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味道
不知从何时起,印在心里的家乡的味道越来越模糊。闲暇时努力回想却只能得到一丝朦胧,心里愈加彷徨,仿佛忽然间没有了根的草木。我的家乡在一个偏远的地方,全村的男女老少加起来也不过几百,但那里却是我儿时最快乐也是最无忧无虑的地方。每天,村里的同伴总会在一定的时间里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或捉迷藏或荡秋千或玩弹珠,不一而足。待到了饭点就会听到家里大人急切而又高亢的呼喊,这时我们就会恋恋不舍的告别,约定下次玩耍的时间。而我的最爱却是夏天和大哥哥们一起去村边的水塘。虽然我从小就常常来玩水,却一直没有学会游泳,所以只能坐在岸边看着水里的哥哥们尽情的用狗刨的方式折腾着,让我羡慕不已。这大概是小时候最让我不爽的事情了。
记得有一年的冬天,我和几个小伙伴正准备去池塘滑冰,那片小小的池塘在冬天可是我们这些小家伙最大的乐趣。待我们走到池塘边时看到十几个村里的大人在冰面上忙活着什么,要知道小孩子的好奇心可是很重的。我们几个连忙小跑着来到他们身边,一看之下顿时明白了,原来他们是在凿冰捕鱼。这种活动村里每年冬天都会举行。首先把冰面凿一个半米左右的大洞,然后用水桶把水往外舀,鱼儿跟着水流自然就和水一起被倒在了冰面上。我和几个小伙伴看着那些巴掌长的鲫鱼口水几乎都流下来了。在得到大人的同意后,一人拿了十几条开心的跑回了家,而妈妈也很麻利的把鱼开肠破肚,下锅炖煮。那一顿饭的味道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忆犹新,因为那是妈妈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
13岁那年,我离开了我的家乡,我的玩伴,因为家里把我送到镇子上读书了。尽管我百般反对,各种哭闹,可是谁让我人小言轻呢,再说了胳膊也拧不过大腿。虽然镇里的繁华(其实也就是有几幢楼房,几部小车,可是我小时候哪见过那种场面呀)让我震撼,但却少了一份家乡特有的味道。在学校里虽然有很多同学,和他们相处的也很融洽,可是不知为什么总感觉少些什么。后来才明白,原来是少了一些家乡玩伴的默契,或者说是同一个家乡孕育出来的特殊的本质。
我的村子虽然不大,人情味却很浓厚,不像城市里即使是住在同一幢楼里,往往门对门的住户都不认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记得有一次回家,因为爸爸妈妈都在外面打工,所以家里什么吃的东西都没有。本来准备泡一袋面解决问题的,可是还没有到饭点就有好几家周围的邻居叫我去他们家吃饭。我因为不想太过麻烦人家所以就说是吃过了,可是不一会儿就见他们手里端着小盆的饭菜给我送了过来。真的很感动,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可我想他们早已把我把村里的每个人当成了亲人,因为他们懂得家乡的味道——人情味。
我爱我的家乡,那一草一木,一水一土总会在深夜里袭入我的梦里。那魂牵梦绕的味道让我明白,不管我身在何方,我的根永远在我的家乡,那个偏远的小村落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