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1-19 18:58:11

关敏兰:好一朵清雅的玉兰花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关上办公室的门,关敏兰转身掏出手机,准备给儿子打电话。一看时间已经快22点了,她犹豫了一下,把手机放回包里,静静的走廊上霎时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

出了大门,微风过处,一股淡雅的清香飘来,“啊?玉兰花什么时候开的,我竟然忘了。”关敏兰捋了捋头发,朝着路旁的玉兰树走去。多么熟悉的味道,如同多年的老朋友一样,关敏兰停住了脚步,闭上眼,不由自主地深深吸了几口气。

16年前,她走出江汉油田石化厂来到偏远的马王庙作业区,在采油24队当了一名采油工,她清楚地记得,宿舍楼下的花坛旁都种着高高的玉兰,开花时节,枝头的玉兰正好伸到二楼,清晨,闻着清新的花香,开启一天的工作,整天的心情都是愉快的。

几个月后,她调到作业区从事宣传工作。作业区的院落里也种着玉兰,由此,她对玉兰格外偏爱,甚至把玉兰写进她的文章里。就这样,她一头扎在基层十余载,直到2011年调到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机关工作。

“妈妈今夜又是加班。”这句话儿子不知说了多少遍。关敏兰总是不吱声,她理亏呀,对儿子的承诺一次次食言。丈夫又在外会战,儿子下夜自习回来,家里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为了赶任务,她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打电话让儿子自己在外面买点吃的。回家时听到儿子的抱怨,她还能说什么呢,见她不言语,懂事的儿子拍着她的肩膀,说,“妈妈,下次回来晚了,提前打个电话,我到路口去接你。”听到这话,关敏兰使劲把眼泪关在眼眶里,生怕当着儿子的面流出来。

家,是一个多么温暖的字眼。多年来,关敏兰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工作时,她的脑海里只有工作,就像开启了一道没有暂停键的程序,只有完成了,她才去想别的问题。她时常告诫自己,这样似乎不大好,但就是做不到。如同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一样,如果问题不落实,她会连觉都睡不安稳。

在江汉采油厂党委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时,新周采油管理区党总支把两名预备党员列为党员责任区的负责人。看着基层送上来的表单,关敏兰认为,非正式党员怎么可以担当党员责任区的负责人呢?可基层传递上来的意见是,单位缺少适当的人选,能不能特事特办?关敏兰迅速将这个问题请示上级组织部门,在征求同意后,将情况迅速反馈给基层,帮助指导活动的开展。

这件事儿,有人说,关敏兰太较真了。可关敏兰不这么认为,“我可以做猫头鹰,可是如果出了问题,这就不是哪一个人的事了。”坚持原则,也让她“得罪”了不少人。

江汉采油厂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后,部分行政干部转岗到支部书记岗位上。某基层单位的一名新任党支部书记,对党建工作一是不熟悉、二是有抵触情绪。关敏兰却认为这是最大的优势,一来这位基层干部有行政工作经验,熟悉单位的人事,一旦熟悉党务工作,那将会如鱼得水。

为了给这个基层干部补好这一课,她几乎每周都要到那里转一转,从支委会怎么开、主题党日活动怎么设计、怎样开好“三会一课”、党员发展流程等基本问题入手,耐心细致地与他沟通,交流。这名干部深有感触地说,“党务工作者的担子也不轻啊,要做好,真得不容易。”他从内里心开始理解关敏兰。

拐过一道路口就是家了,客厅的灯还亮着,这是儿子特意为她留的。关敏兰从心里笑自己不争气,走着走着还想工作的事儿。想起儿子,关敏兰满脸幸福,虽然陪伴儿子的时间不多,但是儿子却很懂事。她知道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自己的行为一定会得到儿子、丈夫和家人的理解。她信奉“心底无私天地宽”这句话,只要做了,就一定要做好。如同玉兰花一样,开花的目的就是为了报答春光,人生不也一样吗?

(江汉油田 胡涛 陈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敏兰:好一朵清雅的玉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