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8-12-15 20:09:25

坍塌的山墙

    文\茂名石化黎日燃

    在老家农村里,不少的人家依山建房、傍山居住,这些房建在山脚跟下,大多是几十年前自家的老祖宗在这开辟出的地皮,那时候祖辈们惜地,断不可能拿那些平坦、肥沃的能种出好作物的田地来建房的,于是就到山脚跟下开出一片地来建房。

    在农村是有风水这一说法的,祖辈们聪明、眼光独到,建房的选址风水极好,后面的人也不肯荒了这块宝地,所以一直居住不曾搬离。拿我家来说,四代人都在这里居住过,黄泥砖瓦房也重建了几次,轮到我爸这辈,手里有了点闲钱,再和亲戚借点,总算建起了一栋新式的三层小楼。然而今天我要写的不是关于这些山脚下小楼的故事,我想写的是关于屋后山墙的故事。

    在山脚下建起的房子,屋后房墙外一米处都是有一块山墙的,那是靠人力用锄头硬生生开辟出来,以防备雨水季节时雨水顺着山势下流直接对房子造成冲刷。

    老房子经过近几十年的风雨岁月,翻修重建过几次,到现在建成了小楼,地板都是水泥浇筑而成,这些钢筋水泥的覆盖之下,根本看不到这块土地原始风貌,唯有那一面山墙还保留着最初时的样子,述说着老一辈人的勤劳艰辛:红褐色的土壤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苔藓地衣,五米多高的山墙上面尽是锄头铁锹的印迹,中间镶嵌的山石被垂直截断,断面平整,棱角分明,怕是刀削斧砍也难做到,但是太爷爷仅凭一把锄头,一把铁锹就做到了。

    躺在床上,清晨,被在雾气林叶中穿梭、偷偷从窗台溜进来的阳光唤醒;夜里伴着虫儿鸣叫、偶尔的鸟儿梦呓声入睡,内心是一片安然。每每想到这,心里总会感慨太爷爷那一辈人的伟大,在这山脚下开辟土地建房,给了四代人一个遮风避雨的安居之所,但有时候也对太爷爷有着不小的怨念, 就是太爷爷开辟的这一面山墙太高了,按惯例每年立春这一天都要拿铁锹或锄头铲除房屋周围的杂草,屋后空间狭窄不好施展不说,山墙高处的草还需凭借爬梯才能够得着铲除,这样爬上爬下,不断挥舞着锄头,一天下来把人也是忙坏了。

    为了让自己不这么忙活,邻居的人家自作聪明地想到了个“好办法”,那人站在山墙上用工具往下喷洒除草剂,效果还不错,也就两天的功夫杂草就蔫黄枯萎了,可在之后几天的一场小雨里,伴随着一声巨大的碰撞声,邻居家的山墙坍塌了,屋后的小巷道被红褐色的泥土以及山石填充,要想把这些坍塌的山土清理出来,花费的功夫可不小,主人家都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邻居家的这一幕吸引不少人围观,众人都啧啧称奇,按理说这几十近百年来,连下一个月的大雨情况也是有的,更别说寻常的急来骤去的暴雨天气了,可无论怎样,山墙都矗立在那,无丝毫影响,一场小雨怎么就让这山墙坍塌,泥石滑落了呢,大家都百思不得解。

    后来还是一位叔公道破了玄机:“唉!现在的年轻人好不听话,旧时候传下来的规矩你老老实实照着做不就好了,一桶除草剂喷下去,连泥土里的草根都坏死了,还怎么牢固这些山土,一下雨自然就塌了,不按规矩来,只会给自己惹来更大麻烦!”老人家的智慧和见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叔公一番话总算解开了大家的疑惑。

    看着叔公背着双手离去的佝偻身影,我若有所思,抛开他思想守旧的一面来说,叔公的话咀嚼起来还是很有一番别样的意味的,通常在我们不按常规或者简化流程解决事情而洋洋得意之前,是否也应该考虑这样做,会不会隐藏着更大的不好的后果呢。


屈联西 发表于 2018-12-16 03:06:06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羊君 发表于 2018-12-16 17:49:37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来访支持!问好屈老师周末快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坍塌的山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