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的温石 发表于 2018-9-7 12:42:19

一份走心的开学攻略|书,要怎么读?

收获知识的富足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80903/86/3876780759873338450.jpg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节选)
【唐】杜甫
甫昔少年日,
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赏析】读书只有读透书,博览群书,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有如神助一般。
多读而“胸罗万卷”,就是说要博览群书。汉代著名思想家王充说:“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有杰出成就的学者大学,无一不是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者。王充本人一生读书近一万三千卷,“博通众流百家之言”,所以他才能写出《论衡》这部伟大著作。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节选)
【唐】韩愈
读书患不多,
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
既学患不行。
【赏析】短短二十个字,讲了很多读书的道理,书要多读,还要多思,要真正明白书中的道理,读书不能满足,要学以致用,要重实践。
读书要善于选择,取其精华,不可滥读。先好了重点,确定了主攻方向,就要深入、刻苦钻研,直到真正弄懂弄通为止。宋代哲学家陆九渊说:“学必无所蔽而后可”。意思是说,学习一定要达到没有迷惑不解的地步才可以。如果读书不注意识理,漫无目的,一味多读,必然如郑板桥所说:“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
《勤学》
【北宋】汪洙
学向勤中得,
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
谁笑腹空虚。
【赏析】学问是需要勤奋才能得来的,就像前人囊萤取光,勤奋夜读,读很多书。苦学几年,“三冬文史足用”,学问也就有了,那时候谁还会笑话你胸无点墨,没有学问呢?
汪洙九岁时即赋诗,有“神童”之佳称。他先后写了不少言绝句诗,都是一些便于孩童记诵的短诗。就有当时的塾师门将汪洙所赋的三十多首五言绝句汇编诠补成集,题为《汪神童诗》。《神童诗》与《三字经》等同誉为“古今奇书”,成为训蒙儿童的主要教材,流传极广,影响至为深远。
尤其如其中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久旱逢甘雨,他乡遇知音,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等等,几乎家喻户晓,传诵不息。
拥有健康的体魄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80903/34/16125707487906066422.jpg
《晚春感事》
【南宋】陆游
少年骑马入咸阳,
鹘似身轻蝶似狂。
蹴鞠场边万人看,
秋千旗下一春忙。
【赏析】《晚春感事》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的诗作之一。古代文人中的“球迷”不在少数,否则怎么能将这小小皮球用最简练的语言写得活灵活现?
蹴鞠,又名"蹋鞠",类似今日的足球。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汉族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蹴鞠。不要以为古人都是文艺青年,他们对运动锻炼的好处也是十分看中的。
《结客少年场行》(节选)
【唐】李白
少年学剑术,
凌轹白猿公。
珠袍曳锦带,
匕首插吴鸿。
【赏析】少年侠士一个个精通剑术,其剑术可与传说中的白猿公相颉颃。他们珠袍锦带,腰间插着吴鸿一样的匕首。使这些勇当万夫的侠少们更凭添了不少英姿雄风。
全诗表现出诗人渴盼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这首诗虽然有郁闷与不平,但依旧是那种扬厉雄健的风格,很好地表现了诗人的豪侠气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份走心的开学攻略|书,要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