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春联有个约定
我和春联有个约定金刚煤矿 李贵、罗建明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贴上了吉祥、喜庆的春联,仿佛贴了春联才是“年”。行走在矿山的大街小巷,看到我创作的春联,被职工贴满了家家户户的门栏,我心中的自豪一下油然而生,我的劳动成果得到职工们的肯定和认可,再苦再累,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所以,我与春联有个约定,每年为矿工兄弟题创作春联。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楹联”。记得在平昌老家,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有贴大红的春联的风俗,预示来年家庭万事吉祥、红红火火。年三十这天贴春联,真是应了“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意。那时的春联,是每家每户买来红纸,找毛笔字写得好的人手写。所以,在平昌老家,春联写得好的人,过年时就特别受人尊重,高人一等,左邻右舍都到他家“要”春联,院子里十分热闹,满院坝里晒满了春联,用瓦块、砖头、石块压着,生怕风吹跑了墨迹没干的春联。
记得小时候,我的邻居李大伯是一位小学的老师,临摹过很多字帖,是村里毛笔字写得最好。除夕前一天,李大伯把屋里的大方桌搬到院坝里,把裁好的春联红纸坯子、石砚、毛笔、茶盅子依次排开。一看见李大伯倒水研墨,我和弟弟跑去“要”春联,李大伯笑呵呵地问我们:“要几言春联、写什么内容?”我们哪懂这些,嘴上说李大伯写啥,我们要啥。李大伯一边挥笔书写,一边给我们讲春联的来历、平仄关系、书写技巧等等,还打趣让我们接他的班。
“迎喜迎春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精耕细作丰收岁,勤俭持家有余年”一副副春联还没有凉干,被人“抢先占有”了,因每副春联都饱含大家对新年美好的祝愿。
在计划经济年代,每年一到大年三十,我一拿到李大伯写的春联,催父亲赶紧贴在门上、窗户上,红红喜庆的春联,把整个院子映照得亮堂堂的,放眼望去,整个院子里红红火火,特别喜庆。贴春联也有讲究,用草树上的稻草扎成刷子,再刷上面粉做的浆糊,认认真真地刷在春联背面,然后一个人比划,一个看方位,要贴得高度适中、左右笔直才行,贴好了堂屋门,再贴正门、旁门。因为捅有春联知识少,根本搞不清哪一束为上联,哪一束为下联。
贴完春联以后,一群孩子凑在一起,去家家户户家里读春联,自然免不了一番比较,你家的春贴高了,我家的浆糊刷多了,他家的春联贴斜了……总有一番激烈的讨论,至于内容优劣,字体大小却从不去评论,因都是李大伯一人书写,不可妄加评论。要是哪个不懂事的孩子把贴好的春联撕角,我们都会跟他急,去他家里喊他爸妈赔春联。
后来,在李大伯的影响下,我喜欢上|毛笔字,开始练习毛笔字,读中学的时候,曾获得学校组织的书法比赛一等奖。可惜自到矿山工作后,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不能为老家的街坊邻居写春联,辜负了李大伯在老家让我“接班”的愿望。在矿山,一有空闲,我坚持练毛笔字。我承诺:每年春节,为职工家属免费写春联。0
每年写春联,我根据职工、家属及孩子们的心愿,现场挥墨书写春联,有的喜欢家庭富裕的春联“家庭温馨人高寿,生活富裕福永存”;有的喜欢矿区平安的春联“庆佳节不忘安全实现开门红,迎新春牢记质量争创效益好”;有的喜欢安全生产的春联“慧心巧思领党群创和谐矿区出谋划策擂鼓助阵,标新立异带科区抓安全生产增效节能持续发展”等等。在书写春联的过程中,我教大家怎样识别春联的上下联,春联结尾一个字是“仄”声字的一般为上联,贴门框的右边;“平”声字的一般为下联,贴门框的右边。同时,我告诉爱好春联写作的工友,怎样写好春联和写作技巧。春联必须平仄对仗工整,上下联字数相同,上联出现过的字,下联一般不能用。同时应讲究词性相同、位置相同,比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在内容方面,力求相关,上下联内容互相衔接,但不能重复。通过写春联,与大家互动,我常与矿山职工、退休老人、学生经常交流写春联的话题,和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15个春节过去了,在矿山,每次看着矿区家家户户门框上贴着我书写的春联。念着念着……我把矿山孩子们的童年念成了少年,把职工们的青年念成了中年。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在我的记忆中,书写红色宣纸上的浓郁墨香永远不会改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