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伟 发表于 2019-3-14 21:07:03

生日印象

      在3月14日那天,我迎来了43岁的生日。一个无法更改的数字毫不客气地为我贴上了中年的标签,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都去哪了,在年龄的递增中似乎找到了答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自从脱离母亲身体的一刹那,一串组合而成的数字就成了我们今生必不可少的记载和陪伴。都说孩儿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或许,生日的意义更多在于纪念,纪念母亲赋予我们生命的辛苦,也纪念我们和这个世界相依相偎的有限时光。
       对于孩子的生日,父母亲尤其是作为母亲,会记得最清楚。我生于七十年代中期,当时农村实行的集体所有制,平时父母亲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快过年时,队里根据公分的多少,兑换成一定的粮食,粗粮居多,细粮少。听母亲讲过,我和弟弟都是在家里是让上了年纪的、稍微有经验的老婆婆给接生的。在过去的年代,手表或者闹钟是不常见的,母亲能记住的,也就是某一天的前半夜,或者是后半夜,也或者是老公鸡叫第二遍的时候,也或者是天刚灰灰明,与现在相比,时间谈不上精确,但她们却能记住一辈子!
       关于生日,我曾用文字记录过两次。一次是二十岁的生日,那是我在郑州求学的时候。生日那天,正逢周末,我和同宿舍关系较好的一个好友,坐上路车,到离学校较远的一个电影院看了一天的电影。结束后,我俩在一个小饭馆里点了菜,要了酒,边吃边喝边聊,一天的时光就这样给打发走了。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想着二十岁的生日就这样毫无意义地过去了,不禁感慨万千。第二天上夜自习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编织生日》,所思所想都融汇在只言片语中,后来发表在《济源报》上(当时还没有变更),也算是自己送给自己二十岁生日的一份礼物。可惜的是当时没有把样报保存下来。还有一次是三十八岁的生日,那天正好和“三八”节重逢,我写了篇文章—《当生日邂逅“三八”节》,生命中牵扯不断的两个女人,母亲和妻子,感恩与感激,自然就成了生日的点缀。
      而今,再次围绕生日作文,是源于对它的深层次感悟。如今的我们,在生活的磨砺和沉淀中,不知不觉中已戴上了责任的枷锁。我们记得长辈们的生日,为他们庆祝,是希望他们健康长寿;我们记得儿女们的生日,为他们庆祝,是希望他们快乐成长;对于我们自己的生日,形式隆重与否不重要,意义精彩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生命又多了一层厚重。
       其实,生日就是纪念我们生命开始的日子,在年复一年的升腾中,它为我们的韶华打下了永不磨灭的烙印!

敬业心 发表于 2019-3-14 22:34:24

生日快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