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远行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文\李敬民
也许是骨子里就有的躁动,也许生来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一个总是行走在路上的人。80年代初,在绿军装成为时尚时,退伍回家的我找妈妈要回我的200元退伍费,拿了5斤全国粮票,穿一身军服,背上我的军用包,像电影里的情节一样,从荆门火车站扒上了一辆飞驰的火车,开始了我的第一次远行。
扒上火车后才发现,这是一辆运煤的货车。跨过几节货箱,遇见一个腿有残疾的小伙,聊一会得知,他是一个吃“铁路饭”的流浪儿,在江湖上行走多年,道上的人都熟。
其实我也不知道火车去哪,直到第二天下午火车停靠在株洲站货场。我告别流浪儿翻出车厢,还没出站,就被五个小青年拦住要钱。两个大点的有20来岁,三个小点的不过十五六岁,全身又脏又黑,一看就知也是吃铁路饭的。大点的说话口音和我战友一样,我说“你是襄樊人?”“你怎么知道?”他随口问了一句。我说“我也是湖北的,咱们是老乡。”原来他看上了我手腕上的钟山表,本来是打算抢走的。这可是我身上唯一值钱的家当,攒了4个月工资、花了32块钱买的。
这之后,我又搭货车去了上海,躲在海轮里漂到青岛。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万城时,用我的军用皮带制服了一个偷了钱包还想持刀反抗的家伙——小样,跟我斗,差远啦!一个月后我回到家,兜里还剩一个5分硬币,这枚硬币至今还在。
大哥上班早我几年,1988年他的工资已经过百元了。有一天他骑着一辆崭新的“五羊”自行车,说是花了两个月工资,看着新车我羡慕不已。7月的一天我跟哥哥说:大哥把你的自行车给我骑几天吧。当时月工资只有三十八块五的我,怀揣30元钱和2斤全国粮票,一抬腿上了自行车,沿着通往新沟的一条路,踏上了去湖南岳阳的道路。
路有多远我不知道,只晓得过了长江就是湖南。骑累了,我想了一个偷懒的办法,当一辆手扶拖拉机路过时,我紧蹬几下一把抓住拖拉机后车厢,让它带着我一路小跑,省了不少力气。第二天下午,我骑着这辆自行车,终于到了岳阳。花两毛钱买门票登上岳阳楼,将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一览无余。在回来的路上,屁股磨烂了,自行车链条也断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天黑时,在城陵矶遇见了一台湖北的卡车,说了几句好话,司机叔叔答应带我一截。凌晨3点,到了一个叫总口农场的地方。
我把自行车卸下来,四周一片漆黑,也不知道家在哪个方向,在墙角一直蹲到天亮……后来,油田有了自行车协会,许多车友都开始骑自行车旅游。我想,是不是一不留神,我就开了一个油田最早骑自行车旅游的先河?
时光进入九十年代末。随着工资的不断上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粮票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绿军装也不再时尚,哥哥的自行车早已破旧。1998年5月,我花了一万多块钱买了一辆崭新的摩托车,因为我有了一个更大的计划——骑摩托车走遍全国。按现在流行的话,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最终我用了近600天,骑行9万公里,历经生死磨难,真的骑着摩托车走遍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完成了一个天大的心愿。
这第三次远行能顺利完成,除了自己坚定不移的信念外,还得益于家人的支持,朋友的关心和鼓励,当然,最主要的是妻子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家里的事不用担心。现在年近50的我,即便是豪情依旧,也已不再有当年的疯狂。妻子也反对我再骑摩托车了。过年前,我开回一辆家用轿车,妻子说:“全国你已都跑完了。
现在家里有两个司机,等明年我退休了,咱们全家一起出去旅游。你和女儿轮流开车,我说去哪,你们就往哪里开!”我想,这第四次远行一定是一次幸福的旅行,因为从此我将不再一个人走在寂寞路上。
我和妻子一直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