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硕御月 发表于 2010-7-8 15:08:28

抓好企业文化 建设和谐企业

   建设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和谐的社会环境需要企业和谐作为基础。建设和谐企业,有利于提高和维护员工的利益,有利于解决新形势下的矛盾,有利于企业的改革、稳定和发展。
    建设和谐企业的有效途径和载体是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企业内部员工为对象,以解决思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活动;企业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与企业经营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活动。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是,企业文化可以更大的领域里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观念、价值、精神表现的形式与载体;思想政治工作借助企业文化方式,可以不断丰富内容、深化工作效果。企业文化通过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手段的综合运用,把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内容转化为企业的价值观,进而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一、和谐企业的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对和谐社会的内涵概括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企业的标准目前没有定论,但应大致具备以下三点:
    (一)企业内部的和谐。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实施过程、利益分配、人力资源的配置等各个方面要协调一致。个体的行为要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和谐。与材料供应商、生产商、设备的供应所涉及的群体等等的和谐。
    (三)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和谐。与企业所处的地理、经济、政治、人文等方面的环境的和谐。
    建设和谐企业的关键是要构建企业内部和谐。员工队伍要和谐:领导班子团结有力,干部群众关系融洽,职工群众士气旺盛。企业要充满活力:企业要有蓬勃向上的企业文化,要有灵活有效的经营机制,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企业员工有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企业实现了安全生产、清洁生产、均衡生产。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和谐企业的关系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和谐企业主要是人即员工的和谐。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与建立和谐企业密切相关,对建立和谐企业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统一思想。和谐企业首先是员工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一致的奋斗目标和经营理念,因此统一思想非常重要。用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理念统一员工的认识,这样才能使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二)转变观念。经济改革、企业改革都触及到员工的思想。有的员工还习惯于过去的管理模式,思想守旧,观念滞后。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说理、灌输,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跟上企业改革和前进的步伐,才能使企业做到和谐。
    (三)激发活力。一个和谐的企业也必然是生机勃勃,蒸蒸日上。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弘扬正气,崇尚先进。可以通过各种活动,营造人人争先、事事创优的良好氛围。
    (四)释疑排难。企业员工的层次不同,认识和理解能力存在差异,往往对事物的看法不同,有的还存在疑虑甚至抵触,企业也难以做到真正的和谐。
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通过深入基层、深入员工、有针对性的做好细致工作,帮助员工释疑排难,促进企业的和谐。
    三、企业文化与和谐企业的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是创建和谐企业之基础,只有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才能推进企业内外的和谐。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导向、一种制度安排、一种利益均衡的机制,是建设和谐企业、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导向作用。即把企业职工个人目标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企业以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指引企业职工向企业生产与经营的既定目标努力奋进。
    (二)约束作用。约束人的行为,使之符合企业整体的价值标准形成舆论压力、理智压力和感情压力
    (三)凝集作用。企业和职工的相互吸引力,具体的说是指企业对职工的吸引力,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使员工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
    (四)激励作用。激励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加速器。
    (五)效益作用。企业文化塑造着企业的形象,优良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成功的标志。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取得最好的效益,这种作用就是企业文化的效益作用。
    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不同点
    1.性质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具有鲜明的党性、思想性,本质上属于政治工作范畴。企业文化是产生于西方资本发达国家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具有明显的管理性、经济性,本质上是经济管理问题。
    2.内涵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据党在企业的中心任务与职工的思想和行为规律,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的理性概念,进行思想教育活动的实践性概念。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全体成员共识共守的行为规范、传统作风和价值观念,主要是理性文化概念。
    3.内容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立足于全党的思想政治上高度统一,具有共性特征;而企业文化是在宏观的大政方针指导下,主要是依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长期铸就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4.方式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主要是系统教育、正面灌输。企业文化建设运行特点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形成,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
    1.对象相同。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本的科学,都是做人的工作。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培养人的良好品质、塑造人的美好灵魂方面是完全一致的。
    2.方向一致。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要为经济基础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仅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方向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又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供思想动力。
    3.目的相近。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终极目的都是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企业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服务。
    4.途径相通。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为达到目的的途径或手段是相通的,几乎完全可以通用的。
    五、找准切入点,共同促进企业和谐
    无论企业文化建设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在一个特定企业环境中进行的,在同一环境中,在相似的影响因素的作用下,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确定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起点和程序,选择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突破点,以求两项工作同步获取成果。通过两者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彼此互补,达到共同促进企业和谐的目的。
    (一)以“塑造品牌”为重点切入“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表现,它要求企业在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强化“精品文化”意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技术创新,业务管理和质量流程体系,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切入的空间,而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的形式却是一个层面更为丰富,过程更为复杂的环节,以价值观统领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找到切入的位置。
    (二)以“强化观念”为重点切入“行为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主要包括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顾客、企业与政府,社会各方面关系处理中所遵循的规则,行为文化的主体是企业,但实际上企业的行为文化是通过每个员工表现出来的,这里起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企业制度,员工素质和思想观念,思想政治工作该从思想观念角度切入,运用有效手段来强化员工顾全大局、主动协作和增强对改革的承受能力。
    (三)以“优化建议”为重点切入“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企业从制造产品提供服务的实践,从企业行为文化的具体表现中提炼出来的相对固定的规则总和,毫无疑问,制度文化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各方面工作长期总结的结果,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以对制度体系提出优化建议为切入点,为制度的贯彻落实创造更好的内部环境。
    (四)以“塑造精神”为重点切入“精神文化”。塑造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个切入点。要结合好企业文化,把企业精神的塑造作为中心的环节,在企业精神的提炼、宣传、教育、辐射、凝聚上下功夫,使企业精神成为深入人心推动发展的动力。使企业精神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石,激励员工为之而奋斗、拼搏,将个人荣辱与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为企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争创一流企业。管理观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抓好企业文化 建设和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