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6-6 19:45:18

爷爷的教诲

    文\嘉兴石油樊园

    下班路上的公交车上总能看到爷爷奶奶接孙儿放学的场景,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我的爷爷今年91岁了,头发花白,走起路来弓着腰,拄着拐,步履蹒跚。牙齿大部分掉落了,平日里依靠一副假牙来帮助咀嚼,两侧的脸颊也因咀嚼肌退化而略有凹陷。虽然年事已高,老态龙钟,但是他看上去依然很有精神,意识也清醒得很。平常除了爱捣鼓他那些木匠工具外,就爱玩纸牌接龙游戏了。爷爷虽然学问不高,但是他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爷爷教我要善良。爷爷没读过什么书,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歪歪扭扭,但他始终不忘庄稼人的本,做一个善良的人。他是这样教育我的,也是这样做的。村里有个鳏寡老人,据说年轻时上山被老虎吓得失了心智,一个人住在一间小破屋里,平日里靠卖点劳力换口饭吃。爷爷爱吃猪脚,每次炖猪脚都给那位老人送去一碗,改善一下老人的伙食。平日里我们给他买的衣服,他总挑几件新的给老人送去,自己依然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有时候我们看不过去,叫爷爷别总穿这些旧衣服,他总说“这衣服又没有破,我补补还能穿,把新的留给更需要它的人不是更好吗?”。爷爷用身体力行教育我做一个善良的人,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要乐于伸出自己的双手。

    爷爷教我要珍惜。我的爷爷出生在一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家里兄弟四个,人多粮食少,小时候穷的没饭吃只能刨树根。爷爷每每跟我讲起他小时候的事情,总是眼含泪水,神情凝重。许是小时候太穷了,让后来的他特别勤俭节约。我小时候吃饭爱剩饭,他总是严厉的教育我要珍惜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以致我有段时间都不愿同他一起吃饭。爷爷教育归教育,对于我剩下的粮食他都毫不“嫌弃”地吃下,“每一粒米都是大自然的恩赐,浪费是要遭雷公报应的”,爷爷的话是糙了点,但是理是这个理。长大后,对于珍惜的理解不再仅仅局限于粮食了,特别是经历了二伯的意外后,对于珍惜眼前人身边事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爷爷教我要感恩。爷爷本是江苏人,后来逃难来到了浙江。漂泊他乡,白手起家,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其中少不了邻里的帮助。爷爷是个老木匠,对于帮助过他的人,他心里都记得清清楚楚,平日里做点手工品如椅子凳子等送给人家以示感谢。谁家的桌子椅子门坏了,他就上门免费帮人家维修,村里人都亲切地称他“樊师傅”。“别人对你一分好,你要还人家一寸”,他经常教育我要心怀感恩,不要将别人对你的好视为理所当然。

    这就是我的爷爷,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用行动教育我做一个善良,学会珍惜和感恩的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爷爷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