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992期:响应读书倡议]空分讨论会:员工成长的“加油站”
截至6月16日,国内第一套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炼铅系统配套工程——豫光制氧厂10000空分系统产出精氩25吨,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10000空分系统计划年初投氩,但投氩试产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新问题。该厂通过召开空分讨论会,请专家分析,特别是员工积极参加,大胆讨论,试产过程中的问题一一解决。6月4日,10000空分系统开始投氩,6月6日产出第一罐精氩。从激烈讨论到实际操作,大家对通过空分讨论会共同学习提高的这种方式的认识,又进一步深化了。
在豫光制氧厂创建之初,该厂员工在外地培训学习,每天下午都要聚在一起,交流学习心得,讨论遇到的问题。另外,由于该厂是倒班制,各班员工上班时间不同,大家不容易面对面讨论问题。一开始,各班组之间就开展“你问我答”的读书方式。即前一个班员工在读书或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以便条形式放进设在主控室的“问题袋”。下一班人员回答后,将答案放进“答案袋”。虽然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毕竟没有面对面讨论来的直接方便。在这种情况下,“空分讨论会”便应运而生。
该厂设备员吴波说:“每月初,各班针对日常工作中多数员工读书及操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讨论会选题并报工段,工段选择5至6个报生产厂。生产厂办公室将选题提前半个月发至各班,便于员工提前查找资料。资料主要来源是《制氧工问答》《制氧技术》《深冷技术》及《空分之家》等网站。查找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认真读书和自我提高的过程。讨论会上,大家踊跃发言,热列讨论。大家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讨论结果汇编成册,下发各班学习,并作为新员工入厂的首选培训资料。”
4000空分运行工段丙班班长孙小波说:“两个人,每人手里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还是一个苹果;每人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就会同时拥有两种思想。这种读书方式,相当于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共同学习。每个人读的书是有限的,但经过交流,就等于每一个人读的书,大家都读了一样。”
10000空分甲班班长王群(原6000空分甲班班长)说:“原来的6000空分在正常运行曾出现几次换热器堵塞事故,每次都必须停车。通过讨论后,我们对露点仪的取样气路进行技术改造,避免了多次停车事故。”
“空分讨论会,是我们总结出的很适合一线员工的读书方式。‘空分讨论会’贵在坚持。5年时间里,我们不断完善这种集体读书的方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制氧厂厂长赵军虎说,“截至目前,制氧厂已在专业杂志发表20余篇空分论文,其中5篇在行业内具有首创性,这在整个集团公司也是少有的。我们厂有2个班长、8个主操,就是有讨论会的帮助下成长起来的。6月7日,在济源市总工会召开的表彰会上,我们的 4000空分运行工段获得了由河南省总工会颁发的“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屈联西 赵巩利)
Re:[跟帖992期:响应读书倡议]空分讨论会:员工成长的“加油站”
望老师们多提意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