要的,但在一定时候,比如“下梁”在违反劳动纪律之时,“上梁”的管理监督,批评帮助,严肃处理这一“外因”则是十分重要的,比之于职能部门、广大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其作用往往要大得多,因为,“不怕群众千句骂,就怕领导一声吼”。已成为某些“老油条” 们的心理定势。当然,“打铁先要自身硬”。“上梁” 要使自己在“下梁” 面前能正得起、硬得起来,首先要自己正。倘苦自己就不“正”, 甚至害怕,“拔出萝卜带出泥”、“严肃处理”之类的“硬”话只能是空喊一气,装点门面而已(蒋昌明)

远村 2017-11-07 14:57
                                                             要拿掉“老油条”的保护伞
                                                       中建七局总承包公司  李嘉佳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景云的那位“老油条”的同事不乏其人,但这类人群众基础都很差。要刷掉这“老油条”的“油”,其科室负责人或班组长就要重实情、听民意,尤其要不唯上且不畏上,就是某些领导替“老油条”开脱、说情也不为所动,按制度办事。主管领导若敢以此给人“穿小鞋”,那秉公办事的科室负责人或班组长们还可以联合众多员工,向上级党组织或工会反映其给“老油条”当保护伞的官僚行为。请坚信,当今正风肃纪时代,不正之风是难以肆虐的。

初卫平 2017-11-07 19:45
   类似景云那样的“老油条”,在工作中独断专横,专横跋扈,请问,这到底是谁给他的权利?他又能怎么和领导搞好关系的?难道领导都看他的眼色行事吗?这样下去怎么能搞好生产,广大职工怎么能不反对呢?
   以笔者看,这样的“老油条”都有一定的关系和背景,相信谁也管不了他,领导在安排工作时担心惹火上身,这时间一长,也就听之任之了。对待这样的“老油条”,笔者认为领导要从自身查找原因,自己是否走的正,站的直?哪些因素被“老油田”巧妙地利用了,自己怎么解开这个“疙瘩”,总之,有哪些隐私和不为人告知的秘密被“老油条”知道了,导致自己在工作中施展不开手脚。
    笔者认为怕什么怕,有什么好怕的,堂堂男子汉,有错误自己主动向上级交代,争取宽大处理,没有错误就要大胆管理,坚决不能让“老油条”捆住自己的双手。
   身为企业领导扪心自问的是,你这样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了吗?你又怎么来管理其他职工?怎么让职工认可你呢?

wcfyyq666 2017-11-08 19:06
在一些国企,老油条职工产生和长期生存,归根到底就是企业的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问题。而在管理严格的国有或私营企业,一项管理制度的出台,是绝对没有给讲人情、走后门、托关系留有缝隙。管理制度面前必须人人遵守,必须人人去执行和落实。像山西这家企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关键是一些领导把制度当成了自己特权,而和领导有关系的职工就能够享受这种特权。久而久之,在企业也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隐形制度。让“老油条”职工有了生存的土壤,营造了不和谐的工作氛围,给一些素质差的职工树立了榜样。长此以往,企业“老油条”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难。要彻底根治之一弊端,就要严抓领导干部在制度上的一碗水端平,公平公正的落实规章制度,让“老油条”意识者无可乘之机。只有这样,企业才有活力,才能留得住人才。(杨玉清)

仓下 2017-11-09 03:46
[attachment=425143]

       “老油条”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员工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弊病。一般表现为“八面玲珑、见风使舵、见便宜就粘、见活儿就躲”。这类人对职场的明规则和潜规则都烂熟于心并善于钻营,依仗老资格或与上级领导不正当的私交为自己谋取私利,这类人人数虽然不多但危害性极大。像景云反映的这位“老油条”找理由缺勤、顶撞主管科长、不干任何工作,已然成了单位的害群之马。之所以如此嚣张明摆着就是有分管领导撑腰,究其原因难脱“跑送”之嫌,这情况在目前淑风良纪的大环境下无异于玩火。现在国企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到2020年,将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老油条”如果不在工作绩效上亮出真本领,无论有谁“罩着”怕也会饭碗难保了。

hhhtlm 2017-11-10 07:52
一是企业内部工作氛围不友善,存在坏的典型。有的干部,干部亲属,亲信,对自身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放任自流,起到了一个坏的示范作用,上行下效。
二是部门领导做不到打铁自身硬,工作推过揽功,挑肥拣瘦,自身工作习气,工作能力,工作方法成问题,没有足够的表率,足够的威信。
三是老员工自身素质与现实环境不相符。老员工也是从新员工过来的。一个年轻人工作十几年二十几年非但没有成长起来,还变成了老油条。说明自身长期以来缺乏一个系统的学习提高自我修炼,缺乏自我约束。自己的素质能力没有跟上新环境,新岗位要求的情况。

呼和浩特输油气分公司 李文

张丽 2017-11-10 17:13
没人愿做”老油条”
不可否认,几乎每个单位都有那么几个”老油条”在混日子,但又有几个人是一开始就是不招人待见的“老油条”呢。
老话说:“不受煎熬,成熟不了;总受煎熬,变成老油条”。那些人们眼中的“老油条”也曾满腔热血的努力过,也曾积极的为企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才智和力量。可他们渐渐的发现,那些无论在资历、技术、业务能力及工作经验方面都不如他的人,不知什么原因,都有了“更上一层楼”的发展,唯有他们还在原地不动的努力着。时间久了,那颗“付出就有回报”的心凉了,满腔“我与企业同行”的血冷了,在面对升职无望、自己无钱的情况下,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在企业里熬油、混日子。

宝石花的心 2017-11-10 17:26

我认为,老员工蜕变为“老油条”,虽然有自身素质的原因,但很大一方面是公司管理层面的缺失造成的。毕竟好的制度和企业文化会让一个人努力向上,最后有所作为,反之则会毁掉一个优秀人才。
首先,考核不客观,许多公司对员工的考核往往取决于领导的主观随意,领导凭个人喜好说好就好,这就难免会有失公允,甚至出现鞭打快牛的现象。久而久之,感到不公平的老员工,就变成得牢骚满腹的“老油条”。
其次,激励不到位,公司的奖励与员工的期待值相距甚远或是根本没有。反正干不干都一样,吃那么多苦,也没比别人多出什么来,心灰意冷就会产生好逸恶劳,消极怠工的“老油条”。
再次,机制不健全,管理规定、岗位规范虽然有,但不完整,没有明确的分解到位,部分老员工看到公司混乱不堪,觉得毫无希望,同时也发现在公司混日子有机可乘,因此越来越多的得过且过混日子的“老油条”就会出现。

李红兵1 2017-11-13 06:28
病根在于领导要长期关心,多沟通。

李红兵1 2017-11-13 06:29
多关心,多交流,多跟踪。

橄榄树 2017-11-14 09:03
面对“老油条”管理者要有“赶考”的意识
在职场中,会有形形色色的人,这其中也包括‘老油条’员工。我在企业做管理工作多年,做部门负责人和副总经理也多年,如文中的“老油条”员工也遇到过。我有体会如下。
一是管理者要弄清“老油条”的员工形成原因。一是有背景的,职工私下说是有关系、有后台的职工。他们依仗权势,只想组织照顾,不谈个人贡献。二是就是职场“刺头”,喜欢找领导麻烦,领导也怕这类人。还有就是领导作风不过硬,有短处在“老油条”手上。
二是针对问题,领导者要有“赶考”意识。领导做的好不好,职工心里有杆秤,靠权力指挥下属的,其实是得不到职工真心拥护的,有些职工为了生存虽说是忍气吞声,但他们心里像明镜似的的,清楚得很。因此,领导在思想上要有“赶考”意识,是否合格,职工是考官。还有要有无私无欲的作风,敢于管理,不怕得罪人,最好的手段就是用制度管人,严格执行制度,让制度对所有人进行制约,激励“坏人”变好人。形成良好的职场风气。(江苏金湖金绿源果业有限公司/涂怀军)

liyuling 2017-11-14 11:56
其实,就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执行力不强。二是“老油条”职业道德不高。三是企业文化不力。

越来越好 2017-11-14 22:44
一个公司存在“老油条”员工,结合我在公司工作的经历,我认为病根在于领导作为问题,对于沾亲带故的员工,在执行中,总是照顾着,没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制度在她们面前只是个摆设,或者就是领导本身就有问题,有把柄在员工手里,不敢去面对,这种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久而久之,滋生了“老油条”的嚣张气势,要根治这种“老油条”现象,领导以身作侧,率先垂足,行的正、做的直是关键。

czcjm002 2017-11-15 22:44
“老油条”员工,一般总是在传统的国企内存在着,而在民企和外企中,这样的老油条员工是没有生存土壤的,因为这种现象会受到规章制度的严格约束和处理,加上分配制度的完善,严格的考核,“老油条”员工是根本混不下去的。而国企中的大锅饭现象,以及规章制度的不执行,一些领导自身不过硬,管理水平不高,乐于当好人,不敢得罪人,或者单位内部存在严重不正之风,从而让一些有背景者或者是“老油条”员工有了可乘之机。因此,要消除这种“老油条”员工沾光的现象,就要大力整顿内部的歪风,让制度有刚性,考核有标准,并坚持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还要保证分配公开公平公正,不然,在一个“老油条”沾光的氛围下,企业只会歪风盛行,正气难以抬头,企业只会走下坡路。(曹建明)

何爱平 2017-11-18 21:53
        “老油条”员工的病根是领导作风的问题
       “老油条”员工之所以敢于向管理人员叫板,能够独享“特权”,关键是领导作风问题。因为这些“老油条”极有可能就是上级领导安排进来的,一般员工怎敢如此张狂,凌驾于企业制度之上,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呢?
       在企业,这种现象并非个案。一些领导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将自己的亲朋好友,甚至是亲朋好友的亲朋好友安排到自己管辖的单位,还交代下属单位管理人员给予照顾,遇有“悟性”较差的下级管理人员,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反复提醒,直至将此“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方才罢休。
       可想而知,这样的人员被安排到单位后,或能力有限,只能干些闲差,但工资奖金、福利待遇一点不能少;或出工不出力,经常晚来早走,我行我素,制度对他们没有任何约束,长此以往,这些人自然就成了“老油条”。单位管理人员碍于情面有苦难言,不仅不敢管理,还要尽可能地护着他们。这不仅对努力工作的员工有失公允,还会产生负面效应和影响。希望领导人员能够以身作则,从严要求,多把精力和心思用于谋划企业转型发展等工作中去,少给基层单位添麻烦,还企业发展良好内部环境,则企业幸甚,员工幸甚。
                                   徐矿集团   可仁

hhhtlm 2017-11-20 08:12
​不正的上梁领导培植了“老油条”歪树,持续诋毁着正能量科长们的威严,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定时炸弹。若不建立起严明的制度来约束这些“老油条”,加之“问题”领导们久而久之的“袒护”和“庇佑”,就会助长这种“毒瘤”肆无忌惮的蔓延,最终发展为“癌细胞”,成长为健康机体的颠覆性风险。为体现公平公正公开,我单位建立了严明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领导也曾说过,“不会让老实员工吃亏,更不会纵容偷奸耍滑存在。”俗话说,烂泥糊不上墙。在如今工匠倍出、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这些“歪风邪气”最终会被风清气正的社会所淘汰。在此,奉劝“靠山们”不要沾沾自喜,“老油条”也不要得意忘形。在“打铁必须自身硬”的社会大环境下,只有坚韧的硬汉才是“脊梁”,他们“无需靠山仍挺拔”!
呼和浩特输油气分公司 赵慧颖

云淡风轻1973 2017-11-21 22:18
“活不多干,钱不少拿”,“老油条”员工为此自鸣得意,老实员工员工羡慕不已,累死累活不得好的实干型员工愤愤不平,这种情况在国有企业里更容易发生。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相对稳定的工作,一定程度上成了“老油条”员工的“温床”。但说起真正的“病根”,还是在员工自己:过分的追求“特权”,“娇宠”自己,不知自省。殊不知,没有人能保证你一辈子顺风顺水,总能靠大树乘凉。一旦环境发生变化,蓦然回首才发现失去了多少学习的机会,日久天长的“自折”翅膀,想飞也飞不起来了。“老油条”也难逃被“吃掉”的命运,悔之晚矣。
                                              呼和浩特输油气分公司  司建秀

云淡风轻1973 2017-11-21 22:33
“老油条”员工都是“惯”出来的。领导愿意做他背后的支撑,给“老油条”特权,这是人家的本事,咱没那关系,也不羡慕。但咱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干嘛“惯”着他,帮他干活啊?本来同事间互帮互助是很正常的,但得了“便宜还卖乖”,甚至“以势压人”,实在让人不爽。作为同事,咱不“惯”这毛病,也就“背不了黑锅",生不着闲气。奉劝那些主动或被动揽事,累死累活的“活雷锋”们:坚持原则,站稳立场,勿给”老油条“提供生存空间,害人害己
                             呼和浩特输油气分公司   刘猛

云淡风轻1973 2017-11-21 23:00
“老油条”员工的“病根”在“歪脖树”。一些领导或是权力欲望膨胀,纵容自己的亲朋好友“仗势欺人”,或者在金钱等诱惑面前迷失自己,被“老油条”员工抓了小辫子,不得已做了“歪脖树”,成了“老油条”员工的靠山。表面上是“特权”当道,但谁也不是傻子,是非功过员工心里有杆秤,丧失了公平,就会失去公信力,小恩、小惠、小团体长不了,一言不合,反目成仇,“老油条”很可能坠倒“歪脖树”。

                                                                                 呼和浩特分公司  张建宗


查看完整版本: [-- 【2017年第12期有一说一组稿】“老油条”员工总是独享“特权”,病根何在?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7.5 SP3 Code © 2003-09 PHPWind
Time 0.015662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