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在被需要的幸福中
文\胜利油田 尹希东我从记事起,就生活在一个被需要的氛围中。爹娘虽然没有文化,但却心地善良,平时谁家有需要帮助,爹娘都尽力而为。爹会瓦工手艺,若谁家有盖房子、垒墙、砌猪圈之类的活,人家找到门上爹都会帮忙,有时是爹主动上门去帮忙的,有时帮一天,谢绝了主人的挽留,连饭都是回家吃。娘会一手针线活,那时家家孩子多,娘经常忙完坡里的活,主动帮左邻右舍做布鞋、缝棉袄、缝被子、纺棉线。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助人为乐的种子。爹娘从小就教导我,别人有需求时,一定要多帮忙,不能偷懒,不能怕麻烦,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是离不开相互帮助的。
从小学到大学,我也生活在被需要的氛围中,从中感受到被他人需要所带来的内心充实。记得,上高中时,有一个同学家里的房子不幸失火烧光了,我除了给这名同学及时捐助钱之外,还告诉了爹,爹主动步行30多里路去同学家帮忙盖房子。
参加工作后,我经历的被需要的事情更多了,每当完成了一件件被需要的事情,虽然身体劳累、疲惫,但心不累,心情是愉悦的、快乐的,并从一个个细节的回忆中回味着被需要的幸福。
从一件件事中,我进一步体会到,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大家庭,人正是融入了这种大家庭里被需要的氛围,被同事、朋友或是陌生人所需要,才能活出价值,才能感受快乐,才能体会幸福。在这一过程中,其品行、品德、人格才得到不断的锤炼、完善,思想境界才得以提升,人生也就注入了无限的正能量。若私心太重,害怕被他人需要,人生就会难免孤独、寂寞甚至陷入自我封闭的颓废境地,活的既没有价值,也不会有幸福可言。
被需要不是一种强迫的行为,而是一种自觉的、发自内心的行动,当他人需要时,是从内心里生发出来的一种行为。
被需要是一种文明、圣洁的美,是一种不计得失、不讲金钱、不求回报的行为,倘若与其索取、回报相挂钩、相联系,其被需要的行为就失去了原有的花朵一样的高尚与美丽。
被需要是一种诚信,是一种友善。当被他人需要时必须讲诚信,没有诚信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被需要也是一种友善,通过践行友善,我们的社会才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这与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愿景相一致。
被需要也是一种精神支柱、行动向导,它提升着、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构建着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新型的人际关系。
只要人人内心储藏被需要之爱,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