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日照港品牌员工、矿石卸船机班班长刘召军
他把班组带上世界效率巅峰——记日照港品牌员工、矿石卸船机班班长刘召军滕以来 申涛刘召军,日照港股份二公司矿石卸船机班的“掌门人”。亚洲最大的矿石码头,是他和班组53名员工昼夜轮班坚守拼搏的“主阵地”;岸边成“一字型”矗立的6台现代化卸船机,是他和全班司机掌控自如大战生产的“冲锋枪”。 在“兵头将尾”的位置上,他用心血把班组家园浇灌得一片“花红叶茂” 有人说,刘召军和他的班组成员,在学习上都有一股钻劲,无论学专业理论知识,还是学设备操作技术,总是要认认真真地钻个透彻,并灵活应用于岗位工作实践。有人说,刘召军和他的班组团队,在工作上都有一股闯劲,无论操持班组“小家”建设,还是从事日常卸船生产作业,即使面对的困难再大难题再多,也总是要想方没法主动克服解决,没有一个人愿做“甩手掌柜”。单位的领导钦佩刘召军,就像一头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终日为工作忙碌打拼,而不知疲倦,不见懈怠,不怕苦累,无怨无悔干事业,团结带领全班屡创生产佳绩,连摘多项荣誉“桂冠”:集团公司先进班组、创新效率型样板班组;日照市创建学习型企业先进班组、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文明号; 山东省交通行业优秀QC小组、山东省优秀QC小组;全国交通行业质量信得过班组、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等奖牌挂满了班组荣誉室。身边的同事羡慕刘召军,就像一匹知难而进、永不退却的的“千里马”,昼夜风风火火而不舍驰骋,不畏崎岖,不惧风尘,踏平坎坷成大道,他不仅把班组带上了世界卸船效率的巅峰,而且也成就了个人的辉煌:日照市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东港区人大代表;交通系统先进个人、全省十佳操作能手、全省学习型员工、三等功、二等功、“富民兴鲁”劳动奖章、日照港品牌员工等殊荣和奖赏多次加身。从零起步着力打造“日照港口第一班”,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卸船机班于2004年5月,伴随着日照港一期矿石码头10号泊位简易投产而诞生。头脑机智灵活、工作有板有眼的刘召军,作为首批卸船机司机被队领导委以班长重任,一边具体组织指挥开普型矿石船舶卸船作业,一边又牵头负责发展壮大班组新生力量。面对肩上的担子,刘召军深知“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要想真正把班组队伍逐步发展壮大起来,适应港口铁矿石运输生产长远发展的需要,就必须紧紧依靠同到上海港学习归来的三位同事,来作坚强后盾,帮助出谋计划策,共同驾驭“航船”。为了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全港上下的期望,他虚心征求三位同事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开诚布公的座谈讨论和充分酝酿,最终达成了一致共识:在千方百计搞好卸船生产同时,着眼于我港矿石运输的长远发展,把集体到上海罗经港区学来的卸船机操作技术,以及二公司善于“以师带徒”的优良传统,一茬一茬地接力传下去,切实培养造就一支素质全面过硬、技能赶超同行的后备司机队伍,全力打造建设一流学习团队、领跑世界第一效率、创造行业最佳业绩的“日照港口第一班”。目标既定,就要潜心追求。刘召军和三个“老兵”,便从此瞄准这一宏伟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义无反顾地开始了班组建设与卸船生产“双轮驱动”的奋斗征程。持续学习强素质,练好技能创佳绩;千方百计提效率,对标照杆争一流。在勤学苦练中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在创新实践中提升技能,锻炼成长,并很快形成了团队素质综合提升长效机制。身为“一班之长”,刘召军积极带头学专长,对照标杆练技术,在专业理论知识烂熟于心的同时,坚持以青岛港“孙波效率”为标杆,不断修炼岗位操作技能。在他的带动下,全班员工“隔着百里海水”,都与 “孙波效率”暗暗较劲。用他话的讲,他们与“孙波效率”比拼的不仅是卸船作业效率,还有日照港人的学习创新能力和工作追求卓越的阳光团队精神,目的是为了争创赶超同行业一流的管理绩效,塑造日照港铁矿石运输服务世界第一品牌。在班组自主创新过程中,刘召军着力倡导全班员工坚持以管理和技术创新为重点突破口,通过紧密结合矿石卸船生产实际,不断开展岗位大练兵和QC小组攻关活动,加紧修炼高强技艺,锐意创新作业方法,共同练就了“抛物线运钩法”、“一抓准”、“飞行卸料”等多项“拿手绝活”,把单钩运行周期牢牢地控制在56秒以内。其中有一项QC成果获得2005年度国家级大奖,填补了日照港的又一项空白。这些成果被转化为生产实践不久,班组卸船作业效率先后两度攀上世界最高峰,把青岛港的“孙波效率”远远地抛在了身后。在与“孙波效率”进行巅峰对决的突击战斗中,争强好胜、力拔头筹的张丰年,均以其过硬的操作技能和神奇的抓货速度,为大家诠释了一个真谛:“好男儿天生不服输,有志气敢拼才会赢。”上海港、青岛港、宁波港,当年都是该班司机前去拜师学艺的“老大哥”港,如今他们通过立足岗位刻苦磨励锋芒,已经在很多方面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橘红色的大机,映照着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钢铁团队”6台橘红色的大机在矿石系统作业中起龙头支柱作用。同样的设备,在不同人的手中,为什么效率上会有很大差别?提高团队执行力是关键。为了切实管好用手中设备,刘召军明确对班组员工提出,强化执行力,令行必禁止;在岗一分钟,安全60秒,宁出十分力,不使九分九;作业停机空闲,就是维修保养时间。突击生产齐上阵,设备抢修都加班,卸船机班自成立以来,员工共累计加班上千个班次,闯卸船生产难关,解设备维修难题,使卸船机的利用率和完好率,由原来同行倒数,到今天高居第一,正是该班不断提升团队执行力的结果。卸船作业全天歇人不停机,司机一干就是12小时,吃饭冷一顿热一顿,而因为机上没处方便,班上也很少喝水,长年像上甘岭的战士一样,坚持与干渴抗争。“尽管我们的工作又苦又累,但由于受阳光文化的熏陶,大家的心态却总是阳光的,再怎么苦累也无怨无悔。”刘召军向笔者介绍,班组自成立以来,卸船操作量一年一上大台阶,6年已累计完成卸船操作量1.7亿多吨,并连续三年超过全国主要矿石大港同行平均增幅。今年上半年,面对同行竞争的激烈挑战,班里通过建立自主管理模式、强化制度落实、优化生产组织、开展“末位培训”等措施,积极创新创效,提升生产能力,卸船操作量一举突破2000万吨大关,为日照港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6年10月24日,我港矿石码头建成投产还不到两年时间,刘召军便现场动员当班司机,稳妥操纵着5台卸船机,经过24小时连续奋战,顺利完成了“海洋之光”轮17多万吨矿粉的接卸,平均每小时卸率达到7359吨,劲超青岛港“孙波效率”1099吨,创造了日照港矿石卸船效率第一个世界第一!刘召军兴头上摸出对讲机,大声向全队员工报喜。1年前发起追赶青岛港、挑战“孙波效率”的老司机张丰年,听到他的喊话后,兴高采烈的走出大机操作室,眼睛里噙满了为胜利而激动的泪花,对当班同事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孙波效率这个标杆,我们既然跳过去了,就要继续巩固和保持,决不能沾沾自喜、得陇望蜀,让咱刘班从兴奋再到失望!”得益于这位“老兵”的及时提醒,刘召军和他的班组团队,在取得这一阶段性的胜利面前,依然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又瞄准更加高远的效率目标开拓前进、奋勇冲刺。在时间过去8个月后,即2007年6月30日凌晨,该班又再次以8016吨/小时的卸船效率,刷新了2006年创造的世界纪录,超本港第一次纪录657吨,超青岛港“孙波效率”1756吨。这次纪录仅用了28.9小时,就卸完载矿23.17万吨的“河北创新”轮,冲上了矿石卸船世界效率的最高峰并一直保持至今,用拼搏进取、激情超越的团队精神,生动诠释了日照港阳光文化传载真诚、追求卓越、共享阳光的核心价值观。一位执着奉献于港口生产第一线的普通劳动者,带出了一个卸船作业效率闻名于世的优秀班组。好一个品牌员工、卸船状元刘召军,你不仅仅是日照港的光荣,更是当代中国港口工人的骄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