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而坚定
文\浙江台州石油分公司 胡凌阳昨天,闺蜜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今天是儿子两岁+2个月表现最差的一天,一整天各种花样作,第一次忍不住感慨:怎么会生出这么个儿子!”后面还加了两个发火的表情。为人父母的,大概都见识过孩子“熊”起来令人抓狂的时候。我最不能忍受的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孩子大吵大闹,打不是骂不是,讲道理听不进,逼得大人妥协。怎么不被“熊孩子”的坏情绪“要挟”呢?
我曾向朋友曼曼倾诉自己的育儿烦恼,想着她在绘本馆工作,整天接触小孩子,肯定有妙招。她回复我:温柔而坚定。这五个字,我还真觉得是金玉良言。
有时候在商场看到哭闹的孩子,一旁的大人会用“再不乖警察来抓走了”“再不听话我就走了”来降服孩子。尽管有人说你不凶一点,孩子是不会怕的。我还是不愿意用这些“威胁”的方式。虽然只是小孩子,可能今天打过骂过明天就忘了,但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哪怕是不谙世事的孩子。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根情绪管道,只是孩子的心智不如大人的成熟,内心积压了未被满足的期待,管道一堵塞就可能发飙、暴躁起来。孩子其实也是好面子的,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在他们的情绪里发现真正的需求,给予尊重、关注、了解,孩子也能在这样温柔的对待中逐渐建立起更好的表达需求和化解情绪的方法。
当然,温柔绝不意味着没有底线的妥协。相反,明确规则、共同遵守是前提。我从不对孩子食言,也培养他一定要说话算数,约定好的就要说到做到。以前很烦恼孩子一玩玩具就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看动画片才能安静下来。
尽管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但我还是下决心改变这些不好的习惯。从
自己做起,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的,灌输他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干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后来,他玩了玩具,都能自觉收拾好。
因为自己的原因受到挫折时,也不会轻易哭闹了。我觉得每个孩子都是渴望取悦和帮助父母的。有时候孩子发脾气,纯粹是为了引得父母的关注和回应,多鼓励孩子一起做事,给予成就感,孩子会表现得愈发勤快、懂事。就像儿子昨天说的:“妈妈,以后我都帮你洗碗、扫地,我自己的事情自己会做好的,我长大了也会很能干的,像托马斯一样是有用的小火车。”
都说生儿容易养儿难,善解童心是门大学问,有时候还需要博弈。爱是温柔而坚定的,我一直坚持的也是做好自己,温柔而坚定地爱孩子。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