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发表于 2010-7-2 10:10:02

锻造亮丽人生:记全国劳动模范、中航工业安大公司李志瑶

来源:中国航空在线

李志瑶在操作设备

李志瑶(右)在和质检人员研究产品工艺

    一米七几的个头,魁梧的身材,壮实的身体,一张被炉火熏烤成的古铜色的脸,一双粗糙的大手,单从外表看,他的的确确是一个极普通的人。然而,正是他,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军工企业第一线,勤劳朴实,默默耕耘了二十七个春秋。他以骄人的业绩、优良的作风、过硬的本领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赞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就是中航工业安大公司自由锻分厂220#厂房工段长、该公司最年轻的国家高级锻造技师——李志瑶。
    1984年,不满二十岁的李志瑶从省城贵阳来到了安大厂,从此在安大厂安家落户,在苦、脏、累、险的锻工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七年。同来的师兄弟们,有受不了苦而调回贵阳的,有怕危险而换岗的,但李志瑶似乎跟航空锻造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由于他的出色表现,2000年至今,连续多年获得安大公司劳动模范或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先后获得 2000—2002年度、2003—2005年度贵航集团劳动模范,其中2001年获得原中航一集团质量优秀员工,2006年获得原中国一航航空报国优秀贡献奖,2007年他所在班组获得贵州省“工人先锋号”。二十多年的努力,他获得的荣誉数不清,用他自己的话说,“荣誉只代表过去,前面的路还很长,我还要继续努力……”
    临危受命,功夫不负有心人
    2000年,作为分厂乃至全公司的主力生产班组锻造一班,由于种种原因始终达不到公司要求,产值上不去、质量无保证、不能按期交付产品。分厂决定对一班进行整顿,要挑选一位年富力强、敬业爱岗、具有改革创新精神、懂业务的带头人,李志瑶成为惟一人选。他上任后, 首先从源头抓起,做好每一位班员的思想工作,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我爱航空事业”的基础教育,提高每一位班组成员的政治素质,同时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生产技能。不出半年,锻造一班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在他的带领下,全班人员克服困难,顽强拚搏,努力工作,月月超额完成任务,一年一个新台阶。也正是从这一年起,锻造一班年年被评为公司级先进班组。
    近些年,安大公司各项生产任务十分紧张,要保配套、保品种、保项目,因而急件产品特别多。作为分厂乃至全公司主要生产班组的班长,李志瑶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为完成好每项产品、每项急件,他带领全班奋战在1250吨水压机、Φ1800mm扩孔机生产线上,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锻造技能,出色地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创造了单月产值突破5000万元的记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多为高温合金、钛合金等贵重金属,价格不菲,公司资金紧张,原材料采购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精化锻件、节约材料成本成了当务之急。为此,李志瑶认真消化图纸、工艺规程等技术文件,与技术人员共同讨论锻件的节材方案,采用减小冲孔底片厚度、按锻件公称尺寸控制、合理安排工艺流程等手段,与工艺室的技术人员逐一测量每支棒料的规格,并根据实测规格进行套材下料,降低原材料的定额消耗。在科学、合理节材的同时,根据实测尺寸情况对锻件进行二次节材,充分挖掘节材潜力。通过以上手段,达到了节材降耗、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目的。据统计,仅此一项就为公司节约原材料资金380余万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二十多年的顽强拼搏,他摸索出了一整套锻造技术,炼就了一身高超的锻造技艺。他参与的《高温合金变截面长轴类大锻件坯料的局部加热电炉》和《轧制成型的大中型对称空心盘型锻件》先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参与的《不锈钢异形环锻件的辗轧成形方法》获得了国家专利;他参与的《TB6钛合金材料应用研究》、《大重型盘形锻件精密轧制技术产业化技术研究》获得安大公司2007—2008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攻坚克难,誓保重点型号任务
    近几年,安大公司重点型号任务异常繁重。作为安大公司重点型号任务的主战场,他所在的自由锻分厂承担了多个重点型号机型的坯件研制生产任务,产品任务量每年多达300余项,这些产品的材质大多数为高温合金、钛合金,锻造工艺性差,生产难度大,并且生产进度特别急,生产又很不均衡,大量的生产任务集中在李志瑶所在的锻造一班,生产组织十分艰难。为了按期完成重点型号产品任务,李志瑶迎难而上。生产过程中,高温合金、钛合金等产品容易出伤,为了抢进度,缩短产品生产周期,他带头趁热对锻件进行修伤打磨;由于设备满负荷生产加上设备老化,一旦出现问题,又是他带头加班加点抢修排故,还常常冒着高温抢修电炉。
    作为一名国家高级技师,他有着丰富的现场生产经验,对各种材料锻造特性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曾参与多项新工艺研究,其中安装边整体锻造、低压涡轮轴整体锻造、地燃机用大型盘件轧制三项工艺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应用,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他参加了多个国家重点型号发动机用新材料的研制工作,并且在试生产中为各科研院所的专家提出了不少建议,为这些材料早日实现工程化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安大公司针对重型燃机制造所需的两大核心关键件压气机盘和涡轮盘锻件的制造瓶颈难题,开展了盘形锻件轧制技术研究,李志瑶和同事们一道集体攻关,日日夜夜通过对3米轧环机进行轧盘装置的改造,实现了使用轧环机进行轧盘的技术突破,在国内首次成功轧制出了普通材料和不锈钢材料的盘形锻件。该技术的研制成功,解决了重型燃机制造所需的大、重型压气机盘和涡轮盘锻件国产化制造的重大难题,摆脱了国内燃机生产大型盘锻件受制于人的局面,提升了国家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对推动我国锻造技术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型涡轮盘和压气机盘锻件是重型燃机制造所需的核心关键件,该类盘锻件的生产是制造业中的重大瓶颈,生产难度极大,需要合理的成形工艺方案,大型模具的制造能力,五万吨以上液压机的成型设备,良好的技术基础及严格的质量保证能力才能实现,目前世界上仅少数几个国家具备生产能力,因此重型燃机制造被称为机械制造业王冠上的明珠,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 李志瑶和同事们在科研课题攻关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技术基础,多次成功地完成了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尤其是在各种高温合金、钛合金锻造的研发及应用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高温合金、钛合金锻造、异形环锻件辗轧等方面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并被定点为中国航空工业环形锻件制造中心和贵州省高新技术企业。该项目在安大公司开展和实施可谓得天独厚。大重型盘锻件在辗环机上采用辗轧成形是一种全新的制造工艺,该制造技术在国际、国内尚属空白。安大公司拥有世界先进的辗环设备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研究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机电人员的科技攻关、日夜奋战,最终实现了盘形锻件轧制上的重大技术突破。他和同事们通过开展大型盘件轧制技术研究,安大公司在盘件制坯、成形技术、热变形流变应力数学模型的建立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项目已申请专利10 项,其中已获得专利权4 项。该项目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将为我国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带来新的飞跃。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航空工业大公司纷纷慕名来到中国寻找锻造企业进行合作。美国GE公司需生产一种地面燃汽轮机整体安装边,找了53家生产厂家未果。2000年,他们找到了安大公司。李志瑶和他的同事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成功地为他们制作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之后,又与世界数一数二的英国罗•罗公司、美国通用公司麦金尼斯公司签订了合作项目,获得英国罗•罗公司、日本IHI公司等供应商资格证书;特别是2006年1月,正式被美国GEAE公司批准为锻件及热处理供应商。目前,安大的外贸产品开发覆盖了欧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涉及民用航空、燃机、风力发电、轴承、工程机械和汽车等领域。
    为了急用户所急,满足产品配套要求,李志瑶发扬了敢打硬仗、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他不辞辛苦,不计报酬,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和放弃双休日的休息,对特别急的任务,甚至实行了料不落地,料到装炉,任务不完不下班,表现出了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近三年,他带领班组共完成国家重点型号任务600余件号,约6000件,累计完成产值11.4亿,占分厂产值的71.7%,占该公司近三年总产值的51.4%,为国防工业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人谦逊,干好人生每件事
    如果仅仅是生产,那么根本难不住李志瑶,难就难在生产的同时还要搞好班组建设,还要搞好“一流环境”建设,要抓现场管理,要抓班组内务,要制定班组制度等等。他常年坚持上班第一个到达工作现场,认真检查设备,仔细消化工艺,为一天的工作做准备,下班后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岗位,打扫卫生、维护设备,为第二天生产做准备。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就像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永不知疲倦地奉献着他的智慧和汗水。
    一人红不叫红,集体红才能一片红。当人们尚在怀疑李志瑶能否搞好这一大滩工作时,他用实际行动回答:我能行!2005年的某一天,一位外国投资商来到220#厂房参观现场,当他步入厂房的一霎那,显露出了极为惊讶的表情,他告诉翻译:我到过很多国家的锻造工厂,像这样整洁、明亮、有序的厂房还是第一次看见,你们了不起。这不仅是对安大公司的肯定,也是对李志瑶的肯定。通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锻造一班旧貌换新颜,生产与班组建设两不误,顺利步入了公司一级班组行列。
    李志瑶特别平易近人,认识他的人都说,“别看他平时大大咧咧,可工作起来一点都不马虎”。他爱学习、爱动脑筋,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精通自由锻造,尤其是大锤锻造以及环轧制造。由于他的业务强,班组成员都愿意跟着他干。要是班组成员有个头疼脑热的,他总是给予照顾,亲自操作班员的设备,脏活累活抢着干;班组成员若有个红百喜事,他总是第一个到他家忙前忙后,充分发挥他的“班长”才能。在家里,他孝敬父母,疼爱子女,俨然没有“家长”的观念,有啥事和家里有商有量,被邻里邻居称为“模范丈夫”、“孝顺儿子”。
    这就是李志瑶,一名普通的工人,在他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和工作热情,他始终置身于平凡的岗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诠释着劳动的本义,它表现的精神是企业的希望,是一个航空人最真诚的情怀。也正是在这种精神、这种情怀的激励下,李志瑶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他正满怀信心、充满激情地为了安大公司的发展、为了祖国航空事业的腾飞,去迎接新的任务、接受新的挑战、创造新的成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锻造亮丽人生:记全国劳动模范、中航工业安大公司李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