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贤云 发表于 2010-7-7 18:10:54

【跟帖996期】杨勇班“三与法”读书成就“标杆班组”

杨勇班“三与法”读书成就“标杆班组”
陈贤云吴治国
    曾经这是个“二流班组”,连续多年三违人数、轻伤率和产量排末尾;如今却名气特大,连续多年三违人数、轻伤率和产量来了个大转弯——排名首位,2009年获得了该集团班组最高荣誉——“标杆班组”,班长也荣获了集团劳动模范称号。这个班组就是安徽淮北矿业集团袁庄矿采煤一区杨勇班。

    何故如此的反差?7月6日,当笔者来到该班组采访时,班长杨勇首先向笔者“炫耀”了获得的“标杆班组”奖牌和自己的劳模证书,随后才“神秘”地道出其中缘由……该班组有55名员工,员工年龄结构老、中、青,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如何改变现状?甩掉“二流班组”的帽子?该班组采取了“三与法”人人结对子读书提技,来提高班组员工整体素质。

    “老与青”互补法。老工人工作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相对匮乏,思维敏捷不如“80后”和“90后”青工,学习兴趣已无。青工理论知识相对老工人略高一筹,可在实践操作技能上与老工人相差甚远。二者互补可谓“天衣无缝”,实现读书、提技的“双赢”。

    “中与青”传授法。占该班组五分之二的“70后”员工可谓个个是把好手,安全生产骨干。他们既有较高实践操作技能,又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每名青工与“70后”手把手结对子学习,效果自然明显。

    “青与青”促进法。刚刚走出校门不久的青工,他们读书犹存,刚丢掉“学校课本”,捡起“工作课本”自然不在话下,学的快、记得牢。“咱们将青工与青工结成一对一的学习对子,目的就是让他们相互促进,形成你追我干的学习氛围。”班长杨勇这样说。

陈贤云 发表于 2010-7-14 06:12:09

修改了一下,再次投稿,请大家指教

剑气横空 发表于 2010-7-14 21:42:58

稿子不错,挺有新意,支持一下先

陈贤云 发表于 2010-7-15 08:19:53

谢谢韩老师鼓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跟帖996期】杨勇班“三与法”读书成就“标杆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