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发表于 2010-6-17 14:53:37

巧手绘制锦绣人生——李红锦

    一个人做好短期或一天的工作并不难,难的是十几年如一日认认真真地、脚踏实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在刚刚揭晓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名单中,沙市乾盛纺织有限公司二车间的修织女工李红锦20年如一日,在一个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辛勤精心修复着每匹布上的瑕疵,在纺织行业创造出多个奇迹,一跃成为了纺织业的“明星”。
    40岁的李红锦的个人经历非常简单,1984年初中毕业后进入棉纺厂,一干就是20年。在此期间,她获得了无数荣誉,“三八”劳动竞赛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劳模这些都是她的头衔;从进厂的第一天开始,她就在整理车间里从事修织工作,不知不觉中,20年就过去了。
    20年后,李红锦这个平凡的名字会和这么多荣誉、称号联系在一起,是她从来也没有奢望过的。
    李红锦每天的工作就是修布。这是一项特别枯燥的重复性劳动,修完一块,接着修下一块。一个月下来,也就七、八百元的工资。很多当初一起进厂的姑娘很快就选择了离开,可李红锦却干得很起劲、很卖力。“勤奋”两个字,是工友们对李红锦共同的评价。
    在整条生产流水线上,修织工作是最累的,每天都要在工位上站9个小时。为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把修布时间减少,下班后,李红锦还经常拿一块“练兵布”回家练手,从中领会技术要领,一根筋的跟布“较真”。
    功夫不负有心人。埋头苦练的结果,就是李红锦的修布技术一直保持优级水平,并多次获得公司的操作能手称号。也只有李红锦修过的布,在单位才享有免检“特殊待遇”。然而,此时的李红锦并不只是机械的重复修织动作,她发现布上需要修理的疵点中,节纱和粗经占去了工作量的三分之二。而他们使用的修理方法速度慢,质量也不能保证。那么,能不能发明一种更有效的修布方法呢?
    一次探索成功了,但李红锦并不满足,她又摸索出新的—双针法,既不容易断线,捻起来也比较顺手,布面也平整些。
    修布方法逐渐成熟后,李红锦毫无保留地将这种操作方法演示给每个女工,手把手地教她们,直到学会,车间的姐妹们发现修布不像过去那么忙了。
    在单位的考勤记录里,李红锦没有一次因为家庭原因、个人原因向单位请假。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李红锦仍辗转于早班和中班两个运转班,依旧十分认真的工作在岗位上。
    荣誉没有给李红锦带来可观的收入,她的工资依然不过七、八百元,面对各种荣誉,以及人们纷纷向她投来的羡慕的目光,李红锦只是说,我还是我,每天还是照常骑着自行车上班,不能晚点。我很清楚自己离“劳模”这个称号还有一段距离,我还是一个普通劳动者,今后我的工作仍然会是在修织岗位。

来源:荆州新闻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巧手绘制锦绣人生——李红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