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前的那条小溪
文\嘉兴石油韩文老家门前那条不过八丈宽的小溪,弯弯曲曲流入了溆水河,又汇入了沅江,最终奔向了茫茫大海,一条长长的记忆连着在沿海城市生活的我。
打记事起,我惧怕着这条“大河”,一直长不大的我在她面前显得渺小,认为她不是“溪”是“河”。
那时我家住在半山腰上,每天晚上待一切安静下来时总能遥远的却又清晰地听到她那“恐怖的咆哮”,尤其在雨季洪水泛滥的季节,那轰隆隆的声音尤其是吓人,每次趴在堂屋的门槛上隔着厚厚的雨帘望着山脚下若隐若现的那些吊脚楼的房子的我一直在想:是不是下一刻那房子就被冲塌了?被猛兽般的洪水卷走了?
“家门前面的这条河比老师说的黄河还大吗?”幼时的我总会在洪水来临时抬头眼巴巴地望着母亲问,母亲也从不正面的回答我,只是一再叮嘱我一定不能带弟弟去河边玩。有一次母亲回山脚下的娘家,带我去河边洗衣服,贪玩的我掉入河里差点被河水冲走,还好勇敢又身手敏捷的母亲及时把我给捞了上来,那时起,不止我了,连同母亲都惧怕起这条“大河”来。
初中的我开始有了很多的小伙伴,夏天的暑假里,在相互的怂恿下,“旱鸭子们”哧溜溜的一个一个地跳入小溪中由花岗石堆围起来的潭水中,开始学习“狗爬式”游泳,那山水冰凉透心、那潭水深不见底,那飕飕发抖的小身板,还更有那小伙伴们兴奋的心脏跳动不止,对小溪惧怕的心也开始变成了无畏之心。
小溪如一条白丝带阻隔了山的这边和山的那边,村里开始计划将原先的独木桥换成更为方便和坚固的石桥,我的父亲是位下岗的老师,却也是老师,也就自然成了造桥的“总指挥”,父亲还请来了技术人员。为了节约造桥成本,父亲和村民们会自己动手到小溪里爆破花岗石和淘筛黄沙用于造石桥,我和那一群小伙伴也会在学习游泳累了的间隙时不时地“帮帮忙”。
依稀记得石桥通路的那天,大家站在桥上,脸着洋溢着那欢喜的神情,父亲那长满老茧的粗糙的大手抓着我望着脚下的小溪,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也许那时起我喜欢上了家门前的那条小溪。
世界原来一直都在变化,只是村里的人察觉的少。外面的人嗅到了小溪金钱的味道,开始在小溪的上游建造水电站,为了大的水落差,这些商人竟然开了一条隧道穿山而过,隧道的出口就在我家后面,因为隧道穿山的原因造成了出口附近水土流失和山体破坏严重。
我们家自那时起搬到了山脚下,后来听母亲说山脚下的宅基地是外婆家老早就备好在那里的了,这样,也就和小溪更亲近了,不过往日的小溪再也不“咆哮”了,她永久地安静了下来。长大了的我站在新家大厅望着家门前的她才发现原来真的只是一条“小溪”,心中多了许多惆怅。每次县城里放假回来也慢慢地忽视她的存在。
现在我在沿海城市学习工作快十五年了,每年也就春节才回家看看家里人,冬季里的那条小溪隐匿在白雪皑皑和大雾弥漫中,多少次我竟将她遗忘。
难得今年的清明抽空回了趟老家给父亲扫墓,本应是雨纷纷的时节,竟因为我的回去反而晴空万里了。
我和爱人将车子开到了靠近我幼时掉入小溪水中的地方开始动手洗车,洗累了,我倚靠在车子上闭上双目,深深地呼吸了几口,那一刻,我真真切切地嗅到了空气中充满了甜的味道,睁开眼,那条小溪是多么的清晰、多么的熟悉地流淌在我的眼前,那流水声少了一份咆哮,多了一份久违的静谧。
原来心里开始有了对她的敬仰,家前门的那条小溪! 谢谢老师分享,辛苦了 原来心里开始有了对她的敬仰,家前门的那条小溪!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问好!
回 1楼(llsyqmk) 的帖子
感谢老师的来访支持!问好!回 2楼(llsyqmk) 的帖子
周五快乐!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回 4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的来访支持!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