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5-30 19:57:42

知识的重量

    文/永康石油 胡巧莉

    出门常带书和笔记本,却不常看也不常写。为了包里能够装下书本,每买一个包,总是以能否装下书本衡量大小是否合适。小巧的,精致的单肩包虽好看容量却小,故而总与我无缘,所以出门便习惯背双肩包。

    看书这事,无关好坏,无关场合,一人一书一椅足矣;写笔记,无关天气,无关其他,一人一笔一桌便足够。

    闲时看书,可以品读执笔人写下字字句句的情怀;忙时看书,只能囫囵吞枣一般,一目十行地过一遍。闲时写笔记,可以一笔一画慢慢描摹,只当练字;忙时写笔记,如同草书般龙飞凤舞,好在尚且还能识得。

    由此看来,闲暇与否,与能否静心读书写字并不是绝对的关系,忙有忙的看法,闲有闲的读法,就看你用什么心态去体会。

    烦躁之时常有,却在接触到书本的那一刻能沉下心来,静静地翻着书页,目光追随着文字,如影随形般,恍若在静默中与执笔人对话。空闲之时不常有,却愿意珍惜每次提笔写字的机会,登记台账也好,抄录文言文也好,偶尔发发牢骚写点感悟也好,凡此种种,皆觉甚好。

    不论何时,带着纸笔便觉心安。这种习惯的养成要从中学时代说起,不带书本回家并无大碍,只带试卷回家即可,然而空落落的书包总让人心有不安,于是往里面装满书,背在肩上有些沉甸甸的,勒得肩膀有些发酸,心里却莫名地觉得安心。我无法用语言准确地描述这种感觉,只好笼统地概括为:肩上背着的,是来自知识的重量,故而觉得心安。

    我们总是觉得尘世喧嚣,无法平静,却又难得拥有让自己平静下来的耐心。写到此处,觉得我们该向手中的“纸”学学这份耐心——你愿意看书时,它静静陪你;你愿意写作时,它静静陪你;你愿意发呆时,它还是会静静地陪着你,既不发牢骚,也不会抱怨,只静静陪着。

    你来或不来,我都在这。你来了我欢喜,你不来我无悲,能来最好,不来亦无憾。


屈联西 发表于 2019-5-31 23:06:06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知识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