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皮筋
文\嘉兴石油 樊园立夏过后,北半球的白昼正变得越来越长,午后的阳光也开始变得刺眼,田野里的油菜花也已经过了最烂漫的季节,每一节枝丫上都长满了狭长的果实,等待着时间的催熟。空气有些闷热,晚饭过后,我决定去乡间的小路上散散步。
走着走着,耳边突然传来“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我循声望去,原来是一群小朋友在跳皮筋。我的思绪被这根长长的皮筋拉回到了小时候,童年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
小时候就读的乡村学校基础设施还不够健全,当年学校没有这么多运动器械用于课外活动,我们另辟蹊径,迷上了跳皮筋。在学校里跳,放了学回家继续跳;有小伙伴一起跳,没小伙伴搬个凳子自己跳。母亲经常讲起她小时候的乐趣是踢毽子,还跟我“炫耀”她的战绩,而我的童趣是跳皮筋,发了疯似的痴迷。
跳皮筋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风靡于学校的我已记不清了,只知道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几乎每节课课间活动都是跳皮筋。当时我们正好换了新校区,学校的一些基础设施还不完善,跳皮筋不需要什么机械设备,只要一根皮筋就行,简单方便易操作,自然而然成了我们热衷的运动。这种热忱一直持续到初中二年级,后来因为要备战中考,课外活动时间越来越少,仅有的几节课外活动课也被用来训练中考体育考试项目,跳皮筋开始变得奢侈。
跳皮筋不限人数,它可以是两个团队的比赛,也可以是个人竞赛。除了需要一根长皮筋,还需要两个负责举皮筋的人,其余人负责跳。
为了公平起见,举皮筋的人我们一般都是通过手心手背猜的方式选出,如果跳皮筋的人中途没有跳成功,就去替换那个举皮筋的人。简单的跳皮筋就是跳过各个不同高度的皮筋,最低的从脚踝开始,然后膝盖、腰部、胸部、胳肢窝、肩膀、脖子,最高就是到头顶的高度了。
低处的皮筋简单蹦跳一下就能过,高度高了就需要利用技巧了,在跃起的同时要拿脚踝去勾皮筋把皮筋勾下来才能跳过去。除了简单的跳过各个高度的皮筋外,还编了各式各样的诗歌跳花式皮筋,《马兰花》就是其中流行度最高的一种皮筋跳法了。
还记得有一次跳皮筋,大约也是在这个季节,端午前夕,吃完晚饭出门和小伙伴跳皮筋,一直跳到天黑,看不清皮筋才肯回家。奶奶已经在家门口呼唤我好几遍,而我执意不肯罢休。当我满身是汗地回去,奶奶一边凶巴巴地看着我,嘴里不断嘀咕,一边帮我脱外套,拿热水帮我抹身子。灶膛里煮着奶奶现包的粽子,清香的粽叶混着糯米和鲜肉的香味,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还没等奶奶给我擦完身子,我就跑过去准备掀锅盖剥一个尝尝。手刚伸出去就被奶奶打了回来,“现在不能掀,粽子还没熟,糯米还有夹生”,我“哦”了一声,悻悻地伸回了手。“好了会叫你的”奶奶继续说道,“好的,记得一定要叫我哦”,我又兴冲冲地跑去看电视,一边看电视一边等粽子熟,一定要吃一个下肚才肯安心睡去。
一晃眼十几年过去,奶奶离我而去也已经有十个年头了,皮筋也很多年没有再跳。儿时的玩伴们或已结婚生子,或为梦想漂泊他乡,只有逢年过节回家聚聚。物是人非,虽然我再也尝不到奶奶的粽子,感受不到儿时的乐趣,但这份纯真欢乐永远铭记在我心头,是我人生最珍贵的回忆。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