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8-7-11 17:49:29

“金玉满堂”之乡

    文\西南石油张红卫

    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这座城市是安静的,街面一些小饭店的伙计正四处张望有无吃饭的人,而旁边自行车修理店的老板,蜷缩在简陋的小竹凳上,悠悠的吸着水烟……

    县城实在不大,全县总共才几十万人口,主城区估摸着人数超不过十万,平常街面上的人很稀疏,显得有点空旷,除了一些疾驰而过的摩托、电动车,就是数量很少的汽车了,在这里还能见到很多年都未曾见过的马车。

    这就是西南边陲的一座有着“鸡鸣三省”之称的小县城—云南罗平县,与省会昆明有着三百余公里的距离,是云南、广西、贵州三省(区)的结合部,素有“滇黔锁钥”的美称。小城虽小,其实也是有着众多的少数民族,这里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布依族、彝族、水族、壮族等,走在不宽的街道上,就算你认真察看着街道特征和人物、肤色、衣着,也好似看不出谁是少数民族,那种身着民族盛装的画面,或许只留在了童年的记忆里。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一个与其他城市没有二致的安静小城,那就大错特错了。每年农历二、三月间,春天的请柬向海内外游客发出了邀请,一年一度的油菜花旅游节使这个平日里安静的小城顿成喧嚣之都,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从四面八方的汇聚到了这里,为的就是亲眼饱览冠绝天下的万亩油菜花的盛景。

    这个时节,街道还是那个街道,但已经没有了以往从容的模样,人流涌动,车辆拥挤,早已不见了往日的宁静。缺少绿化且稍显破旧的道路上人车相拥着,喇叭声、音乐声、吆喝声等各种嘈杂声浪混合在一块,无不驱使着你赶快启程去到充满花香的自然之所。

    由于油菜花的缘故,罗平县城内有着明显的特点,商场、超市少,但到处遍布着宾馆、酒店和招待所,特别是汽车站周边全都是大大小小的宾馆,十分的密集。由于初次来不熟悉,为出行方便,就在汽车站旁找了一家看似装修还不错的宾馆住下了。

    高原季风气候让这个时节的罗平早晚温差变化很大,受昆明静止锋的影响,使罗平与云南其他地区的气候大相径庭,这里的年平均降水量1700多毫米,相对湿度达85%左右,多雨、多雾成为了当地一种气候常态。都说观景看运气,我们到罗平时是上午,阳光明媚,遇上了难得一见的好天气,但强烈的紫外线和直射的阳光,于皮肤的感知传递出了云贵高原的粗犷。到了晚间,温度变化很快,房间内一片湿冷,睡觉需要盖很厚的被子。

    早上天不亮,在弥漫着浓浓雾气下,花了一块钱坐上了到景区的公交车,这里的公交车其实就是中巴车,坐不了多少人,招手即停,对道路不熟的外地游客来说是十分的方便。在车上结识了一个来自成都的摄友,他说他刚从元阳梯田赶过来,我们相约着一起登上著名的金鸡峰丛拍摄日出。

    登山远眺,初升的太阳把油菜花映衬的金灿灿的,这就是著名的“金玉满堂”景象,看不到边际的油菜花海里,村落点点,袅袅升起的炊烟让花海有了生气;标志性的罗平喀斯特锥形山一个接一个的点缀花海中,在云雾中时隐晦时现,有如人间之仙景;而花海中蜿蜒的道路,犹如一条龙盘卧在花海中,景区送人的牛车穿行其中,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而有着“中国吉普赛人”之称的养蜂人,在花海之中放蜂追花逐蜜的景象,也成了众多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题材和追逐的对象。

    闻着花香,穿行花海,满目的金黄任你看、让你醉。到处可见游客们举着手机、相机把美景摄入镜头、存入记忆。别处的菜花高至及腿,而罗平的油菜花却长得比人还高,以至于一些站立在油菜花中拍照的大姐不见了“踪影”,只在菜花顶上露出伸着的两只手臂,此情此景无不让人捧怀。

    不得不提的是这里的特色小吃。住在城里的两天,我都在宾馆对面的一个小馆子吃饭,这里的一些炒腊肉、干炸排骨、臭豆腐等菜肴看着普通,却做得十分别致、美味,直到走时还在念念不忘。而在景区,特色小吃就更多了,周边众多的“农家乐”既能住也能吃,烟熏肉、火烤干巴、全锅汤、鲜酸笋和干酸菜等佳肴。早听别人说,到罗平一定要尝尝当地风味十足的五色花饭,有许多到罗平的游客就是奔着这花饭来的,这是布依族人用植物熬制的色素将米饭染得色彩鲜艳、五彩斑斓,在米饭中融入了诗情画意,赋予了浪漫情调。遗憾的是,最终至离开罗平都未能品尝到诱人的五色花饭。

    罗平,一个季节性的传统旅游小城,蜂拥而至的游客一度让小城变得热闹非凡,但伴随着油菜花的凋落,曾经的喧嚣又复归平静,只给春天留下一个金色的传说。

屈联西 发表于 2018-7-25 19:28:23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玉满堂”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