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庖丁解牛”
来源: 中国石化报作者: 路以文不记得到底是小学几年级,我知晓了“庖丁解牛”的故事。故事里那位厨师出神入化的技术,一直是我脑海中的一个传奇。
前不久,我路遇一位在街上“解牛”的维吾尔族同胞,才相信“庖丁解牛”是真实的故事。
“解牛”的同胞名叫阿达西。当我一脸好奇地从围观的人群中钻出来时,他露出了腼腆却又有些不解的笑容,似乎在说“这种平淡的事儿,不值得观赏”。
但我看得眼睛都直了。他从身后掏出一把10厘米长的刀。刀光,在阳光下一闪,刀锋看似吹发可断。
我还没看仔细,刀光又闪了一下,牛已经被“解”了一半。
他舞动着小刀,在空中画了几条优美的弧线,四个牛蹄就完整地落在了案板上。
短短几分钟,各式各样的牛肉块就摆在了案板上。周围的买家早已迫不及待,你一言我一语:“我要后腿。”“帮我切一块梅花肉。”“排骨我昨天就预订了啊!”阿达西用说得不太流利的汉语安慰大伙儿:“一个一个来,都有,别急。”
“各行各业都能出人才。”这句话,一下子从我脑子里冒了出来。我反复回想“解牛”的过程,竟有一种说不出的美妙感受。
两千年前,梁惠王曾发问:“你解牛的技术怎么会这么高超?”庖丁回答:“我追求的,是道。”的确,小事中藏着大智慧,平凡中藏着不平凡。
“解牛”,看似一件俗事,其实不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