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里的“追星族”
来源: 中国石化报作者: 陆彦妮“李老师,给我签个名吧!” 管道公司召开宣传思想文化会议,休息期间,基层单位的通讯员吴茜来到获得年度新闻宣传“突出贡献奖”、已70岁高龄的原《石化管道报》主编李庆鹏旁,请他签名。
李庆鹏笑呵呵地挥毫写下一句勉励的话语并签上了名。在场的其他通讯员用镜头捕捉到这一幕温馨的画面。
事情的原委还要从两年多前说起。那年,湛江处为了帮助通讯员提高写作水平,请来退休多年仍笔耕不辍、作品频频见报的李庆鹏为通讯员授课。湛江距离徐州路途较远,交通不便。但李庆鹏接到邀请后欣然答应,并认真备课、提前准备。
培训时,李庆鹏仅凭会场里的座席卡,就准确无误地说出素未谋面的每名通讯员的见报稿件、写作特点并给出点评,提出建议,令在场的通讯员又惊又喜。小小的细节,看出这棵新闻宣传“常青树”对于作者的关注,看出写作是他热爱并将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就是在这次培训班上,李庆鹏说起了吴茜的一篇名为《33年扎根食堂的妈妈》的人物通讯,提出了中肯的修改建议,还鼓励她继续多写稿件。一面之缘,只言片语,却字字珠玑,令人受益匪浅。
培训结束后没多久,吴茜的母亲就收到一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话说管道公司四十年》。翻开这份礼物,看到了那篇名为《33年扎根食堂的妈妈》的通讯。
“我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的故事印在书里。”她激动地打电话跟女儿说了这一消息。而这本书,正是李庆鹏主编的。
两年后,在管道公司的宣传思想文化会议上,李庆鹏热情不减。他在分享自己新闻写作经验的同时,还带来自己出版的书,赠给参会的新老通讯员,希望新闻宣传工作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