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烩面盛,浓浓家乡情
文\浙江金华石油分公司陈静作为一名在南方工作的地地道道的北方人,身在异乡,最为思念的莫过于家乡的亲人和家乡美食的味道了。近日,脑袋里全是家乡的烩面,不由分说,一大早,资深吃货的我就带着购物清单奔赴菜市场购买食材,立马操练起来!
老家郑州,被称为 “烩面之城”,烩面馆遍布全市的华街冷巷。烩面是一种集荤、素、汤、饭为一体的传统风味面食,汤好、面筋、营养高,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洛阳的水席、开封的包子、郑州的烩面成了河南齐名的三大小吃。
烩面按配料不同可分为:羊肉烩面、牛肉烩面、三鲜烩面、五鲜烩面等等。小时候,每听到妈妈说“今天中午吃羊肉烩面喽”,我和姐姐就会开心到跳起来,然后一人搬个小板凳支着下巴坐在厨房,一动不动地看着老妈制作的全过程,边流口水边等待那“一碗烩面”。
烩面要选用优质高筋白面粉,兑以适量盐碱用温开水和成比馒头面硬、比饺子面软的面团,盖上湿纱布饧10分钟,然后反复揉搓,使其筋韧,放置一段时间,把面取出,放在案板上,再加适量面粉继续揉搓,待面团揉搓软硬适度后,把面团分成剂子,通过简单的按压和揉搓,使一个个剂子变成长条的面团,用擀面杖擀薄擀开,烩面胚基本成型(约四指宽、二十公分长),外边抹上植物油,一片片码好,用保鲜膜覆上,让它充分的饧着。
“烩面之香,功夫在于汤”。 烩面的精华全在于汤,正宗的烩面汤要选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可下七八味中药,把骨头油熬出来,煲出来牛乳一样的白汤。熬汤最费时却又最关键的步骤,正所谓“慢工出细活”吧!
我最喜欢的当属最“酷”的拉面环节了。取一块烩面面坯,两只手掌向上托住面片的两头,再用两手的拇指按住面片两头的边缘,然后两只手掌左右抻拉,将面片拉成长约1米的片,接着两只手掌上下晃动,手臂均匀用力,将面片继续抻拉成长、宽、厚适宜的面片,最后用左手夹住面片的两头,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配合,根据个人喜好,将面片横着撕成宽度合适的面片。但是,如果没掌握其中的小技巧,拉出来的面片就会厚薄不均匀,或者直接断掉,零零散散变得不成样子。
薄薄的面片,倏忽间拉成长长的薄条。像音乐家在指挥音乐,又似魔术师在玩高超的技艺。那白白的面片,上下翻飞,似游龙飞舞,经过一拉、二摔、三扯、四撕,瞬间下锅,辅以黄花菜、海菜丝、豆腐丝、粉条、鹌鹑蛋等,眼睛都还没看清怎么回事,面已下锅煮熟了……起锅时装入放有调料的碗中,放上几大块羊肉,再舀入锅中汤汁,淋少许香油,撒上香菜,随糖蒜、油炸辣椒碟,汤白味鲜,面滑筋韧的烩面即可上桌。
凭着脑海里的记忆画面,外加老妈的远程指导,我在厨房一番“战斗”后,一碗热气腾腾的烩面总算出锅了!虽然缺少了些记忆中的味道,但吃在嘴里、美在心里、笑在脸上……正所谓唯有美食不可辜负也!
汤为家乡情,面是老家味。片片烩面思乡情,浓浓高汤父母心。一次生,两次熟,我会精进厨艺,留住记忆中家乡的味道。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