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昌明 发表于 2019-4-8 16:54:24

清 明 的 色 彩

散文:
                  清 明 的 色 彩
                   ■蒋昌明
    清明节自诞生就是一个让人伤感的节日,在我的潜意识里,它既包含着生离死别的眼泪,又流露出踏草春游的笑声,还孕育着春种秋收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他独特度过这个节日的方式,有的人不辞劳苦从千里之遥奔至先人的墓前拜祭垂吊;有的人立于自家先人遗像前洒酒默哀;有的人渴望在扫墓的途中穿街钻弄、跋山涉水,领略大自然的春色,在看似沉重的氛围中去体验一下生活的轻松;有的人饱蘸情感尝试着用文字、色彩来纪念和缅怀先人……由此可见,清明节是色彩多种多样的。
    清明是怀念。清明节可以让我们避开生活的烦恼,功利与金钱的诱惑,走出嘈杂纷争的城填街市和繁发的矿区,拥有一份宁静的心灵天空,去宽恕一切,沟通一切。陵园,无名碑前,土坟堆前,我们去想逝去的先人,缅怀峥嵘的岁月,不幸的年代;我们采一朵白花、烧一扎黄纸、铲一锹新土,深深地鞠躬,鞠下沉思、鞠下虔诚、鞠下信心,顿时,往事的忧愁、拮据的烦恼、位卑的痛苦等都成了虚无。
    清明是长诗。“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自然界一改冻结寒冷枯黄的萧条,呈现出一派生机,那“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好景致,使“清明” 节理所当然地成为历史文人骚客吟诗作赋对象。“念过眼,光阴难再得,想前欢,尽成陈迹。登临恨无语,把栏杆拍遍。”作者借描写旧地重游时的孤独感,表露出浓浓的怀人之情;而宋诗“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妖邪。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整首诗描绘的是清明节人们于户外踏青、春游、快乐嬉戏的美妙情景……拂去的尘埃,细听唐诗宋词轻凑,那都是后人唱给先人,人们唱给春天,唱给大自然最动听的歌。
    清明是希望。清明时节,万物初醒,民间流行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这些标明清明掀开了春耕春种的大幕,标志着清明承载着人们丰收的喜悦……清明时节,吊古怀今,让人感慨万千:父母若健在,儿女当力尽孝心;面对睡去的先人,我们应倍感那情感的弥足珍贵、生命的来之不易和生活的阳光灿烂,忠实地肩负起自己新的历史使命。
(作者单位: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 明 的 色 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