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儿时生活的小岛
文\嘉兴石油 王秀远五月初夏,海也透蓝,风也微凉。趁着周末回家的时光,带着父母,从石浦码头上船出发,前往半个小时船程的檀头山岛。
作为海边长大的孩子,对于大海,亦有种别样的感情,这是生我养我伴我长大的地方,时而静谧,时而汹涌,令人向往,充满敬畏。也是很久没坐船了,一路上眼睛是不够看的,浪花、海岛、礁石、灯塔。父亲静静地坐在窗边,面向大海,若有所思,毕竟这是他儿时生活了十余年的小岛,封存的回忆始终都在心中,也是十多年没有去过了,我偶尔会从日常的闲聊中听到他儿时赤脚奔跑在沙滩上、砍柴见到一米多长的大花蛇、藏匿于田野里偷挖番薯的各种快乐,我知道这些记忆都是一个人最初的记忆,纯粹,美好,历久弥新。
徒步踏上小岛的路,有一种全身心回归自然的感觉,海风徐徐,阳光不艳,卸下工作的思考和生活的烦恼,身边是最亲的人,这也许就是生活除了忙碌之外,该有的享受和意义。父亲说现在小岛的开发越来越好了,有观光车,有延绵的水泥路。
徒步二十余分钟,我们来到了檀头山岛闻名于外的“姊妹沙滩”,路的东侧是浪花拍岸的大沙滩,海水特别干净,沙滩面积很大又平缓,且沙质细腻。踩上去硬而不硌脚;软而不陷。沙滩外一览无余便是茫茫外海,涌浪很高,一下子白沫铺满了一大片的沙滩,瞬间撤了重新又铺了一张新的,伴着不停歇的拍岸声,不绝于耳,甚是壮观。西面则是卵石滩,有海湾环抱,显得温柔与平静。海浪轻抚着卵石发出轻轻的哗哗声,卵石大小不一;色彩斑斓,被海水冲湿更加显得鲜艳与圆润。
父亲小时候最喜欢来沙滩玩耍,享受这大自然的馈赠。在大沙滩里游泳,抓沙蛤抓螃蟹,在卵石滩里捡石头,打水漂。这些他们那个年代的童年快乐,是我在童年时无法感受到的。
穿过长长的海岸线,踏着水泥路迎山而上,我们前往父亲儿时生活的村庄。沿路的树木和毛秆茂密遍布,偶尔有海鸟飞过。父亲开心的像个孩子,和我们侃侃而谈着童年的很多趣事和小岛的各种变化,还有爷爷奶奶的过往。
进入村庄,当年生活的老房子真的很老了,静静地伫立在一条窄窄的小道边。两扇窗户就像他那一双历经沧桑的眼睛一样看着村庄里的人走了一波又一波。确实,这个原来有十个大村庄近千人的小岛,如今已经被开发变成了常年游客络绎不绝的旅游景区,村民们都陆陆续续搬走了,只剩下几十人。而小岛却依旧在那里,伴随着岁月的海浪声,美丽、富饶、静谧。但父亲却从当年那个赤脚奔跑在沙滩上的毛头孩子,变成如今两鬓斑白已经退休的中年人了。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的回帖支持!问好端午快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