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桃花谷
文\山西石油 柴小军从《诗经》里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到陶渊明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从唐代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到宋代陆游的“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桃花的魅力足见不俗。
桃花谷——一座开满桃花的山谷,该是何等让人陶醉!4月5日,清明放假,我换好运动装束,背起双肩包,带上水、报纸和零食,驱车前往。
桃花谷是黄河大梯子崖的一处附属景点。重攀梯子崖,已无前两次的战战兢兢,仍需步步小心。登上365台阶后,看到零星分布的桃树上米粒样的桃子在绿叶间探头探脑,我的心往下一沉,难道又错过了花季?前两次游览梯子崖,恰逢秋冬季节,也不清楚游览路线,与桃花谷失之交臂。询问尚在施工的工人,答曰桃花早在3月10日已然盛开,现已晚矣。
既来之,则安之。
绕过施工人员住所--蒙古包,沿着一条新砌的石道前进。平缓的坡道尽头是通过谷底的石阶,陡峭而狭窄,旁有铁链可做扶手,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过。道旁的山桃树已绽出一些叶片,灰白的桃子顶端还留有花瓣基部的残痕和几近萎谢的花蕊,恋人般难舍难分,真是花褪残红青“桃”小哦。
到达谷底,望着满坡的山桃树,不由得浮想联翩:春日桃花盛开,如烟似霞;夏日山风徐来,绿树成荫;秋日硕果累累,溪水叮咚;冬日白雪皑皑,寒风呼啸。人在谷中走,如在画中游,四时风景,各有不同。只要你有发现美的眼睛,就没有可以叹惋的。
我坐在一棵灌木下小憩,有幽香沁人心脾,抬头仰望,原来是丁香!繁密的紫色小花缀满枝梢,让人的心霎时柔软起来。春风拂面,汗意顿消。一只大鸟从峡谷上空缓缓飞过,高视阔步,睥睨天下。或许,它才是真正的王者!
咦!河道上竟有一株与众不同的小桃树,花红叶绿,玲珑有致,给了错过花季的游人几分慰藉。
蓦地想起了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冈”,年过五旬的我,抖擞精神意欲探寻源头,顺着谷底一路东行。谷中怪石嶙峋,崎岖难行,谷侧山势陡峭,不时能看到山洪冲刷出来的水道,裸露着青灰色的山体。柔弱的水能在坚硬的山体上跌宕起伏,奔腾不息,值得敬畏。
河谷两侧植被要茂密些,随着地势升高和坡度的加大,植被逐渐稀疏。陡峭的山壁上,东一株西一株生长着矮矮的连翘树。这是座石头山,仅在山表凹陷处日积月累堆积着少得可怜的土壤,倔强的连翘花便不择地势,生根发芽,用满枝金黄色的小花回报大山,回报岁月。
灌木丛中有小鸟婉转鸣叫,让人体会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耳畔飘来《高山流水》的曲调,若有若无,回环往复,我举目四望,却找不到声源。春秋时期,那个官至上大夫的俞伯牙在汉水边弹琴,得到樵夫钟子期的喝彩和共鸣。那一刻,没有任何东西能阻碍地位悬殊的两者之间的精神交流。钟子期去世后,伯牙摔琴绝弦。从此成就了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人间佳话。音乐,是何等神奇!
行不多久,迎面一座山峰拦住去路,似乎已达山谷源头。游兴正浓的我四处寻觅,山谷走向改为东南方,只是一处陡坎让人犯难。手拽着趄坡上楔入石中的数根钢筋,狼狈攀爬,全然没有了平日里的斯文。旋即,看到了一处抓索,上游有工人正在施工,道上碎石遍布,已无去路,虑及安全,原路折返,一路东行。
游人寥寥,一处简陋的石桌边,3位女游客沏茶闲聊,兴致盎然。我想她们必是热爱生活的人,她们的人生,一定差不到哪儿去。
谷中乱石,形态不一。有的壁立如堵,重达千钧;有的层叠分明,如祖母烙制的千层饼,隐约飘出诱人的香味;还有一处石头堆叠成的栩栩如生的书架,架上横横竖竖摆满了“图书”。
谷口处是落差100余米的断崖。谷中水系景观建成后,瀑布高悬,白练蹈空;谷中地势起伏,瀑潭相连,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景区将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河津奉献给游客的一张靓丽的名片。站在崖边仅容一人站立的山凹中,手攥崖边铁链,远眺黄缎般的母亲河缓缓南去,北侧的梯子崖壁立千仞,贴着悬崖兴建的玻璃栈道蜿蜒而来。少顷,头晕目眩,匆忙而退。
白居易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处的桃花却令人称奇,比平原处的桃花还要早开半月有余。
错过了花季,我却收获了桃花谷别样的风景。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