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3-26 20:35:12

春荠味道鲜

    文\管道公司赵明军

    春分时节,艳阳高照,又到踏青郊游的好时节,赶上艳阳高照的好天气,和不错的同事相约骑车郊游,顺便再挖回一些荠菜,连玩带挖,游玩有得,可谓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这也让我家有了今年开春后的第一顿野菜香。

    约好之后,一大早我就提前准备好外出必要的“行头”以及相应的工具,骑上车我们就出发了。以前,根本用不着这么费劲,出了输油站的大门就是麦田和果园,去了就可以挖到荠菜。如今,城市发展让站外变成了开发区,绿化地、快速路、居民小区是这里的“标配”,要想采挖野菜必须到很远的城郊才行。当然,想图省事菜场里也有卖的,味道没有差别,这是感觉不同罢了。

    要说荠菜的耐寒力和生命力极强,初春时节,荠菜就已在北方的田埂、草地、沟边露出了头。挖荠菜也有一些小窍门,因为种子散落的关系,荠菜有成片生长的,也有单棵生长的,有成片生长的因相互争肥,所以棵交小,没有单颗的肥大,也不太好挖。生长在麦田里的荠菜颜色会更绿一些,因为有麦苗遮挡阳光,而路边或者空地上的颜色则有些发土灰色,但你将它翻过来就会发现其实它还是挺色的。当然,秋天也有荠菜,只是没有春天荠菜的味重而已。

    中国人一般比较讲究药食同源,而荠菜就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降压的功效。其营养价值也很高,食用方法也是很多,主要是根据个人口味来选择。荠菜又名护生草、地菜、地米菜、菱闸菜等,十字花科,荠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据相关资料介绍,荠菜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自古就采集野生荠菜食用,早在公元前300年尽荠菜的记载。

    荠菜最难的工作是挖回来后择,一根一根的择,刚开始还好点,时间一长就消磨耐心,需要你不骄不躁。所以,择是荠菜考验人耐心的一种活。择干净之后,就是用水清洗,清洗干净再用开水焯一下,现吃可以包饺子、包包子、烙馅饼······也可凉拌、涮锅等。如果多一次吃不完,或者不急着吃,等凉凉了,可用保鲜袋装好冻在冰箱里,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拿出来化就行。

    家里冬天的大众菜已经吃腻了,急待一种清淡来缓和腻的口味,正好有新鲜的野菜,自然是有些急不可待。我择好荠菜,用清水洗净后将荠菜直接放入滚烫的沸水里焯,差不多后捞出来凉着,厨房里瞬间升腾起沁人心脾荠菜特有的清香味儿。一阵子切,然后装在大碗里,再在翡翠般碧绿的荠菜上撒盐、味精、油泼辣子,再点醋,淋麻油,用筷子搅拌,一盘清香、翠绿、脆生生的凉拌荠菜就上桌了。这是我的“创新”做法,受到老公的欢迎。

    而母亲一般则喜欢为我们用荠菜包饺子。和馅时放五花肉搭配出来的味道比较香,如果嫌荠菜的味道重,可以适当的放一些韭菜提味,但不能放得太多,要不然就会喧宾夺主,从而改变了吃荠菜饺子的初衷。我特别理解母亲喜欢用荠菜包饺子的缘由,因为父亲愿意吃肉,不喜欢吃菜,像荠菜这种野菜他就更不愿意吃了。而包成饺子可以,有肉让他没话可说,这样就可以连菜带肉一起吃下去,达到膳食平衡的目的,这就是母亲的良苦用心。

    不知道是不是,年岁越大越容易怀念一些东西。在寒意减退的春分时节,我总会想起家乡的荠菜,悠悠岁月里,因着这份惦念,沉睡的记忆仿佛被旋即乍起的东风唤醒,馨香,温暖,又空添乡愁几许。端上餐桌上凉拌野荠菜,清香浓郁的味儿催人食欲,入口更是难得的清香味儿留给味蕾一种畅快。一餐凉拌荠菜让我捋清了头绪,清醒了头脑,决心重新定位自己的退休生活。像荠菜那样不夺人眼球,不香郁浓重,只淡淡的生长,守着自己的时光,就是一生一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春荠味道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