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玲:醉心油海苦亦甘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11年前,李忠玲从重庆石油学院毕业后,一路辗转奔波,坐上从重庆开往延安的火车,还未驻足欣赏路边的风景,就已开始追赶石油的潮汐。在与石油结缘的11年里,李忠玲北上南征,风雨兼程,有甘有苦,回首来时路,她说:“无怨无悔”。
越是困难越要向前,啃下硬骨头”
2007年,李忠玲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坪北经理部,在坪北工作6年后,轮换回江汉采油厂,来到原广华作业区技术办。由于工作表现突出,2015年7月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后,李忠玲挑起了广华采油管理区技术信息室主任的重担。当时,正值低油价寒冬期,产能建设、措施挖潜等工作量大幅压减,而广华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资源接替矛盾日益突出,稳产之路举步维艰。
越是困难越要向前,啃下硬骨头!为尽快消除制约中高渗油藏效益开发瓶颈,李忠玲将目光瞄准了非主力薄差层挖潜上。重新查阅地质资料,逐个对单砂体进行重新认识,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一次,在对测井曲线进行对比分析时,发现浩平5井与浩8-4井潜314砂体连通,而浩8-4井潜314砂体油层厚、物性好,流向浩平5井砂体后变薄变差,能不能在这个薄层上挖掘潜力?她把这一想法跟相关业务部门交流,听到了多种不同声音:“砂体含油面积小,层薄,砂厚只有1.2米,不值得投入。”“补采后增油潜力小,不要浪费精力!”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李忠玲翻出浩平5井所有地质资料,认真对比曲线变化,虚心请教地质专家。经过近半个月的分析,李忠玲带着详实资料在月度措施论证会上,提出补孔合采建议,终于得到认可。实施后,该井日产油量由1.1吨上升到3.3吨,年累增油325吨。
在穿越一道道充满挑战的“掘金”路上,李忠玲攻关的脚步一刻也不曾停歇。近年来,她先后提出合理化建议25条,主持或参与完成局、厂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局、厂科技进步奖5项,为广华油田稳产立下的汗马功劳。
从事技术工作就严细认真
2017年7月,广华采油管理区深化油公司体制改革,成为“管理+技术”的油藏经营责任主体。管理区域由14.7平方公里扩大到23.3平方公里,承担着223口油水井的技术管理工作。
李忠玲在办公例会上一再强调:“从事技术管理,必须要有严细认真的工作作风,一个数据的偏差,一项措施的执行,都将对动态分析产生极大的影响。”
为使油井保持最佳生产状态,李忠玲严细认真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她重新修订《一井一策管理制度》,根据油井生产特点,采取定时定量掺水加药,利用远程监控系统,查看加药情况,实现对加药过程的全程监督。对掺水量、水质、水嘴进行严格要求,在掺水池内做标记,指定专人每周督查重点井、异常井掺水加药制度落实情况。一次,她在浩平6井检查时,用秒表测掺水量,发现少掺了1方水。她一面调节阀门,调整掺水,一面耐心地对当班工人说:“这是一口新补孔井,我们要通过氯离子变化,不断摸索制定合理的掺水量,来不得半点马虎。”一番话说得当班工人心服口服。
针对基层站点异常井汇报不及时问题,她牵头组织办公室人员,对不同区块、不同油藏、不同油井生产特点,制定《油井停井处置办法》,对油井停井要求进行了严格规范。今年9月的一天,她在广2平15检查时,发现员工抽油机保养停井前,没有对油井进行加大掺水。广2平15井是一口间出、结蜡、结盐严重的低产井,不加大掺水,势必增加盐卡风险。她立即要求当班员工重启抽油机,加大掺水后再停井。
在她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去年底,全区各项技术指标创下历史最好水平。作业井次同比减少4井次,减少作业费用50余万元。油井利用率99.2%、综合泵效51.8%。
甘当人梯培育“新生代”
管理模式的变化,对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技术信息室现有在岗员工8人,80%都是年轻人,虽然理论水平不错,但缺少实践经验。李忠玲深知: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倾情培育“新生代”,打造一个优秀的团队,才能创造优秀的业绩。
为尽快提升大家的业务水平,她牵头开展“递延式”帮带,有针对性制定培训学习计划;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提高技术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课题项目,根据个人特点分配任务,巧压担子。
技术人员胡瑜婕在清河工作期间,没有从事过地质管理工作,轮换回到江汉后,技术基础相对薄弱。李忠玲看她能吃苦、悟性高,是棵好“苗子”,对她格外用心培养,讲流程、跑现场、定措施都把她带在身边。循序渐进指导她进行动态分析。遇到向上级汇报这样的露脸机会,李忠玲总是把她推到台前,自己则在幕后帮忙出点子、提思路、做修改。胡瑜婕印象最深的一次,去年参加油藏动态分析前,李忠玲带她整理提纲、收集资料、分析数据。一个汇报材料在她电脑里不断修改,“改了三四遍的时候,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李忠玲还是不满意,一直修改了五遍,不厌其烦”。随着报告修改的次数越来越多,她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分析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很大提高。最后,在厂技术汇报会上,她的汇报得到了厂领导和业务部门的高度认可。胡瑜婕心里明白,是李忠玲成就了自己。
在李忠玲的带领下,技术信息室先后完成“广531井运用甲醇解水锁,恢复地层供液能力”等11项技术革新 ,解决了因水锁导致地层堵塞等36个技术难题 。
醉心油海11载,勤耕细耘苦亦甘。李忠玲凭着严细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感,乐此不疲地畅游在石油之海,用满腔的激情描绘她的“油画”青春。
(江汉油田 秦利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