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995期)小滑轮大作用
小滑轮,不是电力施工中的领先技术,但因为应用得当,这些“小技术”创新起到了大作用。请看——小滑轮大作用
马兵 严昌福
“这里全是绿油油的水稻、棉花和芝麻,线路施工经过这里肯定会有损害!”
“还有半个月稻谷就出穗了,尽管有赔偿,可好好的庄稼被导线拖坏还真是可惜!”
7月6日早上5时,在110千伏胡(胡集)平(平堰)线路施工现场,湖北钟祥市供电公司输电线路架设班员工议论纷纷。
该线路40号与41号铁塔之间约有800米,要架设3根导线和2根地线。每根导线要经过放线、拉线、放线、安装耐张线夹、再拉线的过程,几十米的导线须在庄稼地里来回滑动3次,5根导线就是15次,线下的庄稼都会被损害。
听说供电公司架设线路,要讨个说法的村民们也早早地来到了现场。
“怎样才能减少损失呢?如果把水稻等庄稼损坏了,很难在赔偿上和村民们达成一致的意见,搞不好还会出现村民干扰施工的情况!”班长刘道国边查看庄稼地形边对员工们说道。
员工李士红看了又看庄稼地边的皂角树,又前后眺望了铁塔,说出了想法:“树上挂个滑轮,派专人操作,牵引导线直接穿过滑轮,从地面上挂起,第一次拉线,导线弧度超过滑轮时,松开滑轮扣环,导线升起。”
“比好弧垂后,导线放下至滑轮高度时,树上的同事再通过绳索将导线拉近,用滑轮固定,直到导线两头耐张线夹安装好后,将导线再由滑轮拉起。这样一来,导线就始终挂在半空中,树木下面的庄稼就不会被导线损坏了。”员工王祥补充道。
“在树木3米高处挂一个滑轮,可以保护前后10米范围内的庄稼。每隔20米左右,再挂一个滑轮。这样做,虽然增加了施工工作量,但不会为青苗赔偿和村民发生纷争,并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这个办法不错!”刘班长和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村民们看到导线从半空中越过庄稼,也都松了口气。有些村民还帮着在树下拉线、放线,工程进行得异常顺利。
晚上20时,工程竣工。刘班长在班组记录本中写到:7月6日施工,7次创新运用“滑轮技术”,避免了40亩庄稼遭受损坏。今后的电力工程建设中可借鉴此“滑轮技术”。
学生晚上归来献上拙稿一篇,敬请英明的老师们批评指导为谢!!! 马老师总能采集鲜活的素材 好! 支持马老师! 嗯,马老师总能踩到好的点 引用第2楼wtqwtl于2010-07-07 13:04发表的:
马老师总能采集鲜活的素材 p_w_picpath/back.gif
谢谢小天老师鼓励和支持!!! 引用第3楼重庆人于2010-07-07 13:13发表的:
好! p_w_picpath/back.gif
谢谢重庆人老师光临指导!!! 引用第4楼沩水云飞于2010-07-07 17:16发表的:
支持马老师! p_w_picpath/back.gif
谢谢云飞老师多次指导、鼓励和支持!!! 引用第5楼朱玉琳于2010-07-07 17:18发表的:
嗯,马老师总能踩到好的点 p_w_picpath/back.gif
谢谢朱妹的宝贵意见和一字千金的点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