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铁骨铸丰碑-----刘志堂
屈指一算,刘志堂战斗在建筑工地当钢筋工已有20个春秋。那是1986年12月,22岁的刘志堂从偏僻的湘西农村走出来,被招工进了省第四工程公司。他为自己当上了一名省属国有企业的建筑工人而自豪。
熟谙建筑业的人清楚,修建高楼大厦,离不开钢筋混凝土支撑。建筑钢筋工在工程建设的主体结构施工中是最关键的工种,需按施工图配钢筋料、加工钢筋、绑扎钢筋,要干好这门苦脏累险的技术活,实属不易。好在刘志堂饱经农村贫穷生活之苦,养成了一种特别能战斗的习惯,他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为了学技术、钻业务,他对在农村生活的老婆孩子顾不上照料,一年难得回去几趟。即使回家也是冒着风雨行,有几次刚进家门,天空放晴,想到建筑工地的钢筋施工,又心急火燎地返回工地,投入紧张的工作。好在妻子理解他,支持他的事业,把家里农活全包揽了。
一些年纪较大的师傅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刘志堂刚到钢筋班,我们就觉得他与众不同,话不多,既憨厚又老实,经常抱着厚厚的钢筋技术书边看边抄写。大伙儿休息了,他还拿着图纸和配料表琢磨着,常常学习到深夜。”
刘志堂不管是烈日高照,炎热如火,还是冰天雪地,寒风刺骨,他早出晚归,一心扑在建筑工地上,从不叫声苦和累。
1997年8月,湖南建工集团总公司直属工程处承建华凌工程,该项目的地下室基础采用桩基础,桩孔最大直径有4米多,桩孔深达20多米,每根桩使用钢筋量重达10吨,而由于受场地条件局限,无法用塔吊和汽车吊安放,加之该地下室基础钢筋多,大梁大部分是弧形梁,施工难度特别大。钢筋班班长刘志堂担负这项艰巨的任务后,打破常规,迎难而上,勇于创新,开展技术攻关,最后采用钢筋制做支架,运用6个5吨的手拉葫芦进行钢筋安放,顺利完成总量达1500多吨的地下室钢筋工作任务,且比原计划提前50个工作日,提高工效25%。
1998年4月,刘志堂承接省公安厅工程钢筋施工任务,整个工程建设工期比原计划缩短,且质量要求高。钢筋安放、绑扎必须随同整个建设项目的进度进行,刘志堂带领钢筋班全体同志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仅用36个月时间,就完成1800余吨钢筋的任务,并节约钢材35吨。
1999年7月,刘志堂在省粮食批发市场综合办公楼施工中担任钢筋班长兼钢筋施工员,当时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图刚推广应用平法表示图的标识,他把图纸中标识不明的地方详细记录在案,并与技术部门逐一进行核准。在图纸会审时,他与设计院的工程师进行意见交换,结合工程施工实际,谈了自己一些独到见解,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受到设计院工程师们的交口称赞。
该项目的钢筋施工在刘志堂的严格管理下,所需2500多吨钢材,损耗率控制在0.5%以内,节约钢材50吨,赢得了项目部、建设单位、质量检查、工程监理等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刘志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20年来,他的足迹遍及三湘四水,先后在长沙摩托车厂、湖南金属材料总公司、株洲331厂、湘潭胜利商业广场等20多个大型建筑施工项目中全盘负责钢筋施工、配料、加工、绑扎一条龙流水作业,无处不留下他坚实的脚印。
刘志堂这位能工巧匠,用辛勤的汗水铸就了一座又一座丰碑。由他负责的10多个高层建筑项目,完成钢筋施工、配料、加工、绑扎达28000多吨,节约钢筋400多吨,节约资金120多万元,且无任何安全质量事故,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刘志堂所参与施工的建筑项目,有9项工程荣获“省优质工程奖”,有5项工程荣获“芙蓉奖”。
特别是面对两尊金光闪闪的“鲁班奖”铜像,刘志堂和他的青年突击队员们由衷地笑了。历史是这样记录着:
2000年9月,刘志堂率领钢筋青年突击队150名队员,参与由湖南省建工集团总公司承建的长沙华天贵宾楼工程的建设。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刘志堂作为钢筋突击队队长,已习惯了最早到现场,最晚离开工地,逢年过节安排其他队员休息,而他自己一连两个春节在工地上忙碌度过。在华天工程建设大会战的群英图里,有他带领大伙儿夜以继日24小时连轴转的记载,有大年三十身上铁屑未拍干净而举杯迎新年的一幕;有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工地干得热火朝天的场面。正因为这样,他们在该项目中圆满完成钢筋施工、配料、加工、绑扎5500余吨。2003年,该工程为湖南建工集团捧回第一尊“鲁班奖”铜像。
2002年,刘志堂又率领钢筋青年突击队230名队员,参与了省第四工程公司承建的湖南出版科技园活动中心宾馆——普瑞温泉酒店工程的施工。在劳动竞赛活动中,有全体队员们“心中默念鲁班奖,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豪言壮语;有他带领大伙儿顶着星星走,披着月色归的掠影;有他和大伙儿胳膊酸痛、腿站不直,仍然咬紧牙关不下火线的画面。正因为这样,他们在该项目中圆满完成钢筋施工、配料、加工、绑扎3500余吨。2004年,该项工程为省第四工程公司实现了“鲁班奖”零的突破。
正因为刘志堂爱岗敬业、忘我工作,就有了他在华天贵宾楼工地为抢任务而每天拼搏12小时以上的记录:
正因为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把建筑工程施工当作振兴企业之本,就有了他在普瑞温泉酒店工地感冒高烧39℃仍坚守阵地、不下火线的佳话;
正因为他吃苦耐劳、敢打硬仗,就有了他在省粮食批发市场综合楼工地为抢工程进度而三天三夜没合眼的传奇;
正因为他热爱集体、热爱企业,个人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就有了他在省公安厅工地奋战时,他的师傅要带他外出赚大钱而被婉言谢绝的美谈。
刘志堂,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建筑钢筋工,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花环。
1998年,他被评为省第四工程公司劳动模范;
2000年,他被评为湖南建工集团总公司劳动模范;
2001年,他被评为湖南建工集团总公司技术能手;
2006年,他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劳动模范殊荣。
多年来,他还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工会积极分子、先进生产者、优秀班组长、十佳青年、节约能手、技术能手、公司好职工等荣誉称号。
(来源:湖南邵阳商务之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