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平:大漠绽放的“红柳花”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在广袤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生长着一种沙生植物叫红柳,它耐寒耐旱,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繁衍生存,每年春天,都会绽放出粉红的花朵,娇艳迷人。
而在天山南麓、沙漠北缘的西北油田采油一厂,则有一位32岁的巾帼女将,她叫胡建平,自2009年从西北大学地质专业毕业后,一直扎根在大漠戈壁,10年来,就像红柳花一样,无怨无悔,甘于寂寞,为油田开发绽放着芬芳。
胡建平是该厂开发研究所规划室主任,负责全厂产量部署、措施运行和跟踪,工作面广、任务繁重,原本是男同志的担子,她却主动挑在了肩上。
近年来,随着低油价寒冬期的到来,油藏开发逐渐向油藏经营转变,如何实现效益开发,胡建平寻思路、想办法、找对策。她从邻居承包苹果林的经营上得到启示,通过研究成本、收益,分析自然递减规律,在同事们的协助下,她找到了影响效益开发的关键因素:增加SEC储量,完成了《利用收益函数探索效益最大化的生产管理法》,为油田实现效益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一套管理办法,不仅实现了单井措施增油,增加了可采储量,而且优化了产品结构,创造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
由于在开发、增效方面业绩突出,胡建平多次荣获西北油田“油气开发先进工作者”、“青年岗位能手”、“油气藏动态分析能手”等多项殊荣,成为高效开发的女闯将。
“平姐看起来文静柔弱,其实工作中特别坚强,尤其是面对艰苦繁重的任务,她临危不乱,思维灵活,有时比我们男同志都厉害。”同事张莹这样评价。
采油一厂有13个生产区块,其中5个是低效区块,作为规划室主任,她把区块“扭亏脱贫”作为己任,与同事们一起分析主控因素,查资料、找数据,制定了“财务指标‘倒逼’SEC储量目标”区块目标管理法,将储量目标分解到生产区块和单井,从而有针对性进行挖潜。项目实施后,全厂新增SEC储量128万吨,5个负效区块有4个实现了盈利或扭亏,她成为区块增产增效的“头号功臣”。
胡建平还负责测井、试井等动态监测方面的工作,在施工现场,她严格检查承包商是否按标准流程操作,认真录取第一手资料,连承包商也禁不住给她竖起大拇指。
一边是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一边是自己的亲人,在感情的天平上,胡建平选择了二者兼顾。
胡建平母亲只身一人,而且身患多种疾病,为方便照顾母亲,每次上班,她总把母亲和两个女儿都带在身边。这样的工作模式,已经持续多年了
“所里加班是家常便饭,建平总是先把孩子哄睡着,再安顿好母亲,才去办公室加班,工作家庭都没落下,只是辛苦了她自己。” 同事犹佳雨感慨地说
看似文静的胡建平,身上有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面对生活和工作压力,她始终坚强面对,多年来,从没因家里事耽误过一次工作。
胡建平的丈夫也在采油一厂工作,整天忙禄在生产一线,夫妻俩也是聚少离多。结婚9年来,前5年基本处于两地分居状态,有时一周也只能见一回面。
“这么多年来,孩子和老人基本都是她在照顾,为了这个家,她付出了很多,作为丈夫我没有尽到责任。”提起这些,丈夫栾新星很是自责。
的确,就像一株红柳,胡建平心怀梦想,在大漠中默默坚守着、奋斗者……
(西北油田 王远程 孔守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