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
文\浙江宁波石油分公司劳燕燕一直觉得,有烟火气的夏夜才能称之为夏夜。小时候,我最喜欢去乡下奶奶家过暑假。印象最深的就是乡村的夏夜,浓浓的烟火气让我感受到了岁月静好。
经过一天的怒放,太阳终于收拢了金碧辉煌的大氅,抖落一地余晖,向西绝尘而去。伴着最后一缕炊烟袅袅飘散,原本寂静的村庄被饭菜香唤醒,渐渐活跃起来。
鸡挺着脖子,扑棱着翅膀,“咯咯”叫着被赶进了笼子。几条土狗似乎嫌还不够热闹,也摇着尾巴凑过来,被主人一顿训斥,又灰头土脸地溜走了。门口的道地上,已有人家早早的搬出了饭桌椅。小菜很简单,都是自家种的蔬菜,有时会有一个切成两瓣的咸鸭蛋,一般都是给老人和孩子享用的。在物力维艰的年代,咸鸭蛋已是饭桌上的希贵物。饭桌不远处,艾草拢成一堆,缓缓的燃烧着,帮主人驱赶蚊子。一家人就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中,有说有笑的吃着晚饭。
陆陆续续的,每户人家道地上都摆出了饭桌。农村的屋与屋之间挨的很紧,远远看去,饭桌连成一片,像似摆了道酒席。菜是大同小异的,但或许是别人的饭菜就是香,或许纯粹为了聊天,经常有相邻的人家端着饭碗串来串去。于是,昏黄的斜阳、缭绕的烟雾、晃动的人影、谈笑的声音……整个村庄弥漫的烟火气,浓郁的无法化开。
夜幕温柔的敞开了怀抱,村庄仿佛变成了神秘而又巨大的游乐场。这是孩子最期待的时刻。匆匆放下碗筷,嘴角的菜渍还来不及擦拭,身影就已融入了夜色中。
和城里的孩子不同,农村的孩子是充满野性的。他们风一样在夜色里乱窜,挟带着热浪,呼啸而过。大树上、磨盘下、草垛里、老墙后,许多地方都跳跃着孩子们的身影。
村庄的夜晚,就这样喧闹起来。
当然,孩子们也有安静的时刻。
弯月如钩,星光闪烁,褪去了暑热的村庄流淌着轻柔的晚风,优美的像似在画中。寂静了一天的小动物被这美好感染了,忍不住欢唱起来。蝈蝈躲在草丛中唧唧地叫着,纺织娘则躲在芦苇丛中嗞嗞的鸣着,房后稻田里几只青蛙也来凑热闹了,呱呱呱呱……孩子们借着月光,蹑手蹑脚的循声而去。他们都是老练的抓虫高手,不一会工夫,小动物们的演奏厅就从草丛搬到了他们手中的竹笼。
不知何时,月亮和星星不见了踪影,夜色浓的像泼了墨。劳作了一天的村民倦了,摇着蒲扇进了屋。灯光慢慢相继灭了,火光也熄灭了,艾草悠悠地吐出最后一口烟雾,和夜色融为了一体。
提着竹笼往回走的孩子们并不惧怕黑暗,他们太熟悉这属于自己的夜晚了。他们知道,无论在哪,无论多晚,有一盏灯会一直为他们亮着……
夜已深,被空调吹的头痛的我走到了阳台上。没有凉爽的晚风,只有热浪伴着空调轰鸣声迫不及待的朝我扑来。小区里没有摇着蒲扇纳凉的人,只有万家灯火密密麻麻的映入眼帘。情不自禁的,想起了那些年带着满满烟火气的夜晚。我想,躲在空调房的我们早已失去了夏夜。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来访!回帖辛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