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杨梅果
文\浙江金华兰溪石油 徐佳艺一年当中最期待的就是6月,相信南方的小伙伴们对杨梅一定不会陌生。那一颗颗黑中带紫、汁多味甜的杨梅是否勾起了你记忆中的味道。
兰溪现有杨梅种植面积近7万亩,产量约2.5万吨,年产值2.6亿元以上,形成了“五十里杨梅长廊”,是中国杨梅之乡、浙江中西部最大的杨梅产区。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兰溪人,上山采摘杨梅这事,我可真是头一回。上周日起了一大早,等待其他同行的小伙伴陆续到达后,8点半驱车前往兰溪有名的杨梅之乡:马涧镇进行了体验之旅。
马涧镇距离兰溪市区约20公里左右,恰逢周末,正值早熟品种“黑炭”杨梅开始上市的时候,去往马涧镇的路上断断续续开始了堵车之旅。道路两侧已有果农整齐地摆好一篮篮令人垂涎三尺的杨梅开始售卖,时不时也有过往车辆停下询价,听同行的师傅说,大部分果农天刚蒙蒙亮就上山采摘杨梅,而且这种每天早起的情况要持续到本月底,着实辛苦。
到达马涧镇严宅村后,映入眼帘的情景可借用《天净沙·秋思》中的一句“小桥流水人家”来形容,当然,这儿并没有枯藤老树昏鸦,倒是连小道旁的农田里也稀稀落落种着几颗杨梅树,树上俨然挂着几颗青红的杨梅果。想必,已经熟透的杨梅早已被贪玩的孩童采了饱腹吧。来到农户家中,热情的小哥哥早已在门外等候,随后,拿出7只专门用于采摘杨梅的小竹筐。
小竹筐是纯手工编织,做工精美牢固,框底还沉淀着被紫红的杨梅汁浸透篾片的痕迹,瞬间给人一种年代感。竹筐上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提手上带有一个木制的挂钩,听阿姨介绍,是为了在采摘杨梅的时候便于挂在树枝上而设计的,这样就不会造成一手采摘还得一手拎着杨梅筐,而且木制的挂钩不会损伤枝干,可谓是一举两得。
在做足准备工作后,大部队动身前往700米之外的杨梅山出发了,因一路上杂草较多,小哥哥特意带了一把镰刀为我们“开路”。一路上有说有笑的,不一会就到达了目的地。果然,青绿的、青红的、黑紫的杨梅果压弯了枝干,周围已有人迫不及待的采下一颗杨梅果细细品尝起来,一边说着:“哇,我摘的这个杨梅好甜”。
见状,我伸手采下一颗看似黑紫的杨梅果放进嘴里,真是应了那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那酸到令人不自觉地皱起眉来的味道,我心里有些许纳闷:“明明在树上看着是熟透的颜色呀”。一旁的阿姨说:“第一次采摘确实会发生这种看似深红,摘下后却是红色的情况”。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墨菲定律?不一会工夫,鲜红的杨梅汁沾满了双手,身手矫健的叔叔爬上了杨梅树,向我递来了一把黑紫色的杨梅,我轻轻地咬了一口,汁水顺着牙床占满了口腔,甜中带点微酸的口感,嗯,是夏天的味道。我不禁发出一声感叹:“哇,真的好甜”。果然专业人士就是不一样。
临近中午,在太阳探出点脑袋的时候,我们带着沉甸甸的劳动成果下山了。一路上,依旧兴奋的小朋友们还带回了从杨梅树下捡起的熟果,相互在对方的外套上印上了一摊摊紫红的印记,这时,旁边的家长可就苦恼了哦,也许这就是孩童间的乐趣了吧。在这里提醒准备上山采摘杨梅的小伙伴们,记得一定要穿深色的长袖长裤,还有一双舒适的运动鞋,同时,在炎热的天气里,要做好防晒工作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