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吆喝声
文\浙江嘉兴石油分公司张志伟昨天傍晚,吃过晚饭闲来无事,就独自去嘉兴老城区的月河历史街逛了逛。月河算是嘉兴的老城区了,有很多的古弄老巷,石板路和老石桥把这些弄堂都连在了一起。走在路上,看见街边有个小贩一边敲着竹梆一边吆喝着在卖麦芽糖,这让我想起了童年听过的种种吆喝声。
小的时候,经常能看到街头巷尾有各种各样的摊贩挑着个担子在招揽生意,为了能吸引街坊邻里的注意,他们会变着花样地吆唤叫卖,往往各具特色,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数馄饨担子了。
每当听到“笃笃笃”的敲梆声从家门口经过,我就知道是馄饨担子来了,立马就跟着出去,排队等着买小馄饨吃。这等馄饨的过程比起吃馄饨更诱惑人的胃,更让人难熬。先要耐着性子等水烧开,然后老师傅会熟练地抓起一把小馄饨扔进沸腾的锅中。一眨眼工夫,刚刚还在潜水的小馄饨一个个都浮出水面,好似一朵朵莲花,散发出阵阵清香。
这馄饨皮都是师傅手工擀出来的,薄如蝉翼,入口润滑,馅也是师傅自己做的,真材实料,新鲜健康,舀一个放入口中,更是清香扑鼻,味道鲜美。每当听到这“笃笃笃”极富节奏感的竹梆声越来越近,看到那手执小竹棒的师傅边敲边吆喝,肩上挑着略带倾斜的馄饨担颤颤巍巍得走过来,总能激起我强烈的食欲。
小时候总是对吃的东西印象深刻,所以卖棒冰的吆喝声我也忘不了。每到夏天,街上就时常有小贩背着个木箱子,边拍打边叫卖,“卖棒冰哎—卖棒冰咯—”,极富节奏感,也很诱惑人,大老远就能听得见。那时的棒冰还很便宜,一般就几分钱,贵的也就一两毛钱一根,所以一听到敲棒冰箱的叫卖声,附近的小孩子都会往外跑。卖棒冰地看到小孩子出来了,就会找个阴凉处支起架子,一边卖,一边不停地敲着吆喝着,以便吸引更多馋嘴的小孩。等卖得差不多了,小贩才会收起架子,往下一条街走去,“卖棒冰哎,卖棒冰”的叫喊声也渐渐远去。
记忆中的吆喝声还有许多,听到“鸡毛—鸭毛—甲鱼壳”的叫唤声就是收鸡毛做鸡毛掸子的人来了,听到手摇拨浪鼓的“咚咚”声就说明货郎担来了,听到“磨剪刀来,戗菜刀”就是磨刀师傅路过了……
以前街头巷尾的各种吆喝声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现在走在大街上听到的多是电喇叭循环播放的叫卖声,不仅千篇一律,而且炸人耳膜,令人心烦气躁。
相比之下,记忆中的吆喝声是那样地吊人胃口,令人期盼,受人欢迎,让人幸福啊……
页:
[1]