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凯玲:从跟班到师傅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谢凯玲,在广州石化物供中心仓储室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存在:一个90后,混迹在一群70后叔叔阿姨中间,却也如鱼得水。 谢凯玲是2017年4月份来到仓储室的。“一头短发迎风飞扬,一副黑框眼镜掩不住青春朝气!”让一群70后羡慕。
揭掉“90后”娇气的标签
初来乍到,她和其他劳务工一样,是仓管员的跟班,干的主要是体力活。她的第一任师傅——阀门、法兰仓管员陈燕说:“她来时正赶上2017年度大修,物资出入库高峰,可帮了我大忙了!”物资出入库高峰,陈燕没有时间系统教她,只能将碰到手边的事讲给她,就让她自己去做,然后验收结果,也都做的有模有样。
“都说90后娇气,她能忙到中暑!”看着她在仓库里搬阀门、拖地,忙碌的身影,师傅觉得标签真不能随便贴!她干活师傅放心了,就把更多更复杂的事一件一件交给她干,从物资到货清点到入库上架,从ERP系统移库、查询到结算,她很快就能上手。“年轻就是好!”对她的学习能力,同事们点赞,也喜欢上了这个“90后”。
说起凯玲,同事称她是“开心果”,有她在的办公室,都增加了青春活力。而凯玲一天里最开心的时刻,是中午饭时间:吃着饭,阿姨们教她育儿经,她教阿姨们网络流行语,讲网络段子,说说笑笑,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世界观,在这里没有代沟。
从跟班到师傅的华丽转身
2017年10月份,管理钢材、消防器材、十五大类物资的仓管员退休了,人员不断减少,工作交给谁?刘主任想到了谢凯玲。
“从来没有一个劳务工干过这些活,能行吗?”大家的疑问中,谢凯玲一口气把三大类全部接了下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啊!”老仓管员都没有这样的勇气。“她能吃苦!”是科长刘伟青对谢凯玲的评价,也是敢把这么一大摊子活交给她的勇气。其实刘科的底气在于:一个经受了大修“大考”的仓管员,日常工作不会差。
如今的凯玲,早晨上班,跟其他老师傅一样,检查前一天的到货清单,确认合同,补录合同号,办入库,先把案头的工作一件件理顺。有人来领料,凯玲从系统中查看了到货情况,并快速在领料单上标注了该批物资的堆放点,就让领料人去堆场找她的“跟班”。
从去年4月到今年8月,一年多的时间,如今她也有了自己的“跟班”,但“师傅教的!”仍是她的口头禅。
仓管员要做到账实相符,物资型号、类别必须清楚,她管理三个大类的物资,不到一年的时间,怎么能区分开?“师傅教”是她主要的学习方式:每有到货,她用滑石笔把型号写在上面;不同颜色的钢材间隔放置,一眼就能看清楚;拿到领料单,把重量换算成长度发料……她也使些小聪明,要求天车师傅按照货物分类堆放,天车师傅是“老司机”,当然可以做到,这也是她的学习机会,不断熟悉各类钢材。
“如果遇到领料单位不听话怎么办?”这像一道考题。“要比他们更厉害!”说着虎起脸来,可是憋不住又笑了。“师傅教的,我的主场我负责,要不真没法开展工作!”“你那张稚气的脸能虎住那些老油条!”办公室的同事都不信,她也不搭腔,脸上却露出自信的微笑。
“一分不差”是最开心时刻
凯玲的开心和不开心都是与工作相伴而生的。每月底月结,使她惴惴,“一分不差”是她最开心时刻,这说明账实相符,一个月来工作做得扎实。如果数据对不上,说明账实不符,重复劳动增加了工作量,也说明工作能力还需改进。“很有挫败感啦!”她喊出自己的心情。
一天走路十公里,对谢凯玲来说“太不是问题了!”她有两个库房、一个露天堆场,相距甚远,领料单位多的时候就让她分身乏术,还能忙里偷闲,整出一副“香菇蓝瘦”的表情。
月底钢材出账是她最紧张的时刻。钢材是框架协议采购物资,跟供应商一月一结算,也就是月底才能有合同辅助结算。如果帐出得慢,或费用超预算,就会造成时间赶不上“工单关闭”期限的问题。工单一旦关闭,就让凯玲出不了账,她就要到处求人帮忙解锁工单。每每这时她就喊着“很心塞”,继续与工程管理部、机动部、使用部门沟通,处理流程。
“这些弯管都放了好久了,怎么还没有发料出去?”刘科时不时“刁难”一下,只是想了解一下她的工作。刘科的一句“她都能说的清楚!”透出对凯玲工作的满意。
凯玲说,她最喜欢冬天的堆场:“虽然不似夏天的花草遍地,但柔柔的阳光洒在身上,让人心里暖暖的。”她开始渴望,快点过了这酷暑多雨的夏天,每天上班,背上那个军绿色的现场工作工具袋,一把卷尺、一支滑石笔,一大串钥匙、一本记录本,陪着她,沐浴在暖暖的阳光里。
(广州石化 顾桂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