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沐春风里
文\茂名石化 柯思恩一个闲暇的夜晚,偶读了作家格非的《望春风》,单是书名已让我爱不释手了,那一刻,清澈的眼神里只有《望春风》,是何等清雅散淡。
《望春风》,是一本和故乡童年以及青春有关的书,吸引了我这样一个城市长大的孩子对乡村的憧憬和想象。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一点点接近局中人,被书中的场景、情节和氛围所左右,渐渐地沉浸其中。
遥想当年,心里的疑问在不断地扩大,人与人之间,是一望到底,是春风来意自蹉跎,抑或是如沐春风里?隐约不安的我心里不太有谱。只能数着《望春风》的页数,一页页地翻过并认真谱写,顺着春天在一个个“我”奔跑呤唱。《望春风》以第一人称的我来展开,但“我”其实算不上主要人物,在儒里赵村其实是可有可无的,没有什么存在感。不过因为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养成了隐忍少言的性格,学会了察言观色,通过我这个亲历者的一双冷眼,叙述儒里赵村半个多世纪变迁,让我懂得,其实每一个我都不会辜负,每一个我都是一次难忘的拥有,哪怕是辗转而不得知。
于是,这是一本不同于“我”的《望春风》,我又让生命与生命彼此亲近。
书中的我有名字叫赵伯渝,也被村里人叫“呆子”,其中的父亲是个算命先生,他身世复杂,命运多戕,对孩子疼爱有加,“我跨在他的脖子上,双手抱住他的头。有时我也会突然地蒙住他的双眼,即便在这时,父亲也不会生气。他只是嘿嘿地笑着,装着醉酒一般,跌跌撞撞地在路上扭着秧歌,并威胁我说再不放手,我们就要走到池塘里去了”,这样的情景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对我的怜爱,以及身边看见的那些难忘的父子情,内心浮起阵阵感动,这是春天的眷顾,得此美意,因书而生,趣味横生。
书中描述了我和父亲一起走差算命的一些场景,许多细节体现父子情深。后来父亲突然离奇自杀,我成了孤儿,为生产队里放牛。而其中的母亲身世也是扑朔迷离,非同寻常,表面上看起来是抛夫别子,但她对孩子也是付出了深沉的母爱,可惜那些邮寄过来的物品被叔叔婶子一家截获享用。文中的“我”半生辗转,颠沛流离,从乡村到邗桥小镇后又还乡,最后和亦母亦姐的春琴结为夫妻,二人在同彬简单整修的便通庵安度余生。我能深深地体会和了解,这是生生不息的情分,是春天的美意,代代相传,欢天喜地。
在每一个春暖花开的轮回里,见春色如遇故人,我成了一种山长水远的久别重逢。
于是,我与《望春风》,如沐春风里,走着看着,我做了《望春风》的主人,一腔浓浓春色化作了君子之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