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
文\浙江台州石油分公司洪路远“她”从小就嗓门亮,有事没事她喜欢找左邻右舍的大娘大婶拉家常。天气放晴时,“她”从家里搬出一张小竹凳子,戴着老花眼镜,拿着毛线去院子里晒太阳织毛衣和隔壁的大婶拉家常,家里的家务“她”统统包揽,从洗衣做饭干家务样样精通,“她”就是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是江苏人,外公是南下干部,改放初期跟着外公到了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她们夫妻俩就一直住在外公分来的离休干部宿舍,因为宿舍在一楼前面有个小院子,外公平时喜欢在院子里种些花花草草的东西,院子里头外公种的桃树、橘子树、“金蛋”、樱桃树、各种花花草草,还有一只叽叽喳喳乱叫的“鹦鹉”,外公喜欢遛鸟,他说这只鹦鹉会讲话,每天对着“讲话”,但是我从来没有听到“它”讲过一句话。
外婆一直身体很好,我妈给她买的洗衣机,从洗衣机搬进家里时,“它”就被外婆严严实实包了起来,洗衣机上盖了2层破旧的衣服,边上还贴上了两块硬纸板,说是为了防晒,那时候半自动洗衣机一台很贵,外婆舍不得使用,又怕这新鲜玩意洗不干净,浪费水电,最后洗衣机从“进家门”以后成了家里的摆设,所有的衣服裤子都是外婆手洗出来的。
外公外婆是江苏人,可能是生活习惯吧,他们喜欢面食。每晚7点外婆就上床洗漱早睡了,第二天早晨4点就起来“发粉”“剁面”, 做大白馒头,外公帮忙打下手帮忙劈柴煖灶,说实话那时候他们做的馒头又大又白,只要吃一个就能“撑死你”。中午他们喜欢吃面条,外婆在“剁面”时加上了鸡蛋,经过手的揉捏,无论从视觉、口感都是一流的,最后再来“一头蒜”,那味道好极了。
从小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从出生那会起就被送到外婆手里,外婆就把我当成了“手中宝”,外婆把后半辈子的精力都花在了我身上。冬天天气冷,外婆把她给我织的毛线裤、毛线衣统统给我穿上,把我裹得严严实实透不过气来。
上学出门前总爱叮嘱:红领巾记得带上,路上注意安全,下课早点回家,陌生人给你的东西千万不能吃一再叮嘱的话,上学路上外婆还是会一路跟着我,直到看到我走进学校大门才放心,而我呢,千方百计想“逃脱”外婆的视线,上学放学不走大路,小弄堂里头到处穿梭,然后躲人家车门后面,那可把我外婆累的喘不过气。从小我的爸爸就扮演着“恶魔”的角色,因为他对我的要求高严格教育,在我印象里我对他是又怕又畏惧,每次我不认真写作业,不吃饭,外婆就拿我爸吓唬我。
记忆最犹新的是,有一年春节,阿姨、舅舅、我爸妈都来外婆过春节。表哥,表弟还有我买了鞭炮去家里的院子里玩耍,院子里头有一头大水缸,平时外婆用这水缸泡年糕,腌咸菜的,不巧的是那天水缸里头没有年糕也没有咸菜,只有一缸的水。表哥就想到一个馊主意,把鞭炮吊上石头往水缸里扔,我就听到那一声清脆而响亮的声音,“咚”的一声,大水缸就被炸的四分五裂,外婆闻讯敢来,气得外婆脸红耳赤,操起门背后的扫把就是往我表哥这里冲过来,洪亮的嗓门震耳欲聋,左右有舍都伸出头来“探视”。
小时候我爸总问我:谁对你最好,第一是外婆、第二是外公、第三是妈妈、第四阿姨、第五是爸爸,那会气得我爸哑口无言,因为我的父亲对我是最严厉的,而外婆是最溺爱的。虽然外婆去世11年,现在家里亲戚说外婆时候都是含情脉脉,脑海里呈现出那一张张外婆的身影,大家的眼里都会涌出那一丝丝的眼泪,外婆给了我“母亲”般的爱,这份情永远得埋在我心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