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轨枕的格桑花:一个瑕疵都不放过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静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19-03/07/20190307080448390110144.jpg
质检女工班成员在测量。俞文喜 摄
2月12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崔欣已经收拾妥当,准备出发返回拉林铁路项目。为了防止儿子哭闹,她只能趁他睡醒前离开。
望着还在熟睡的儿子,崔欣鼻头泛酸,回来那天的场景历历在目。儿子认不出眼前的妈妈,却指着照片里的她说:“你不是妈妈,她才是……”那一刻,崔欣泪流满面。
和崔欣有着同样经历的,还有周萍、张玉娟和颜双燕。她们都是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拉林铁路质检女工班的成员。这群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姑娘,是拉林铁路轨枕的守护者。
2月26日,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拉林铁路质检女工班”荣获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称号。崔欣代表姐妹们发言:“我们将以‘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顽强意志,践行一代筑路人的担当与奉献。”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12年后,川藏铁路建设的号角再次吹响,成千上万的建设者汇聚于雪域高原。
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拉林铁路曲水分公司主要承担新建川藏铁路起始段拉(萨)林(芝)铁路445394根轨枕的生产和供应任务。
2018年春节刚过,听说拉林铁路要成立轨枕质检班,崔欣和几个姐妹一起去找公司负责人,报名要求上高原。领导问:“那可是青藏高原,你们女同志能行吗?”她们说,建设新天路,我们女同志也要出一份力!
带着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四姐妹远离家乡踏上青藏高原。刚到施工现场,高原就给了她们一个下马威:呼吸不畅、胸闷气喘、头晕腿软……
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火车上的油漆都被晒脱了皮,更不要说皮肤了。爱美的她们,无论用什么护肤品都无法弥补这阳光的灼伤,嘴唇干裂、鼻孔出血也是常有的事。
秀发大把大把地脱落,牙齿也开始松动,就连小小的感冒发烧也极易恶化成肺水肿、脑水肿。为了防感冒,姐妹们只能忍着不洗澡,少洗澡。可时间一长,浑身上下跟爬满了小虫似的瘙痒和难受。
51岁的周萍年纪最大,是班组里的老大姐,因为抵抗力差,病了好几次。领导多次劝她回去,她却说:“遇到这点困难就退缩,那也太小瞧我了。”
自进藏以来,姐妹们平均每人瘦了十几斤。有人打趣说,青藏高原真是减肥的好地方。
轨枕的质量关系着百里长轨的顺利铺设,关系着万吨列车的安全行驶。因此,轨枕质量检测一点都马虎不得。
一根2.5米长的轨枕,需要检测的点有70多个。拉林铁路新建里程403公里,需要轨枕445394根,就有约3000多万个检测点。最精细的点误差要求控制在1.5毫米以内。
为了保证每一根轨枕的质量,每一个检测点都要眼看、手摸、卡尺量,任何一个瑕疵都不能放过。
一天,颜双燕正做静载试验,突然浑身无力,感觉腰部阵阵酸痛。可她强忍疼痛,操作吊车把轨枕送到试验机检验后才手撑着腰,慢慢挪到椅子上坐下来。如此反复无数次,直到检测完当天最后一根轨枕。
长久的磨砺,姐妹们晒出了“高原红”,磨成了“铁砂掌”,练就了“火眼金睛”。2018年6月9日,拉林铁路首根轨枕下线。她们爬上山头,相拥而泣。
截至去年底,拉林铁路项目已生产129002根轨枕,出库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每一根轨枕,都镌刻了这群女工的付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